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老样子,前面先是笔记整理,最后一部分为读完的讨论评价.坦率而言,这是一部让我对纠结多年的东西方政治逻辑差异的豁然开朗的纪录片,因为用我得出的结论,一下子解决了很多我之前不能理解的学术争论点.而且对于基督教的总算有了一点基础的了解而不至于听人云亦云对于基督教老有一种不甚清楚的观点.同时,这部纪录片也串起了西方的诸国历史,结合之前的拜占庭三城记看起来格外的过瘾. 跳出圣经框架的本身,基督教的发展历史和宗派的分裂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事情.

第一集:早期基督教

1. Jerusalem耶路撒冷

▶Holy Sepulchre: 耶稣被钉与被埋葬之地 (一说复活之地), 周围礼拜堂可见三类(希腊正教 & 天主教, 埃及叙利亚埃塞俄比亚礼拜堂: 被西方视为非正统,但是其实历史老于新教),基督教的核心其实是一种个人崇拜,因为神也可以降临于人世间,成为一个普通人.

▶教会是基督教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构成,最早见于犹太基督教会James,亚美尼亚教堂,始建于耶路撒冷

▶70AD,犹太反抗罗马战争,耶路撒冷沦陷,圣殿付之一炬,现在只剩西墙,基督教徒弃城而逃,面临向西或者向东的发展,因为James曾向西发展,使徒圣彼得也在罗马罹难,所以他们开始将传教的目光看向东方.

2. Urfa (土耳其) + Syria叙利亚

▶曾为Edessa王朝重镇,为东西方贸易交通重要通道,Adgar国王在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比罗马早100年,并且由此发展出了教会音乐.

▶如今,叙利亚的古老教会仍然保留着最初的教会音乐(由神学家所撰写,收集民间乐曲转为Psalms/Hymms圣诗圣乐),后流传于地中海地区,最后被罗马教会采用

3.1. 东西方基督教发展

▶西方起伏: 4世纪,西方基督教衰落: Nero皇帝迫害基督教 (也是犹太罗马战争发生时在位皇帝),但是,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在君士坦丁堡,将基督教重新定为国教(米兰敕令),被视作基督教生死存亡转折点之一:自我重塑开始,并且拥有机会成为普世宗教(伴随着强大罗马教会成立)

▶东方基督教(叙利亚为代表),倡导灵性生活,修道院模式(Monasticism),与世隔绝,禁欲苦行.举例为St Simeon,40年居于石柱上,也被称为”Pillar Saint”, “Stylite”,石柱原先所在地在东西方的一条主干道上.隐士:通过自虐更接近上帝,受苦即拯救.

*西方在君士坦丁定为国教发展起来后,强调有钱,有权力;东方则是一种修行式的基督教,但同时也认为,君士坦丁大帝也加深了这种东西方的裂痕.

3.2. 进一步加深的裂痕

▶当时基督教四大主要发展地: Rome, Constantinople, Antioch(土耳其境内,东方主核心), Alexandria (埃及),其中以君士坦丁堡为主要领导.其中主要东西方主要争论的点为: “耶稣是谁,跟神的关系为何

▶为了平衡关系,君士坦丁大帝在Iznik/Nicaea尼西亚城召开”Council of Nicaea”,其中规定:

-耶稣与父为同一本体 “of one substance”, “homoousios”(希腊语)

-三合一”Trinity”: Father, Jesus the Son, Holy Spirit.

▶争论再起:耶稣本性论

-428年,君士坦丁堡新主教Nestorius将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理解为杯中的水和油,共生却分离;

-然而,埃及主教Cyril则认为这种一分为二法过于绝对,他赞成基督二性为水和酒

(只有讨论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继续讨论如何赎罪如何出地狱等等)

-Round 1: Cyril胜利,Nestorius 被流放并囚禁于埃及某监狱

-Round 2: 451年 Council of Chalcedon,其实支持的是Nestorius 的油水定义+Cyril的不能分割

(和稀泥行为,结果其实两派都没有讨好,Nestorius没有被恢复名誉,Cyril派很气愤)

-Round 3: 继续掐,帝国非帝国基督教再未和解,教会第一次大分裂,西方基督教困于地中海地区.

