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浩仑的三部公开作品中,这部《乡愁》问世最早,然而却是我看得最晚的一部。不管是短片《少年血》、剧情长片《黑白照片》,还是这部纪录片《乡愁》,当中都带有作者浓厚的八十年代怀旧情怀,都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和青春时代的追忆,而《乡愁》是最能引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的共鸣的一部作品。
上海的石库门之于我是一个陌生而多少有点排斥的他者,2007年的夏天,我曾经在石库门的阁楼里住过一个多月,由于不习惯每天爬梯子上来,还曾经从阁楼上摔下来过,摔得头破血流,也由此终结了我短暂的上海生活。而对于导演舒浩仑来说,石库门却是他全部童年记忆的承载之处。在这座叫做“大中里”的石库门弄堂里,他上完了小学和中学。每天早上到油饼摊上买早点,掐着铃声去上课,与青梅竹马的女同学一起做作业,与懵懂中爱恋的姐姐一起去看通宵电影……这些幼时的美好记忆随着大中里拆迁的日益临近仿佛一下子涌上心头,促使他拍下这部纪录片。
在这部片子里,舒浩仑既是记录者,又是拍摄对象之一,他拿着摄像机在自己曾经的栖息地四处奔走,面对镜头畅谈回忆成为了该片的主线。于是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上海老式小区的现状,而是导演自己的一次寻根之旅。跟着他的摄像机,我们似乎完全进入了一位上海本土人的童年时代: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浪漫风情,没有摩登和现代,有的只是青涩的情感、亲密的邻里关系和朴实的物质生活,而这些正是导演最为珍视的东西。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上海已不再是导演熟悉的样子。昔日的石库门小区变成了名为“新天地”的小资休闲场所,当年此处的居民被搬到远郊,甚至无力再在自己的故里停留、消费;导演就读的小学被拆除,就读的民立中学的办公楼被改造成“老洋房”写字楼,以满足世界各地的白领对于老上海的想象和消费;在四周拔地而起的众多摩天大楼面前,幸存的大中里显得越发矮小和黯淡。
面对这一切,导演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追问:“难道所有人都喜欢这些时尚和现代吗?难道这些高楼大厦才是上海的象征吗”导演激愤地说“我不信,我怀疑”然而在这些高楼面前显得渺小和脆弱的他却无力改变这一现实。
看到片尾,我想起北岛的《城门开》和齐邦媛的《巨流河》里的相关文字。13年后重返北京的北岛站在曾经生活了20多年的三不老胡同中,发出“此处故乡亦他乡”的慨叹,这一幕与齐邦媛在《巨流河》中近50年后重访南京宁海路的情景如出一辙。
其实,岂止是他们永远地失去了故乡,即便对刚满三十岁的我来说,这种体验同样非常强烈。
我的童年在小镇医院的大院里度过,那一排平房住的都是差不多时间分配到医院的职工及其家属,因而我拥有一批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小的时候,小伙伴们放了学,便一起在医院里养蝌蚪、捉知了。晚上,大家总是约好一起到谁家里看电视,而在夏天,大人和小孩一起在平房前的过道里乘凉、聊天。在小镇上,有一条热闹非凡的老石板街。石板街是我童年最快乐的场所:在老文化站看香港警匪片,在老浴室里洗澡、听老街坊诉说家长里短,在游戏厅里玩电玩,在文化站对面的商店里购买玩具……
2006年的秋天,当我回到阔别七年的小镇休假时,发现小镇上的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医院里的那排老平房早已被拆除,成为了一片菜地,连整个医院都要被搬迁到小镇西北角的镇郊,原址用来盖住宅小区;而老石板街上则是一片破败的景象:玩具商店早已关门,老瓦房摇摇欲坠,众多老字号要么搬迁、要么倒闭。
  我就这样跟那个记忆中的故乡画上了休止符。在现代化浪潮无处不及的状况下,舒浩仑、北岛、齐邦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永恒地失去了故乡,无奈地在钢筋水泥的建筑里享受着自己的一处蜗居之所……

乡愁(2006)

又名:Nostalgia

上映日期:2006

主演:未知

导演:舒浩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