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科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向是被当成资本主义颓废文化,而备受打压。正是在这些思想一律国家里,迪斯科由于其隐含的反叛性,又深受青少年的欢迎。于是,在每一个这样的国家,都曾经有过一场关于迪斯科的攻防战。政府拚命地阻止,动员一切的力量,而民间则转入地下,乐此不疲。最后的结果是,政府最后节节退缩对之不闻不问,而迪斯科则大行其道,甚至出现在官方的电视上。迪斯科与可口可乐,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一个资产阶级文化的符号。

与此相反的是,官方开足马力大肆宣传的东西,却乏人问津。总是“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文化,盖过了“战无不胜”的社会主义文化,经过了无数洗脑与精神防疫处理的头脑,还是无可奈何地被资产阶级的香风所薰倒。似乎在上个世纪各种形态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是一个逃避不了的规律。

爱沙尼亚的纪录片《迪斯科与核战争》,就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塔林的思想攻防战。

塔林是爱沙尼亚的首府,故事所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属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塔林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仅一海之隔,手搭凉棚即可看到。虽然在冷战时期有个芬兰化的名称,因毗邻苏联,并因一系列历史的原因,属于苏联干预较多的国家,社会主义味道也很浓厚。但芬兰还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较有自由的氛围,至少电视上可以出现一切资产阶级的东西。

尽管在芬兰与爱沙尼亚之间有着重得铁幕的阻隔,分属于两大不同的阵营,不过电波却能绕过海湾、绕过围墙,进入到塔林的街道楼群和家庭中。当时苏联电视的制式与信号,都与芬兰不一样。但塔林的市民们只要头脑稍微灵活一些,加根天线,做点手脚,同样能够接受到赫尔辛基的电视信号。

从迪斯科到肥皂剧,从好莱坞电影到法国情色片,这些散发着资本主义腐朽味儿的电视节目,让社会主义的爱沙尼亚全国疯狂起来,人人都在收看,远离塔林位偏僻乡村的民众,要么让自己的亲戚写信告诉肥皂剧的剧情,要么乘着放映大片的机会,浩浩荡荡地开车到首都的亲戚家里,与亲人朋友一睹为快。

对于总以社会主义文化自豪,并严于思想管控的爱沙尼亚当局来说,这当然是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必须予以坚决的回击。可惜他们所炮制的那些洗脑节目,很难吸引国民的兴趣,更不用说去占领资本主义的电视台了。他们只好采取发送干扰信号、组织社区侦缉队搜查并收缴设备等方式,来拚命地控制着人们使用遥控器的权利。

自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民也有着各种手段各样妙招来对付,从改装电视到加长天线,不一而足。最后强悍到用水银来加强信号,让市面上一度体温计脱销,政府居然说是因为这段时间感冒人群增多造成的。里面很多细节让人捧腹,感觉在那种沉闷而严酷的统治之下,老百姓自有其发自内心的幽默感,他们也只能用种种搞笑的手段,来与当局斗智斗勇。

其实这些镜头,中国的观众一点也不陌生,似乎我们生下来这一切结下不解之缘。而我们对此的惩罚,似乎比起电影中的更加严厉。收听敌台是个不小的罪名,要在文革之中,甚至有杀头之虞。不过,用短波收音机收听国外的音乐甚至新闻之事,一直不绝于缕。八十年代买收音机时,一般都要买个短波比较强大的。特别是在珠三角近三十多年,更是鱼骨天线林立,来自港澳的电视节目,一直占据着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直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翻越防火墙,去了解被官方所封堵的消息。

人们对于外来文化与信息的渴望,是什么都无法阻挡的。对于自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促使人们可以克服对于当局所制造的各种恐惧。核战争是这部影片又一个主题词,这是当时爱沙尼亚用来恐吓人民的手段。他们在电视中宣称核战争迫在眉睫,散布核战争的各种恐惧,让人民时时处于恐怖之中。七十年代的中国也是如此,全国各地到处挖防空洞,到处搞掩体,到处放映如何防御核爆炸的电影,弄得到处人心惶惶。这些行为,恰恰符合了一位学者对极权国家在宣传上所采取手段的总结,即一是控制真相的传播,二是制造并散布恐怖信息。

不过,好在世界并非如他们所想像的那样,可以由他们的意志来控制。他们可以修道墙来阻隔人们对于自由世界的向往;他们也可以建造世界上最多的信号干扰器,来控制人们对于信息的了解;他们控制得了国民的行为,却无法控制他们的思想。影片中提到,爱沙尼亚当局者甚至异想天开,欲在波罗的海上修筑一道数百米高的铁丝网,以此来阻隔来自芬兰的电视信号。可惜还未实施苏联即先解体,这个宏伟的计划最后流为笑谈。

战无不胜的红色文化,在腐朽没落的庸俗文化进攻之下,迅速地摧枯拉朽。柏林墙阻挡不住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铁丝网与干扰器也阻挡不住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那么网络上的防火墙又能挡住人们多少时候呢?

迪斯科与核战争Disko ja tuumasõda(2009)

又名:Disco and Atomic War

上映日期:2009-04-10片长:79分钟

主演:Gerda Viira / Oskar Vuks / Toomas Pool / 

导演:Jaak Kilmi / 编剧:Jaak Kilmi

迪斯科与核战争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