▶东方自己玩,自己东拓

-叙利亚,在6世纪成为重心,其正教会(Syriac Orthodox Church)遵从水酒融合论,与西方基督教倡导的理性严谨不同,推崇神秘和仪式感,把仪式传承居于首位: symbolism,并且使用古叙利亚语.

4. 伊斯兰崛起

-632年由阿拉伯半岛向外扩张,从Medina开始横扫Roman Empire南方省份,进北非后传入西班牙意大利.

▶大倭马亚清真寺(Great Umayyad Mosque),建于一个基督教堂之上,还有圣龛留存.其起源于大倭马亚王朝,基督教在其统治下后成为二等公民,后欧洲基督教对于犹太人也是如法炮制.

*作者夹带一个小私货,就是觉得伊斯兰教很多礼拜的模式都学于基督教,比如跪拜等

▶Nestorius支持者,在Baghdad(伊拉克境内)建立独立东方教会:The church of the east,维持1500年,现在因战争流亡

▶基督教使得穆斯林统治者认为其有价值可学习,因为其在争辩耶稣本性的时候,将希腊神学文学哲学全部翻译成了古叙利亚语,成为中东思想库,这些学者对穆斯林的统治价值保障了他们的教会继续兴旺而不至于被灭.

-Patriarch Timothy I,摩太一世在Baghdad(阿巴斯王朝)领导基督教东扩直达印度, “Mar”尊称

-与西方基督教凭借军事力量不同,东方靠说服和谈判,但是因为阿巴斯王朝禁止改宗,所以其向远东拓展

-7世纪,作为景教传入中国,陕西省大秦寺原先为基督教修道院(在所有寺庙坐北朝南时,它坐西朝东)

*西安碑林,781年中国东方教会,大秦景教流行碑刻,有古叙利亚语

*9世纪,”会昌法难”唐武宗,禁止各种宗教,东方基督教转由地下,在中国发展出对话式的商业型基督教.

第二集.天主教, 罗马的意外崛起

1. 罗马: 西方拉丁教会中心,教会精神领袖:Pope罗马主教

▶San Sebastiano墓窟:保罗埋葬地+西门彼得殉道地 (保罗:圣城沦陷后,转而传教小亚细亚Asia Minor,土耳其和希腊),而且其中一个奢华房间,由后来的主教Damasus亲自下令建造,为其教会中的贵族成员建造的陵墓,被视为其将教义带给罗马贵族的一个点.

▶Port of Ostia:从遗址上的马赛克画上来看,基督教从社会边缘开始向内渗透,其中知名的有聚餐文化:掰饼+葡萄酒.

-251年,教堂纷纷出现,十字架开始常见,但是城内同样开始流言纷纷,被传聚餐文化是吸血与纵欲的狂欢,于是后来基督教徒成为国内各种混乱的矛盾转移借口,并且在三世纪末的”The Great Persecution”中被全部迫害.

-4世纪早期,罗马混战,君士坦丁大帝统一罗马东部和西部后,帝国基督化,定都君士坦丁,铲除异教.

▶圣马丁教堂:其中有幅图画描绘了当初想建成的圣彼得大教堂.

2. 圣保罗与圣彼得: 为什么,圣保罗没有像圣彼得一样被给予同等的尊崇?

-纪录片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圣彼得被耶稣称为Petrus:磐石,且福音书上说圣殿将起于磐石之上.

-而且,圣保罗反而是主张将基督教传给非犹太人的激进理念,反而圣彼得对此持保守意见.

▶圣保罗教堂Abbot:保罗本质代表这个运动的边缘(fringe),但是彼得代表稳定的核心,随着Papacy现代教宗制度的推行,核心成为重中之重,Roma knows the best.,在君士坦丁大帝去世之后的三十年,教会集权化开始,从而圣彼得成为优于圣保罗构成教宗制的基础

▶Pope Damasus I, 罗马主教被确立源于圣彼得,且一脉相承形成主教体系(成为所有西方基督教圣徒,即教宗),主张将教义带给罗马贵族,他也亲自撰写拉丁赞歌.

▶Augustine, Bishop of Hippo北非主教,西方神学之父:早期由保罗罗马之书影响,讨论罪的起源,认为亚当夏娃的结合就是人的原罪,性就是让人代代相传原罪的途径,因此人生下来就带有原罪.

