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
在喜闻乐见的商业片里,充斥着永不过时的供消费快感。爱情片贩卖帅哥与有情人终成眷属;喜剧片贩卖傻瓜与疯癫;动画片贩卖天真与善良;警匪片贩卖邪不压正;励志片贩卖成功学;武侠片贩卖幻想;灾难片贩卖希望……难怪有人说电影是一场梦,而且是白日梦。我倒更宁愿看一场边缘人的爱情;喜剧与黑色恐怖相交织;动画片里完全没有明显的二元对立,朋友不会永远是朋友;警察花了半辈子都没能抓到凶手,最后空留一个绝望的眼神;矮矬穷比别人努力三倍,还是没能实现梦想;替天行道的大旗不过是堂吉诃德手里的晾衣杆;一场洪水把所有人淹得毛都不剩,没有诺亚,也没有方舟。
毕竟,这才是生活中多数时候会发生的故事。
如果非要把这两部影片做一个比较,当然,看过的人可能都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和《洞》比起来,《肖申克的救赎》就显得过于浪漫主义了,就连安迪在肮脏的下水道里爬行那一段也显得那么浪漫。两者的重点并不一致,所以得分清:若是从剧情片这个模糊的角度来看,《肖》由于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精妙的叙事结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若从越狱片这个准确的角度来看,《洞》能够比过《肖》。如果说《肖》就是一场关于希望与自由的梦,而《洞》就是那一声声巨大的“砰!砰!砰!”砸墙声,把你从梦里惊醒。
《洞》是写实主义或者说自然主义的,像记录片似的,扎扎实实地地记录着监狱里五个强壮的男人如何砸地板,如何锯铁栏杆,如何探寻地下通道,再如何砸墙,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制作各种小工具,如何计算时间,如何骗过夜间巡逻警察的眼睛。绝对不像另一部越狱片《金蝉脱壳》那样,有如超人一般的身手和福尔摩斯一般的智商的犯人表演着炫目的逃脱技巧,《洞》里的一切工作是实打实的一点一点干出来的。比如越狱行动的第一场戏中,从第一个开始砸地板的动作开始,镜头从未离开过地板、手臂与钢条,唯一变化的只是四个人交替轮番上阵,从37分钟开始,直到43分钟时,镜头才切到了另一个角度。这能算一个超长镜头吧。当然中间有剪辑和省略,但大多数的动作确实由演员亲自完成。正是多处这种纪实的方式使得真实感自然而生,同时也并不会觉得耐心被磨灭,实在很难得。在《肖》中,我们才不会去管安迪到底是如何一点一点挖出那个巨大的洞却不被发现的,这被情理中地忽视了。而在《洞》中,观众被他们一锤一锤拉了进去,仿佛自己也是参与者之一,于是就格外地关注每一下动作的效果,格外注意每一块石头,每一抔灰土,以及狱警的每一个脚步。
真实感还来源于近景的特写与跟随镜头,当马努据铁栏杆时,是一个长长的锯条特写;而当他们行走在黑暗幽长的地下通道时,镜头跟随在他们背后,(仿佛观者也跟在他们后面,)直到人物越走越快,镜头的相对位置停止或后退,我们只能看见前面的烛火圆圈越来越小,光越来越弱,(仿佛观者被他们滞留在后面。)——这个镜头出现了很多次,应该不下三次——在重复中,真实感被加强。
动作,“砰!砰!”,动作,“呲——呲——”,动作,“歘!歘!”;没有配乐。几乎可是说是动作与声效撑起了这部电影超过一半的内容。另外一部分则交给了极少的台词,以及精练的暗示、线索设置。
暗示之一是蛛网。当五个人中的两个在地下室探路时,遭遇了两个巡逻的狱警,这时其中一个狱警在专心致志地观察一个蛛网,然后掏出一个火柴盒,从里面拿出一只死苍蝇,对蜘蛛说:“这是你的美食,宝贝。”然后把苍蝇丢给了蜘蛛;接着是狱警的眼部特写,他夸张又阴险地笑了一下。蛛网就好比这个监狱,苍蝇就是克劳德,狱警的邪恶的微笑预示着越狱的失败。
线索则是克劳德的心理变化。这一点已经有影迷分析过了,不赘言。

洞Le trou(1960)

又名:地洞 / The Hole

上映日期:1960-03-18(法国)片长:132分钟

主演:马克·米歇尔 / 吉恩·凯乐蒂 / 菲利普·勒鲁瓦 / 迈克尔·康斯坦丁 / 雷蒙德·梅尼尔 / 

导演:雅克·贝克 / 编剧:雅克·贝克 Jacques Becker/乔斯·乔凡尼 José Giovanni

洞相关影评

隐逸
例外
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