相信大部分中国读者都和我一样,初看石田衣良是从池袋西口公园系列。那时我还上中学,最期待的就是池袋西口出新书,一本大概五六个小故事,读起来都不费力,国王崇的小世界充满了暴力美学和动人的小温情。书封上的作者介绍下面写着:石田衣良学生时代每年平均阅读一千本书。那时很好胜,除了暗暗赞叹还不服气的想挑战这个记录,到底还是败了。
是很偶然的乱翻看到「秋叶原@DEEP」的电影版的,书读了太久,现在只能隐约想起来当时读到最后他们几个人制造的YUIさん的AI以一个小海豚的形象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为他们加油后转身游进网络世界消失的地方合上书狠狠哭了五分钟(猛然发现自己真是个爱哭的人),剩下的情节都想不太起来了。其实是看到演员表里有三浦春马才决定要看的。
电影版弱化了YUIさん在小说里十分重要的位置,转而将她的死作为一个五人相聚的契机,可能是导演觉得两条并行主线不好描述周全(其实就是导演笨),而留下的单一故事线导致电影更偏一部otaku向,通篇在讨好二次元。
豆瓣评分挺低,可是我还是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看后很出乎意料的,想起的是一部人设和情节都很土鳖的电影「下妻物语」。这两部都算是日本电影中的平庸之作,制作算不上精良,人物算不上饱满,情节里都有一些扯淡的让人替主创们感到尴尬的部分,一部改编自畅销小说一部改编自少女漫画,甚至可以算是跟风急急上市的类型。
可是我想说的是,就是两部这样的电影,在我看来它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帮持和人间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理想主义的表达都要胜过于我看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标榜类似主题的国产电影。
相比于常常被日韩及西方电影中的美好感动到哭,我因为国产电影而哭大概只有被吓的。著名大导演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中小歌女被日本兵残害的一段,我基本上是蹲在电影院的两排座椅中间的空地上,听着凄厉的惨叫,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吐了熬过去的。就像我不理解玉墨后来为啥和蝙蝠侠上了一床一样,我也不理解在没有分级制度的情况下为啥非要整这么一段,导演所说的警醒世人或真实描述之类的我都听不进去,我觉得这就是噱头。中国导演太迷恋“表达人性”和“冒充公知”了,迷恋到做不到单纯讲好一个故事也做不到在电影中表达哪怕一点儿正常的人类的美好的感情与向上的情绪。
导演们全神贯注的在拗造型摆姿态,动不动就上升到全人类高度,大导演在向西方审美献媚小导演在向广告商摇尾,领着所有从业人员往死胡同里走。
而除此之外那些所谓的正能量国产电影,跟国产动画片结尾总要画蛇添足一句“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一样,传播正能量基本靠喊,编剧们写情节无能,于是直接让主角念台词点题。而所谓的正能量,在中国几千年的”成王败寇“的价值体系里,也变成了黄晓明买个实验室送邓超就觉得自己个儿在美国人地盘上扬眉吐气了,low不low,你自己说说你low不low。
拍一部老老实实的电影,讲一个让人喜欢的故事,我他妈就不懂难在哪儿了,废物们。
你国电影界完了,一句E·B·怀特的话最能描述现状:电影业一早就认定通过有意下降到更低水平,便能扩大沟通,他们骄傲地往下走,直到进了地窖。现在他们在摸索着寻找电灯开关,希望能找到出路。
不知我死之前,贵圈是会找到开关,还是会饿死在地窖里。

秋叶原@DEEPアキハバラ@DEEP(2006)

又名:Akihabara@DEEP

上映日期:2006-09-02片长:119分钟

主演:成宫宽贵 / 忍成修吾 / 山田优 / 荒川良良 / 三浦春马 / 

导演:源孝志 / 编剧:源孝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