3.罗马沦陷后的选择:罗马天主教的十字路口 410各路蛮族攻击

▶Ravenna, Italy

-选择一:Church of San Vitale:看向拜占庭,由查士丁尼一世建造,其统治下帝国基督教分支成为东正教,现在主要传播于巴尔干和俄罗斯地区

-选择二:Church of Sant’ Apollinare Nuovo阿里乌派基督教,相信两性分离,由东哥特国王Theodoric建造,也同时与蛮族达成协议,因为其中很多人也是基督徒,只不过不是同一教派而已

-最终,选择了走自己的路,由Pope领导,最后反而将阿里乌派Arian抹除,(马赛克上消失的人,痕迹被抹除),引入罗马贵族统治教会,帝国崩溃时,教会填补权力真空,罗马主教成为西方基督教精神帝国的首领 (当初为了包围消除阿利乌派教徒,同样派遣传教士前往英国).

4. 英国与爱尔兰,进一步的发展

-597年,罗马修道士和传教士登录Kent,Pope Gregory I 罗马贵族,成为首位向帝国边界传教的教宗

-Augusine,被认为是将基督教带入英国的人,但是其实之前英国作为罗马行省的时候一直有基督徒存在,但两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非基督徒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统治之下,其在英国时建立坎特伯雷大教堂,象征中心向罗马,罗马给予其主教披肩Pallium,象征权力来自罗马,后来宗教改革时,仍旧保留了Y字型的coat of arms of 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英国为天主教创立了独特的仪式:告解 Confession

▶爱尔兰 Skellig Michael岛,凯尔特基督徒Celtic Christrians 6世纪定居,虽居于岛上与世隔离,但是其经常与地中海其他修道士分享书籍,并使用拉丁语,他们坚持乐观主义用于对抗人出身的原罪,并写出Tariff Books指导书,成为个人向神父告解的开端.

-但是西方认为宽恕是个人的私人的事情,到底神父这么做是为了接近上帝还是远离上帝,也成为后来宗教改革西方教会的分裂点.

5. 8世纪末,伊斯兰进逼,进一步改革

▶Pope Leo 3再次让罗马教会由罗马皇帝统治,即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在德国的AACHEN,800AD,圣彼得大教堂内,Leo3加冕其为皇帝,后继者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是教皇加冕,又显得神权(教皇权力)大于皇权,因此两派斗争也一直在持续,直到1054年,西方与君士坦丁堡教会彻底决裂

▶决裂后,Pope Gregory VII 改革教会,史称格里高利改革,加强中央控制.

-神职人员Clergy必须全部为独身者

-军队开拓,各方面渗透,形成大一统天主教拉丁教会,说拉丁语并且拥有复杂的宗教官僚制度

-教皇大权,Dictates教宗谕令,每位教皇因为圣彼得的功劳自动成圣,这种absolutism也使得后期新教与拉丁教会决裂.

-重绘死后的世界,建立Purgatory炼狱,给一般人准备,只有一个出口就是天堂.11世纪末成为欧洲社会中唯一宗教机构.

▶但同时,对手伊斯兰已经控制北非,西班牙,西西里,西亚大部分和耶路撒冷,1095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Crusade),圣战引入基督教辞典

-英国Temple Church:有人说是模仿Holy Sepulchre,但是实际上是穆斯林建筑,十字军也成为了一种抵罪方法,只要加入,就能洗清原罪,也是赎罪券的开端Indulgence.

-Templar’s English HQ,在此安葬有如安葬在圣城,都雕在30岁,也就是耶稣死而复生的年纪

-从伊斯兰教中引进大学的概念:牛津等一批大学的诞生

▶1215年,Innocent 三世规定天主教应尽义务:每年一次告解和领圣餐,倡导弥撒Mass,面包和葡萄酒,但是仍旧有很多其他教派反抗,因此成立宗教裁判所Inquistions,铲除异端,偶尔动用刑罚,另外一部分人重建接纳,其中包罗12世纪的Francis方济各,也是方济各倡导教会谦卑和平易近人,在教会中搭建圣诞马槽(Christmas Crib),回忆起耶稣的诞生.

