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高深,感受足矣

即使对一个没有太多电影阅读经验的人来说,这恐怕也算不上一部上乘之作。以至于当我想下笔写点什么,却发觉没有更多的话可以说。
逝去时代的怀念,童年生活的追忆,商业文明的质疑与反思,一切都是那么明白了然,一眼洞穿,而作者几次按捺不住跳出来大声地诘问,更直接妨碍了它成为一部一流的纪录作品。

80年代的上海,石库门风情的老房子,幽深曲折的弄堂,这些怀旧符号哪个城市都不会缺少,每个城市却又不太一样,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今天可滋观赏和反复玩味的文化记忆景观。大中里,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新天地?但那不过是一张被过度消费的城市明信片。(舒浩仑在这里痛诉)而那些承载了我们全部历史记忆的建筑,却终于不可避免的在强大的商业文明席卷下消失,一并消失的,还有昔日那简单、缓慢、步调一致而又散发着诗意的生活方式。这几乎又是在老调重弹,一个被阐释了成百上千次的主题怎么拍都会让你觉得了无生趣(当然优秀的终归难掩其魅力),而如何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将城市记忆在发展中延续,这既非纪录片应该承担的责任,也非舒浩仑想要给出的答案。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除了对昔日家园的怀念与留恋,我很怀疑今时今日的我们会从中找到归属感。

所以他在动迁之前举起摄像机,记录下那一幅幅快要消失的生活场景,在这些差不多由老人组成的叙述片断里,麻将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段落反复出现,奶奶与牌友们的对话,用心的计算得失,多年未变的记账方式,这是整部片子贯穿始终也最触动人心的细节,在舒浩仑语焉未详的解释中,这种经久未衰的东方式娱乐传统大概有着一种时间定格的美感,值得一遍一遍去回味与揣摩,使他几乎是不加选择的处理素材。然而,让更多80后观众记住的可能却是这些:眼保健操凌厉的女高音、雯雯和“我”在瑞金电影院通宵观影的经历、80年代的新闻播报、小鹿纯子与排球女将……这些记忆因似曾相识而获得了间离的艺术效果,因遥远模糊而多少带着些反讽意味。

在一遍一遍的回望、重现与温情讲述中,舒浩仑部分地还原了80年代那特有的精神氛围,用琐屑的童年记忆连缀成一篇自传体色彩浓重的小说,拉拉杂杂、一泄而快,毋宁说深刻的主题或精巧的构思,有的只是纯真、朴素、温暖的情怀,影片尾声处,舒浩仑将机器调转面对自己,暗示着他既是这生活的亲历者,又是一个叙述者,虽然他的叙述失之客观冷静。而这,或许是因为他对这生活太过熟悉,也太过投入的缘故吧。

放映结束的提问环节,首个发言的女孩儿不解的问舒浩仑:“在这琐屑的记忆之外究竟有什么更深层的涵义?”我倒是想对她说,并不高深,感受足矣。




乡愁(2006)

又名:Nostalgia

上映日期:2006

主演:未知

导演:舒浩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