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是一个客观的评分,毕竟这是看雪后一直看到清晨五点四十的评分,也是被漫长的时间的魔力蛊惑的评分。

喜欢这个电影的原因和喜欢《阮玲玉》的原因一样,它们都是把一个人的命运和人的命运杂糅,直到再也无法分隔:一个不断失去的生命。

Edith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痛失所爱的生命,离开蒂蒂娜,离开莫妮娜,离开马塞尔。但每一次的那些浓重妆容也掩盖不了的眼睛里的闪亮,每一次的那些嬉笑或者暴怒也掩盖不了的在意的恐慌,都是一个不断痛失所爱但忍不住继续去爱的生命。

音乐对她来说,反而像是救命稻草,让她变得“有价值”,让她有可以逃避的彼岸,到最后让她在倒下之前再一次尝试站起来。而无论如何,我最喜欢的就在于,对于艺术家也好,对于普通人也好,最终还是要回到人和人的关系,回到爱上。香颂的世界是那么令人愉悦,引得掌声雷动,引得泪水涟涟,它是一个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生命悲剧本质的地方,也是Edith唯一的安全感。

但我们能感觉到,那些对她不好的人正如最后一首歌唱的那样,不过在最后一无所有,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面目都是那么模糊、雷同,根本就不会在记忆里留下更深的刻痕。而留下刻痕的,是她的恐惧,恐惧失去马塞尔,恐惧让人失望,恐惧孤独。但倘如恐惧这些恐惧,便不会有那些值得留下的记忆,马塞尔的微笑,观众的快乐,朋友的体念,还有父亲恻隐之下送她的日本娃娃。正如同在影片最后才揭示出的她最大的隐痛,那个被蒙住的小小的女儿的身体。这也是我最近最大的体会,有时候即使意识想要记住,身体也会帮你忘记,这样你才能有再次去爱的可能。所以,我觉得作为传记片,导演至少有踏入过Edith的世界。即使他没有足够了解Edith的世界,他也有认真了解过他自己的和人的世界。

由爱故生怖。最后爱散去,怖也会散去,但生命也会随之散去。毕竟,“只有死亡把我们带走之日,才是我们最快乐的一天。”



玫瑰人生La Môme(2007)

又名:粉红色的一生(港) / La vie en rose / Edith Piaf

上映日期:2007-02-08(柏林电影节) / 2007-02-14(法国) / 2007-05-31(捷克) / 2007-06-22(英国)片长:140分钟

主演:玛丽昂·歌迪亚 / 西尔维·泰斯蒂 /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 艾玛纽尔·塞尼耶 / 让-保罗·卢弗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克洛蒂尔·蔻洛 / 让-皮埃尔·马丹 / 卡特琳娜·阿莱格雷 / 马克·巴贝 / 卡罗利娜·西奥尔 / 玛侬·舍瓦利尔 / 宝琳·布雷特 / 卡罗琳·雷诺 / 安德烈·彭文 / 西莉亚·马基 / 哈利·海顿-佩顿 / 

导演:奥利维埃·达昂 / 编剧:伊莎贝尔·索伯曼 Isabelle Sobelman/奥利维埃·达昂 Olivier Dahan

玫瑰人生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