▶13世纪,教会发展至顶峰;15世纪Papacy坚不可摧且富有;1626年,反叛开始,宗教改革,并被认为是迄今最大的教会分裂.

第三集.东正教 从帝国到帝国

-总介:1054 Hagia Sophia, Pope & Patriarch之争,基督教大分裂,称为”Great Schism”,东西方彻底分裂为东方正统基督教和西方大公基督教,东正教目前主要在巴尔干和俄罗斯信仰,信众一亿五千万.至今英国伦敦也仍旧存在希腊东正教礼拜堂,仪式用古代音乐精心编排,代表上帝于天上建立的永恒帝国,东正教的主要标志:圣像崇拜,双头鹰.

1. 东正教兴起,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时代: 君士坦丁堡:4世纪开始,罗马基督化,410罗马沦陷,但是君士坦丁堡留存.

-518查士丁尼+西奥多拉,创造拜占庭帝国的,其中Hagia Sophia就是其将天堂与个人崇拜融为一体的.

▶东西方差异:西方认为,原罪在上帝与人类之间划开巨大的鸿沟;但是东方告诉信徒,上帝与人可相会甚至合一(这点可进一步见于拜占庭艺术)

-伊斯坦布尔的考古博物馆:日常可见希腊世界雕像,但是又有说,耶稣为犹太人救世主,于是东方内部问题:希腊认为神要人化,犹太人则认为人化神大逆不道,也就是不可为自己做偶像,不可跪拜与供奉,因此基督教该如何选择?——西方在纠结,但是东方选择只做平面艺术,不雕刻,因此圣像诞生,被认为是三方集合:艺术家,崇拜者和上帝的沟通.

▶世间所剩的圣像最早留存,在埃及的西奈半岛Sinai,6世纪时为拜占庭边境口岸,由查士丁尼修建的东方修道院,有留存最古老的圣像收藏,圣像是东正教的主心,其覆盖于祭坛前隔板,为圣像屏(iconostasis)

▶Iconoclasm损毁圣像运动:7世纪,伊斯兰军队两度攻入君士坦丁堡城下,因此拜占庭考虑为何上帝换了一边站,认为区别在于穆斯林不做圣像,所以基督教要效仿,Leo III 彻底肃清圣像,为了重新获得上帝青睐,但是暴乱和反叛不停

-843年,西奥多拉阻止了该运动,下令举行新的仪式:Triumph of Orthodoxy,用于表彰维护圣像的人,这昭示出不仅圣像是贵族,也是民众的财产.

-8世纪,Hagia Irene圣平安教堂,为圣像破坏的皇帝下令建造,现在是音乐厅,穹顶上只有黑色十字架/

▶此时,西方西拓,东方东拓,中间是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仍旧为权力最大的地方,而此时,西方查理曼大帝正在统一欧洲,但是东正教不承认其地位,因此查理曼派遣人前往中欧教化斯拉夫人.东正教牧首也派人前往

2. 争夺中欧

▶捷克共和国: Velehrad

-现在在罗马天主教控制之下,但是主教们绣在披肩上的男人为东正教(Cyril & Methodius),东正教当时胜利于查理曼大帝,就是因为在祷告选择用希腊语还是拉丁语的时候,这两人说斯拉夫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但斯拉夫语言没有书面文字,这两人于是搞了一套全新带符号的字母表,开始很难用,于是又用希腊字母搞了一套,称为西里尔字母表 Cyrillic,至今仍为俄罗斯,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人使用,与东正教一贯的保守刻板不同,这个革新并且创造,后来甚至罗马尼亚人也皈依了东正教.

▶伊斯坦布尔,牧首坐堂(Orthodox emblem on the headquarter of the patriarch)双头鹰标志

-东西方彻底决裂的一件小事: “Filioque”,代表”and the son”,是西方教会对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的细微添加,本来是圣灵从父中出,但是改成了圣灵从父与子中出.

-1054年,罗马信使来Hagia Sophia搞事,”处理裂痕”,红衣主教将牧首开除出教,牧首反击,裂痕形成

-1095年,为抵抗伊斯兰教,拜占庭转求西方基督教会,十字军东征,但是第四次东征时,1204君士坦丁堡沦陷于十字军,被占领了57年,帝国也灭亡了.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1453年攻破大门,伊斯兰教上台讲经,教堂改清真寺,东正教区全部沦陷,只剩中欧.

