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越狱电影,首当其冲想到的是《肖申克的救赎》。
在豆瓣经典的250部电影中,排名第一。
但最伟大的越狱片鼻祖,并不是它。
而是由法国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执导,
入围1960年第1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荣获法国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影片奖
并成为法国《电影手册》十大佳片之一

《洞》
<图片1>
导演: 雅克·贝克
主演: 马克·米歇尔 / 吉恩·凯乐蒂 / 菲利普·勒鲁瓦 / 迈克尔·康斯坦丁 / 雷蒙德·梅尼尔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1947年,法国康复监狱。一个犯人由于绝食被传唤。
<图片2>
脾气暴躁、态度恶劣的他很快就让典狱长失去了耐心。
而影片的主角之一:克劳德。因私藏镀金的打火机也被传唤。
温文尔雅的回应态度和前一个犯人形成鲜明对比。
因而得到了典狱长的好感,也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
<图片3>
由于对面牢房装修,因此被安置到另一个私人牢房中。
本来就很狭窄的空间因为另一个人的挤入,显得更加拥挤。
克劳德也毋庸置疑的成为被全牢房排斥的“外人”。
<图片4>
但性格谦谦有礼,并大方共享自己存货的克劳德,很快就获得了其中几个狱友的好感。
<图片5>
而另外四个关押犯却一直在策划一个秘密行动……
他们几人共同商量,是否要将这行动告诉这个“新人”。
<图片6>
那就是越狱。
<图片7>
这场精心策划的行动,在新成员加入后,五个人迅速开始行动。
他们利用晚上外面的噪音,轮流运用工具开砸。
<图片8>
直到砸出一个大洞
<图片9>
连续几个晚上的努力,几人开始下到地下探路。
<图片10>
一切计划都照常进行着。
直到洞已经全部打通,预示着几人已经可以成功越狱。
但却在为越狱做好十足的准备后,却有一个人出卖了他们。
越狱以失败告终。
<图片11>
这部影片被评论界认为是“电影史上最紧张激烈、最强有力的、最震撼人心的犯罪题材影片”。
其中导演对电影节奏的掌控,把握的恰到好处。
影片中没有任何音乐。
只有犯人不断砸洞和他们内心的颤栗音。
每一次用工具锤砸地面的声音,都让人的心跳节奏也随之震动。
观众可能不会因为其中的笑点发笑,但一定会为步步紧逼的情节感到揪心。
此外,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导演雅克·贝克让每个人设都存在其独有的特点。
比如克劳德看似单纯无害,却会在镀金手表被典狱长拿走后,露出轻蔑的嗤笑。
还有马努的谨慎、有过“丰富”越狱经验的罗兰德的狡猾、吉奥的凶悍。
相比较最近新出的《自杀小队》中某些可有可无的角色设定,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有其存在必要。
<图片12>
除了精妙的故事架构外,监狱中狱友间的“交流”和越狱前的细节准备也令人惊叹。
(狱警检查邮寄给犯人的快递)
<图片13>
(私自传递物品)
<图片14>
(自制的监控狱警活动小镜片)
<图片15>
这些都详细展现了监狱生活的细节。
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伟大的越狱片,不如说它是在致敬经典。
因为在《洞》里,有许多桥段都和《肖申克》相似。
至于,谁才是真正出卖同伙的那个人。
存在很多争议。
虽然影片已经很明确的告诉观众,克劳德是那个卖友求荣的人。
但是还有另一种说法: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典狱长和罗兰德合伙,制造出这一场早被熟知的“越狱”计划。
然后,瓮中捉鳖。
更或者,这原本就是一场典狱长的心理施压。
<图片16>
在后来的越狱电影中,监狱往往被赋予为邪恶的存在,在监狱里,实施暴力的预警无处不在,而穷凶极恶的罪犯,反而成为了弱势群体。
这种意图寻求观众认同感的情节,在《洞》里并不存在。
监狱里没有善恶之分,平凡普通的狱警一直都循规蹈矩的干着日常的工作,而文质彬彬的男主角克劳德看似不起眼,却在最后关头出卖了自己的同伴。
影片处处体现人性。
<图片17>
即使没有色彩,没有配乐,但只凭巧妙地构思和悬念的设置,以及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刻画,将这部影片称为越狱片的鼻祖,当之无愧。
从结局来看,他们并没有获得自由。
但这部影片在情节上的处理,却给后来的电影留下了许多经验。
豆瓣评分9.2.
<图片18>
最后一个镜头,也成为了这部影片中最具有争议和悬念的话题。
<图片19>

如果觉得我写的好,请关注我的微信号:影视葩姐或输入yingshipajie
<图片20>


洞Le trou(1960)

又名:地洞 / The Hole

上映日期:1960-03-18(法国)片长:132分钟

主演:马克·米歇尔 Marc Michel/吉恩·凯乐蒂 Jean Keraudy/菲利普·勒鲁瓦 Philippe Leroy/迈克尔·康斯坦丁 Michel Constantin/雷蒙德·梅尼尔 Raymond Meunier

导演:雅克·贝克 Jacques Becker编剧:雅克·贝克 Jacques Becker/乔斯·乔凡尼 José Giovanni

洞相关影评

隐逸
例外
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