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年几乎所有可爱的孩子长大后都长残了,而且残的程度和社会地位成反比。唯一没长残的人后来放弃录制了。
2.男人过得好不好,家庭事业三七开;女人过得好不好,看房看娃看身材。
3.如果你从小就志存高远,长大后实现了也不会很兴奋;如果你从小胸无大志,长大后庸庸碌碌也不会后悔。
4.你过得再脱俗再浪漫,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也不会有人羡慕你;你过得再消极再苦闷,只要你还好歹还是个中产,人们也会觉得你还算优秀。
5.天资不够是男人干不好一件事的最好借口,照顾家庭是女人放弃梦想的最好借口----至于那些借口多大程度上决定了结果,不得而知。而导演想把一切都归根于出身阶层,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6.在变革不剧烈的、较为民%主的社会环境中,这类纪录片拍的是个人的成长经历,即个体意志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一生的轨迹;而在变革较为剧烈的、比较集权的社会,这类纪录片拍的是社会变革史,个人意志发挥空间很小。
7.幸福感与财富、社会地位、个人成就相关度不大,与自己既定目标是否达成、家庭是否和谐以及年长后的健康状况相关度更大些。
8.每天开叉车、开出租与每天搞科研、教书、为政府做事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常年做着同样的事,一个不断练级升级买装备的过程,出身只决定了起点,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起点和资质给自己定最终目标,所以大家所走的路程、难度、艰辛感与成就感都差不多,生活大体都会落在每个人期望的一定范围内,即使偶尔偏离,也总会回归的。不同的人生没有可比性。
9.我不太认同Bruce的某些观点和做法,作为一个牛津数学系毕业生,他如果一直在保险公司做精算师、为公司带来收益、为更多人提供工作岗位、一定程度上对一个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未必比做中学教师对社会贡献小。一个人如果真的想尽最大努力帮助别人、贡献社会,就应该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优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不是一意孤行选择自己认为的最无私、最高尚的工作和生活,因为这样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一个社会花了更多资源在牛津数学系毕业生身上,一定对他回报社会有更高的期望,而回报的方式不一定是很直观很表象的那种无私----去个公立学校教书改变一些学生的命运或是去第三世界国家教书,更多时候,只要你尽心尽力做着自己该做的的事,就是最大的贡献。当然再说下去,似乎中国的贪官也成了合理的甚至最优的存在了----不,当然不是了,逾越道德边界的除外。

人生七年642 Up(1998)

又名:人生七载之当我四十二 / 42岁起 / 人生七年第六季 / Forty Two Up

上映日期:1998-07-21(英国)片长:139分钟

主演: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 / Symon Basterfield / Andrew Brackfield /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 

人生七年6相关影评

Y
Y • 记录
鹿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