-牧首区伊斯兰全部占领:君士坦丁,Antioch, 耶路撒冷, Carthage.

3.中欧兴起

▶俄罗斯:9世纪传教向东扩散到基辅Kiev,也同时向北远扩,带着塑造和界定俄罗斯气质的刻苦和献身.11世纪,俄罗斯北部出现很多修道院,但是圣人们依然穿梭于村庄传教,成为人民的宗教.,东正教成为三方角力中心:沙皇,教士与俄罗斯人.

▶在莫斯科,统治王朝将自己称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1472年,莫斯科大公Ivan III娶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并使用双头鹰旗帜,用”Tsar”称呼自己,也就是凯撒的代称,讲莫斯科改成第三罗马.因此,东正教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沙皇和民众都将其改造的更加具有俄罗斯特色.

-比如洋葱顶,一说灵感源于耶路撒冷草图,一说就是为了防止积雪

▶16世纪,St Basil’s大教堂,1552年由Ivan建立,成为东正教权力中心(纪录片认为内部跟他沙皇本人一样,感觉很幽闭抓狂), Ivan1530年出生,是首位沙皇,想将俄罗斯建立为神圣俄罗斯,大权独揽而且残暴,信奉”Religious Despotism”,但过于事无巨细,包括不许刮胡子等,反对者全部视为异端处死,只有St Basil等圣愚(为了昭示上帝权柄而表现疯狂)存活

▶St Basil认为,俄罗斯人对于东正教的礼节信仰根深蒂固,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甚至出现一类阉割派,主张用阉割来消灭人类的性欲 Skoptsy

▶沙皇与民众的另一次掐架:Tsar Alleksei整肃教会,祷告时用三个手指象征三位一体,俄罗斯民众用的两个手指意味着耶稣的两性,下令全部改成三个手指,人民再次反叛.除了教会人民,教会的等级制也是国内掐架的一个原因,就是到底谁是上帝在人间的真正代表?是沙皇还是牧首?

▶1689年,彼得大帝继位,俄罗斯现代化基础奠定,收回教会由官僚制管理,沙皇成为权力最大的中心,20世纪尼古拉二世受格里高里蛊惑(Grigori Rasputin),一战失败

▶1917,二月革命,沙皇退位,自由主义兴起,复兴教会,选择牧首,10月革命,共产主义兴起,纪录片认为布尔什维克窃取了胜利的果实(Bolshevik)

-1918年,列宁上台,将教会从国家中分离,后任斯大林彻底用十年灭绝东正教,斯塔林被称为”格鲁吉亚Gangster”

-1931年,Moscow’s 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爆破,信徒被杀

-1939,全国只剩几百教堂

▶二战时,斯大林U型回转寻求东正教会帮助,但战后继续清理东正教,1953年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后来苏联解体,被纪录片称为”暴政结束”

-1990年,重建救世主大教堂,东正教回归

4. 但如今,宗教在资本主义,消费主义,性开放中该如何生存,要向西方基督教学习.

第四集.宗教改革

-改革起因:人们对死亡的忧虑,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西方教会认为存在一个炼狱Purgatory中间阶段,为了缩短这个出狱时间,很多人会死前做些善事以求人们为他祷告,从而形成一种社会上的互惠系统.这也是16世纪赎罪券广泛流传的原因,尤其当教皇想要修缮圣彼得大教堂时,其专门搞了赎罪券运动.

1.新教兴起

▶路德派兴起: 1517年展开辩论,列95条钉于教堂门口,如今在德国威登堡Wittenberg仍然会庆祝10.31的宗教改革节,路德的主要观点在于Augustine of Hippo(提出原罪的那个神父),认为圣经启示中上帝是全权的,所以人的进入天堂与否是上帝决定的,所以教会便没有权力去代理.

-认为圣经应该是主要凭借,但是很多人文盲,所以路德写德语赞美诗让每个人都能唱(之前一直是拉丁语),用来传达圣经信息,并首先在学校内开始给孩子推广.

