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难得的是这部讲述1938慕尼黑协定签署前后三方博弈的纪录片采访到了当事人之一法国前总理达拉第尔。大家都以为他早就在二战的时候死了,结果他悄悄地活的挺好。小个子一脸精明强悍,拒绝承认当年未将捷克问题提交国联商议是他的责任,将错误推给了外交部长。签完慕尼黑协定以后他返回巴黎以为会遭到群众的痛骂,结果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一堆人围在他的汽车前向他欢呼(电影里找到了这段珍贵的历史镜头),他坐进敞篷车对着助手说:“一群傻X!”。

2。和达拉第尔比起来,英国首相张伯伦表现地真正像个诚实热心肠的英国绅士。他从慕尼黑返回伦敦,在机场的风中激动地挥舞着带着希特勒签字的声明告诉记者英国将起码有一百年的和平。结果他的朋友一位女士打电话给丘吉尔说我们把捷克卖了,丘吉尔愤怒地回答,傻瓜,我们卖的不是捷克,我们把自己给卖了!希特勒内心极度瞧不起张伯伦,他的翻译讲了件趣事:协议签完以后,大家坐下来喝茶,财政部长出身的张伯伦坐在希特勒旁边向他唠叨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以后,德国该如何赔偿捷克在该地区养的那些牲口。希特勒实在听的不耐烦了,拍着大腿说:“可怜的张伯伦先生,您肯定有比照顾牲口重要的多的事要等着处理吧?”

3。即使在这个片子里,英法德三方的当事人都没说明白,为什么捷克方面没人出席慕尼黑会议的核心谈判。只有法国方有人提到,希特勒事先声明,商谈苏台德地区的归属只要有捷克人在场他就立刻离席。
从纳粹的角度看,政治博弈的成功,气势心态与策略所产生的压力远远大于实力,因为战后揭露出的事实是,德国当时所能动员的兵员人数略少于捷克,而捷克军队的装备是欧洲最先进之一。同样1938年的法德边界力量对比是法军65个师对德军6个师。
从英法的角度看,绥靖主义的后面隐藏的依然是权威主义分赃世界的统治心态。

4。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张伯伦飞到希特勒在山中的官邸与他会晤。张伯伦与其随从人员都是文官打扮,穿着简朴的风衣拿着雨伞从汽车里走出来。而从台阶上走下来迎接的希特勒则从里到外都被身着高调华丽军装动作整齐划一的党卫军军官们所包围簇拥。看了这段影像,才意识到我们后来所看到的任何一部有关二战的故事片都没能完整复原军事化的纳粹德国所产生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压力。我估计做为当事人的张伯伦和达拉第尔在当时显然也没意识到他们和希特勒的本质区别在哪儿: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幕僚应该是比苏联或者日本更为极端的将军国主义做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构筑整个社会的精神实质。只有做为观众的我们坐在八十年后的银幕前才能一眼看出这两拨人在精神状态上的区别——和这样的国家讲和平确实是与虎谋皮的事儿。

5。无论张伯伦和达拉第尔有怎样不可告人的目的,慕尼黑协定其实是人类最后一次大规模地企图以和平手段解决不可调和的政治冲突的尝试。然后它被证明是失败的。再然后整个世界的争端解决模式就彻底地滑向了鹰派,达拉第尔和张伯伦在战争爆发后下台,取而代之的是总是穿军装的两位极右派人物戴高乐和丘吉尔。罗斯福死后,继任的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约翰逊、尼克松、里根、两个布什无不都是以对抗取代谈和。唯一想以缓和姿态示人的肯尼迪脑袋被打开了花。每一次意识形态和利益完全对立的政治谈判都或多或少的笼罩在1938年慕尼黑的阴影之下。这个思路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涉及哪个国家和民族,似乎没有一场争端的解决是握手言和,总是一方被另一方打到没有还手之力。而我朝七十年来更是对这个逻辑深信不疑。疏于被历史学家们提到,但这其实才是1938年的慕尼黑留给现代社会的真正遗产——对和平主义的无情嘲笑和对丛林社会生存竞争哲学的百分之百信仰。它真正是希特勒纳粹德国和二战留给后世历史持续不可磨灭的影响。现代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为这样的思维逻辑所操纵。

6。题外感想:二战前英国上流社会的教育果真名不虚传——每一个被采访的英国当事人,外交官、议员、贵族和官员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对比起来,除了外交人员,那个年代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法国官员似乎少之又少。

战争或和平MUNICH 1938 OU LA PAIX POUR CENT ANS(1967)

又名:Munich or Peace in Our Time

上映日期:1967

主演:Édouard Daladier/André Francois-Poncet/Pierre Cot/Jacques Duclos/Paul Stehlin/Georges Bonnet/Hubert Beuve-Méry/Paul-Louis Bret/安东尼·艾登 Anthony Eden/Violet Bonham Carter/Leonard Plugge/Randolph Churchill/Erich Kordt/Paul Schmidt/Walter Warlimont

导演:Marcel Ophüls编剧:Marcel Ophüls

战争或和平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