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滴滴司机说的一句话,
你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没有?
——今日份的毒汤

01

前阵子我看到豆瓣上众多网友在安利《半泽直树》,好奇心上来了,就花了四天时间,把两季都看完了。

如果说用一个字来评价这部电视剧的话,那就是“爽”!

和弹幕里说的一样,看着看着就凌晨一点了,完全停不下来;再一看,卧槽,四点了!于是赶紧睡觉。

不止是被半泽每一集和职场的“恶人们”作斗争所吸引,眼看着一个银行人分分钟变成了侦探,“名侦探半泽”半路出圈。

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当身边的人都在明哲保身,求一份一辈子可以安心做下去、不用担心报酬的工作相比,半泽就像一个另类,为着心中对银行人这个身份的信念在奋斗、在抗争。

最近一段时间,“打工人”这个词甚是火爆。如果说除了资本家以外,其他所有行业的人,都是打工人的话,那半泽直树就是打工人里的巅峰人物。

现实中的打工人,或许有相当大一部分已经妥协。曾经梦想在XX领域出人头地的孩子,如今长大后,在一套房子面前折了腰。

在砸锅卖铁终于购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居所时,萌生出了一个想要安稳下来的心。累了,要么就上岸吧。于是找一份没有优胜劣汰机制的工作,平安度过每日即可。

看着半泽在银行业里每天跟打仗一样的工作,想必也能勾起他们的回忆,曾经的自己也是这样努力工作。于是内心的某一处角落,在蠢蠢欲动:就和剧里面受半泽的影响,重新燃起斗志的后辈一样。

被背锅、被冤枉、受排挤,就要挑战恶人,挑战权威,要用现实成绩来为自己争一份应有的荣耀,不是么?

从影视剧作品的教育意义上来说,它是成功的。它重新燃起了一拨人的工作热情。

02

“打工人”一词在网络上的风靡,既表现出了现代年轻人对现状的调侃态度,也为自己的不那么上进,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的确,正视自己的位置,可以不那么焦虑。打工人,不像“社畜”这个词过分地贬低了自己的地位,似有一种妄自菲薄的心态;也不像“打工仔”这个词,好像有特定针对某一类人群。打工人,它意味着即使是打工,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各行各业,无论地位如何,只要一家公司不是你所有,你就是打工人。那,所谓职场中的精英人士,实则无任何优越感,可以睥睨天下。而处在一线的人,也无需暗自焦虑。

可这个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浇灭人的奋斗热情。无论如何,终归是给人打工。何必又那么努力呢?与此相配套的,便是职场里盛行的”摸鱼哲学“。

有些打工人,已经成了职场里的摸鱼大师。”老油条“这个词已经不再准确了,因为有些年轻人刚入职场,就已经”油“起来了。那怎么办呢?换个词呗!摸鱼哲学,全年龄段通用。

大二暑期我在家附近的制造厂工作,是我们邻居开的厂。每个月只能休息1天,每天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下午5点半下班,没有休息时间。

我有午睡的习惯。第一天进入工作车间,我就在寻找哪里可以让我坐着睡个午觉,毫不意外,没找着。跟随着大部队一起去食堂吃午饭,约莫着花了15-20分钟的样子,就陆陆续续回到了工位上。大家面无表情地,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我惊呆了。那是我第一次非常想要在工作中摸鱼。

后来我听说这家厂里,连工人们上厕所的时间都会关注。车间主任对于谁去厕所超过了一刻钟心里门儿清,差不多还没回来,就会派人去检查,是不是在厕所玩手机偷懒。

有人说,每次上厕所5分钟,只要增加每天上厕所的次数,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带薪休息的时间。但是在这家厂里很难行得通。前段时间网上议论纷纷拼多多的厕所排队的现象,已经落后了——在10年前,我家邻居老板就深谙此道了。

在毕业之后由于从事的是人力资源工作,常常会被人误解为老板的眼线,时刻盯着同事们的一举一动,以便向老板报告哪些人在摸鱼(这种对HR的偏见,我也是不想多说)。但至少在明面上,我也不敢摸鱼,起码要对得住这个岗位,起到表率作用么。

有一次我和我丈夫说,我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在上班时间刷过朋友圈,他都惊呆了。实际上我也没有想太多,只是简单地以为,工作时间么,就工作好了。