-在被教宗谴责之后,他选择当众焚烧教皇令,被誉为新教精神之一:公然反抗古老权威.

-但也由此引申出新教的另一个问题:到底是反抗,还是为了创造一个更顺从的社会?

▶瑞士Zwingli改革:新教的另外一个派别,自苏黎世兴起,1522年在斋戒期间选择吃腊肠,并认为圣经没有限制人的饮食,如果教会为此生气,那就是偏离了上帝的真正律法,坚持圣经主导,后来苏黎世市政府直接接管教会,Ulrich Zwingli重新阅读十诫,其中要求不造神像,于是神像雕刻也全部被移除,并且禁止音乐长达半个多世纪,因为这些美丽会使人不能专心崇拜上帝(五音令人耳盲),神职人员也可以娶妻生子等.

-这一系列改革使得只有这个教派被称为Reformed改革宗,其另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改变了弥撒对于敬拜的本质, (因为原先神父可以将面包和酒变为骨头和血把上帝以人类的形态带回人间,因此神父有很大权力,而且祭台常常放在很高的地方),但是改革宗把祭台拆改成为洗礼盆Baptism+圣餐桌并存在于人们中间,因为查福音书认为上帝在右而不是在餐桌上.(具体可见Gross Munster苏黎世大教堂,但是教堂的现任负责人认为路德派更加亲民,因为在交换面包和酒的过程中能感觉到神与人在一起,而改革宗的改革过于理性,失去了上帝与个人的联系).

纪录片在此总结认为,二者的改革都是以个人良知为主,并且大于教会权威,但是Zwingli更冷静逻辑,路德则是对信仰激情的深度更加具有洞见.

2.宗教改革难题之:宗派主义(Sectarianism)

▶反抗Zwingli的教派:洗礼派(Anabaptists),认为圣经里没说婴儿洗礼的事,于是1525年一些宗教激进者当众自我受洗,自己掰面包喝酒,全程没有神职人员参与,用于挑衅权威,四人被判死刑和冒犯洗礼之罪,被溺弊于River Limmat,其他人躲避迫害依然去山上秘密集会,后续有各种派别陆续成立:Unitarians, Mennonites, Amish,Quakers……..

▶30年后,Jean Calvin在法国受到宗教迫害,流亡至日内瓦,使这里最后以”The Protestant Rome”著称,其将混乱的改革全部编入一个参考手册: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1536年,并且得益于印刷术的普及,使得这本要义的传播成为了可能,并且还创制了Special Geneva Bible:其中加批注,分小节,还有诗歌穿插其中,这些都能够逾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

*日内瓦城墙内雕塑:纪念全欧洲宗教改革关键人物纪念碑:中间有个苏格兰人John Knox,其在苏格兰也创建了日内瓦式的教堂,与英格兰全然不同.

▶英格兰,1534年,Henry VIII自封为英格兰教会领袖,(因为教宗拒绝他与阿拉贡凯瑟琳离婚),他的继任者Eliabeth I选择虽然使用新教的逻辑,但是保留豪华的教堂和唱诗音乐,其中唱诗音乐还由William Byrd,一个罗马天主教徒撰写,在其中一个格里高利咏调中增加了Tonus Perigrinus,用以唤起人们对于前王朝的记忆.但是这种不伦不类的改革使清教徒非常不满,因为他们憎恶一切与天主教有关的东西.

-Charles I时,内战,清教徒打碎教堂彩色玻璃和任何象征英国天主教君主制的东西,议会士兵把先前昂撒君主的遗骸搞得到处都是,借以向古代权威宣战,要将英格兰打造成新的耶路撒冷,Oliver Cromwell战胜查理并将其处决,成立新教共和国,但不受民众欢迎,因为其试图废除圣诞节,因为圣经里没有提及.

-人民反叛中,英国国教教会恢复身份,(圣公会),Anglicanism国家象征组成部分,在天主教和清教中反复摇摆.

