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1年前看《大幻灭》的时候,不理解让·雷诺阿的刻意把戏剧性减淡的省略手法。如今再看他的《游戏规则》依然有诸多疑问。
电影是还原制作一种“真实”,无论这种“真实”是还原现实时空,还是制作人性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等。再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上,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有诸多的不真实,比如说仆主关系,在最后结尾的时候仆人杀死飞行员,当时偷他老婆的另一仆人在场,为何不杀死他当时不计后果想要杀死的人反而杀死飞行员。人物的分离,女演员具备一种贞洁的气质,但是她的行为跨度太大了,不理解。
我所了解的法国贵族,没落的看重文明看重尊严的法国贵族和让·雷诺阿呈现的不一样,道德沦丧和维持尊严太散,不统一。
猎杀和舞会这两个场面引起思考挺多。电影导演,制造猎杀的这个场面有他的游戏规则里的弱肉强食的隐喻,艺术家,作为人道主义的传递者,自己做的是反人道主义的行为,这种婊子牌坊之间的辩证,是我及其恶心的。当你为了引起别人一种善的感想,联想,自己做的是屠杀的事情,背道而驰。
当然,我也是个婊子牌坊的人。比如说,我吃肉,但是我惧怕杀生,比如说我吃猪肉,其他的肉很少吃,或基本不吃。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吃比杀更可怕,杀是为了满足吃。只吃少数的肉比什么肉都吃也可怕,因为在你的吃东西的同时你就做不到平等。
有一段时间素食的经历,压抑自己的人性的欲望,那段时间感情生活基本为零。停下来的原因,是觉得我是一个人,当我退掉身上的锋利,赢来的是思维的僵化,人性的软弱。这个年纪,我想还是适当的迎合正常的一切妄想。
舞会上有一场幽灵的反基调的戏。我觉得这个反基调不好。因为雷诺阿制造的基调里特别写实,这里稍微一点不写实,或是没有做好铺垫,就会觉得突兀,矫情。在基调里怎么反基调,怎么反得恰当,合适,机灵,这是要去思考的。
我想这个电影本子和适合费里尼来拍。当然费里尼来拍这部片子,最后出来的主题肯定不是游戏规则现有的主题。
至于游戏规则的主题,我能读到的是荒谬的世界,这部电影里的关于二战的隐喻至少我是美有看出来。

游戏规则La règle du jeu(1939)

又名:游戏的规则 / The Rules of the Game

上映日期:1939-07-08片长:110分钟

主演:诺拉·格雷戈尔 / 波莱特·杜博斯特 / 米拉·帕雷利 / 奥黛特·塔拉扎克 / 马塞尔·达里奥 / 

导演:让·雷诺阿 / 编剧:Jean Renoir/Carl Koch

游戏规则相关影评

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