去年我招了一位男生,学历非常耀眼,人也很聪明。我们老板说,聪明人大多有棱角,我认同。谁让人聪明呢?为了让聪明转化成工作成绩,忍受一下带刺的棱角,也无妨。

但是此人有一个很大胆的毛病,就是喜欢堂而皇之地摸鱼。那个时候还不流行摸鱼这个词,男生自称为“划水”。其他人见到我们HR,装也要装得努力点;他则不然。一天大概每隔一小时,就会晃悠到我们部门旁边来,说“我又来划水”了。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深刻地反感摸鱼行为。

不为HR的这个职位,就只是单纯的反感:觉得这样的行为,与我的工作理念,不相符合。

没过多久他提出辞职了,不过是因为工作内容不匹配的问题。我找他长聊了一次,那是我第一次非常严肃地和人探讨工作理念包括加班这件事情。

我对工作本身包括加班,一向都认为最终是为了自己。哪怕确实表面上努力工作,是为了输出成绩,挣得一份薪水和奖金,回归到本源,也是想起码对得住自己的初心。无意义的强制加班,当然要反对。

男生除了大加驳斥我的加班言论以外(当然自己乐意加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和目的,没有批评的必要),也提出了一个自己对于下一份工作的考虑:考取公务员。

为什么呢?

因为国家有制度政策规定,不能辞退公务员。相关的条款他研究得透透的。只要考上公务员,每天怎么划水摸鱼都没事,从此人生就可以走上巅峰了。

也是听了这一番言论,我才释然:从一开始为即将流失了一位人才而感到惋惜,到最后认为,或是理念不一致吧,离开也是必然的。

03

回到《半泽直树》这部剧,我安利给了身边的几位朋友,是真的觉得,他的理念值得学习和效仿(当然剧中出现的被网友调侃为“每日一个被辞退的小技巧”的行为,现实中不能简单模仿)。

看剧看太爽,很多经典台词忘了截图。有两处半泽对于后辈的劝诫、在升迁时对部门同事的感言,我截了下来。

这番言论可以给很多游移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无法决策的朋友一个参考。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到大公司,如果无法进入大公司,职业生涯就该放弃了吗?或者觉得,职业生涯就此无望了吗?

显然不是。

打工人之所盛行,大概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公司、小公司,同为打工人,无所谓贵贱。这个词给到了小公司职员的一个心理上地位平等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于打破一种暗自涌动的自卑感尤为重要。

社会对于职场人,是有一个藏在暗处的划分标准的。名校出身、出入于上流社会、做着大众难以望其项背的工作,这种界限感有时候让人窒息,让处在小公司的人们时不时感慨自己卑微的人生。

半泽为处在被低看的这些打工人们正了名,重新定义了什么是人生赢家。这对于从数量上占大多数、地位上不被人看好的众多打工人来说,尤为热血沸腾。

这番话,是深夜在马路上,半泽对他部门里的后辈讲的。我想这也许是支撑半泽一路升级打怪最重要的东西:信念。

这一幕出现的时候,又出现了“打工人里的打工魂”这样的弹幕。其实大家是认可这样的工作理念的,尤其是在自己做不到的时候,看到有人做到了,哪怕是影视剧里的人物,也会觉得很爽。

毕竟,拥有灵魂的打工人,才是打不倒的。

而支撑你工作的信念是什么呢?

你的打工魂又是什么?



半泽直树半沢直樹(2013)

又名:王牌银行员(台) / Hanzawa Naoki

主演:堺雅人 / 上户彩 / 香川照之 / 及川光博 / 片冈爱之助 / 泷藤贤一 / 中岛裕翔 / 宫川一朗太 / 森田顺平 / 志垣太郎 / 须田邦裕 / 茂吕师冈 / 绯田康人 / 宇梶刚士 / 坛蜜 / 赤井英和 / 山崎直子 / 石黑英雄 / 中岛博子 / 永冈佑 / 石丸干二 / 笑福亭鹤瓶 / 北大路欣也 / 中岛凯斗 / 

导演:福泽克雄 / 棚泽孝义 / 田中健太 / 编剧:八津弘幸 Hiroyuki Yatsu/池井戸潤(原作)

半泽直树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