▶新教在北方以及中欧几乎大获全胜,于是天主教开始拓张

3.天主教新教之争

▶首先,西班牙,7世纪被伊斯兰占领,天主教徒在北部防守,13世纪天主教徒打回南方Andalucia+Cordoba,其中可见Cordoba’s Cathedral整体教堂很奇怪,因为这是由清真寺改良过来的建筑,用来彰显光荣历史.西班牙王室Ferdinand & Isabella利用宗教裁判所(Moorish Palace Alcazar)根除非天主教徒,用来防范穆斯林和犹太教,并且奠定了天主教的好战基因:在系统上强化种族,和文化优势地位.

▶1545年,反改革教会进一步改良: Council of Trent in Italy,重申天主教真理,重新评估教宗权威,诞生耶稣会Jesuits,可见于科尔多瓦另一个教堂,很朴素,有传统,还有女性气质(圣母玛利亚),也有告解室,追求合一:与Holy mother Church合一.

-成为第一个世界性宗教:1492年 Granada,最后一个穆斯林据点被拔除后,天主教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拓展海外帝国,哥伦布到达西印度,教会一起,彻底成为第一个世界性宗教.

▶墨西哥:首先由圣方济各会教士Franciscan Firiars来传教,半世纪后Jesuits前往,一开始居民也并不同意,但是欧洲人带来病毒,让本地人死伤严重,所以后来当地人纷纷皈依.

-打垮当地信仰:所有教会教堂设置在原先神庙顶部.

-Capilla Real de Indios/Cholula,印第安皇家礼拜堂,参照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新耶路撒冷(类似所罗门宫殿);在征服当地后,为了赢得民心,所以吸收了当地文化发展教会,比如Santa Maria Tonantzintla里面超级豪华,是当地人融合自己文化的天主教教堂; GUadalupe圣母教堂,其中是圣母玛利亚改造的墨西哥人形象.

-1550年,美洲有一千万人成为信徒

*总结而言,北欧新教化,南部后面主体为天主教,中欧成为最后的争夺地,也是宗教战争的导火索.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17世纪初为波西米亚王国首都(Bohemia)

-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选了本家当国王,Archduke Ferdinand厌恶新教徒,但后来被新教徒占领,官员被从城堡窗户中扔出去,称为布拉格扔窗事件”Defenesfration of Prague”,邀请了Clavinist ruler德里希成为新的国王,一年后Archduke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620白山战役,波西米亚和新教徒全部战败,Lady of Victory, 全国禁止新教,从此开始宗教欧洲混战,中欧死亡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1648结束宗教战争,三十年,新教被固定在北部,新教徒全部逃亡去了美国

▶1682年 William Quaker倡导宗教自由,宗教流亡人员聚集,在美国一处专门买了一块地,成为新教的新天堂,也就是如今的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其中有37种不同宗教组织聚集.

第五集. 新教,福音派爆炸式扩张 (Evangelical Protestantism)

-17世纪末,新教主要局限于北欧

1.传教方式的改变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德国: Herrnhut, 1722年,在捷克受到天主教徒迫害的Moravian Brethren摩拉维亚兄弟会流亡于此,由路德宗Count Zinzendorf赠送一片土地并且建立了社区,摩拉维亚兄弟会特别强调与上帝间存在的极其私人情感上的联系,对信仰的历史核心再发现.

-特点:永恒的拯救是通过耶稣基督的个体经验来实现,因此强调要用心与上帝建立联系.

-特点2:人人都有义务去传教,传教不再只是神职人员的工作,18世纪

*第一位Leonard Dober 1732年去St Thomas西印度群岛,原职为陶土工人

*因为摩拉维亚人传教足迹遍布,被称为福音派Evangelical,由希腊词Evangelion转化而来: “good news”

▶英国:John Wesley圣公会牧师

-布里斯托:循道宗发源地(Methodism)把摩拉维亚人的理想变为现实,John1735年去美国船上碰见摩拉维亚人,但是在美国经历不顺,回国,在1738年同时参加英国国教和摩拉维亚人的聚会之后,得到启示,要求与上帝直接联系;而此时恰逢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人心不稳,城镇化使得很多人迁出搬去郊区,John于是趁着教会教堂未建,开始露天讲道,并且关注附近矿工的精神,广受欢迎,于是开始自建教堂,区别于圣公会,其弟Charles的赞美诗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1800年,英国有五十万人参加循道宗崇拜,占全国人口5%以上,被认为是福音派的复兴,深入圣经和灵魂.

