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午后,琵雅芙一个人坐在格拉斯海边的沙滩上,她在为身边的好友们织毛衣。她没有演出的时候,喜欢远离巴黎,待在海边。蓝色是她最爱的颜色。海鸟在她身旁自由翱翔,它们的鸣叫声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野性。一波波的海浪,喧嚣着涌过来,悄悄地离去,在岸上留下一脉脉的水纹。远山水雾迷茫,另侧住着那些已经离开的,她不舍的爱人们。

童年没有多少关于母亲的记忆。小时候,她常坐在美丽城繁忙闹市的街道边,和几个家长没空看管的孩子们一起玩。母亲一般会倚在对街的一根灯柱旁,手拿女士软毡帽,唱着时下小酒馆里流行的曲子,不顾路人鄙夷的眼神,向不反感的过路人讨赏。母亲为了追求“当个艺术家”的梦抛弃了她。

尽管一生很长,但琵雅芙还是觉得,住在妓院里的那七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一个冷若冰霜却风韵犹存的老女人”,这是琵雅芙对她奶奶的第一印象;那时候爸爸抱着三岁的她,离开差点饿死她的外婆家,投奔奶奶。奶奶经营着一家生意不错的妓院。

父亲继续服兵役,离开了。奶奶妓院里的姑娘们都很喜爱她,把她当做女儿般呵护。尽管每天要走那逼仄暗黑的楼梯,地板一脚踩上去,就会吱嘎作响,但是,这里所有的人都疼爱她。琵雅芙和姑娘们一起去教堂做礼拜,在大街上一边跳舞一边奔跑,她们带她去朝圣、春游,给她买好吃的棉花糖。她们教她唱动人的歌曲,她们称她“小宝贝”。不管再隔多少年,琵雅芙依旧觉得,她们是这世上最漂亮、最善良的一群姑娘。

路易是琵雅芙的救星,把她从美丽城的街道带到香榭丽舍大街的酒吧。没有路易,她不会有机会唱歌给那么多社会名流听,她不会遇到后来为她写了一生歌曲的玛格丽特。要知道那时候琵雅芙已经在巴黎的街头卖唱六年,她认识巴黎每一片的路警,她知道哪天在哪条街卖唱不会受驱赶。

她一生爱过很多男人,最刻骨铭心的当属拳击手马塞尔。尽管他木讷单调,家有老婆,但真心对她好。她爱马塞尔对她的万般柔情,她爱他迷人的笑,她爱他凝视她歌唱时勾魂的眼神,她爱他对她的千依百顺。

“其实我还可以唱的,如果唱不了歌,那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当琵雅芙听闻奥林匹亚音乐厅面临破产危机的时候,她是这么对朋友说的。琵雅芙在奥林匹亚登台了七年,她可不忍心看它破产,她的朋友们会失业的。为了增加奥林匹亚音乐厅的收入,她决定在那里推出新歌:《我无怨无悔》。琵雅芙觉得这首歌写的就是她的一生。她这一生爱过恨过痛过错过,重来一次也许会更好,但是,她不后悔。

不,我无怨无悔。
不,没什么。
好的也行,坏的也罢,
我欣然接受,全无所谓。

不,我无怨无悔。
不,没什么。
代价付出了,一扫而空了,
被遗忘了。我不在乎逝去。
那些回忆,我付之一炬。

我的忧愁,我的快乐。
我再也不需要。
扫却那些爱恋,以及颤抖的余音。
清空它们,我要从零开始。

不,没什么。
不,我无怨无悔。
好的也行,我欣然接受。
坏的也罢,我全无所谓。
因为我的生命,我的欢乐。
从今天起,要和你一起重新开始!

20多岁的时候,那会儿她刚红起来,各大通讯每天都会报道她的演出行程和演唱会评论。那时,她是法国最出名的歌手。小时候因为营养不良,她身体弱;这几年,因为关节炎、车祸,一身病痛;爱人亲人,相继离世,对她是重创,她每天都需要靠止痛剂来支撑、清醒。她的身体偶尔会不自觉地颤抖,她竟好几次晕倒在表演舞台上。“他们都说我不行了,你看,我奥林匹亚的演唱会还是很成功,休息几个月,我会再站上舞台,我还年轻,能再唱十年。”

这年是1963年,她还很年轻,48岁。
这年,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玫瑰人生La Môme(2007)

又名:粉红色的一生(港) / La vie en rose / Edith Piaf

上映日期:2007-02-08(柏林电影节) / 2007-02-14(法国) / 2007-05-31(捷克) / 2007-06-22(英国)片长:140分钟

主演:玛丽昂·歌迪亚 / 西尔维·泰斯蒂 /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 艾玛纽尔·塞尼耶 / 让-保罗·卢弗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克洛蒂尔·蔻洛 / 让-皮埃尔·马丹 / 卡特琳娜·阿莱格雷 / 马克·巴贝 / 卡罗利娜·西奥尔 / 玛侬·舍瓦利尔 / 宝琳·布雷特 / 卡罗琳·雷诺 / 安德烈·彭文 / 西莉亚·马基 / 哈利·海顿-佩顿 / 

导演:奥利维埃·达昂 / 编剧:伊莎贝尔·索伯曼 Isabelle Sobelman/奥利维埃·达昂 Olivier Dahan

玫瑰人生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