2.福音派在美国的进一步扩张与走向世界

▶美国 新英格兰, 1730年Jonathan Edwards,其教区率先经历美国复兴,其与George Whitefield的雄辩演说构成了新教的迅速崛起,被称为大觉醒”Great Awakening”,1760年美国革命反抗英国的统治,福音派教义广为传播.

▶波士顿地区:1773年,波士顿茶党发动冲突,美国独立,但建国宪法要从现代国家中分离教会,基督教从此成为自由的宗教,给人们以选择权和宗教自由,因此教派增加,种类繁多,被称为第二次大觉醒.

▶肯塔基州,1800 Ulster蛮荒与全新未知之地,首次举行了新教徒大聚会,户外布道聚会开始Open-air Revival,人们在聚会中狂热,感受到上帝的降临,白热化持续了50年

-同时在这段时间里,美国拿出工业化商业化的夸张和推销手法推广基督教

-同时把教义传给了当时的边缘群体,黑人,并使得其建立了自己的教会(福音复兴运动,虽然圣经里有很多有关等级,仆从的论证似乎与黑人的处境相悖,但是他们自己的解释为圣经里也有西伯来人出埃及记用来鼓舞和拯救)+很多白人的支持,黑人信徒比例也大大增加.

*历史机遇:强工业大国美国成为新教国家,其新教文化成为征服世界的力量乃至于全球效仿,1789年法国大革命,旧世界终结,君主制结束,天主教会势力下降,新教开始征服世界.

3.非洲和亚洲

▶Ghana非洲:Anglican Cathedral Accra圣公会大教堂,是摆脱奴役后返回非洲的人留下的,这种传教给了英国圣公会一个想法,就是让海外教会自治,选了一个黑人Crowther培训,他去往非洲后把圣经翻译为本民族的Yoruba语言,获得成功,其也坚信,非洲的教会应该让非洲人自己来领导

-19世纪,非洲人自己用自己的方式传教

-1914年一战,欧洲传教士离开,William Wade Harris西非政治活动家,1913年得到启示之后成为先知Prophet,并且广为传教,其追随者选择建立自己的教会网络:比如12 Apostles十二使徒会

-1900年9百万基督教徒,现在3亿8千万,一半是新教徒,基督教重心大转移

▶韩国,Pentecostalism五旬宗,Yoido Full Gospel Church起源于五个韩国人的露天聚会,现在有75万会员,建立于19世纪美国传统之上,圣洁运动”Holiness Movement”,可追溯到Wesley’s Methodism循道宗的复兴,其也强调与圣灵相遇,也能得到圣灵的恩赐.

-一个争议点,向信徒许愿好运与成功,财富上的.采访认为,1970-1980年,这种许诺是一种强心针.

*总结,其实是社团的力量,对于现实金钱的渴望,以及人对于新变化下心情寻找的依靠方向

第六集. 受审的上帝

-Skepticism 怀疑主义的兴起.本集名字取于CS Lewis: God in the dock,此人经常在牛津的Eagle and Child喝酒.启蒙运动目前主要被认为是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在巴黎沙龙中兴起的,但是100年前荷兰其实早有征兆.

1.启蒙运动的兴起

▶荷兰阿姆斯特丹,开放自由,众多宗教教派人士的聚集地

-Baruch Espinoza,赛法迪犹太人,出自难民区(1492西班牙陷落时被穆斯林逐出),建立教堂,厌恶教条主义,开始质疑上帝的超自然能力,认为神迹是不存在的,1656年与犹太教区决裂,被视为异端,1677年去世后出版加印BDS缩写,对于上帝的讨论.

*纪录片认为这是第一个敢于与过去决裂并对上帝提出质疑的人,也是对神圣经典是否存在绝对真理的怀疑的开端

▶英国,17世纪BDS的同代人,牛顿,用自然哲学(科学)开始质疑,彻底反思宗教,并详细阅读圣经,认为宇宙运动源于上帝制定的法则,然后上帝让世界自我运行.(成立英国皇家学会)

2.能折腾的法国:向前与摇摆

▶法国,路易十四以来,罗马天主教一直为主体,沙龙中,各类哲学家聚集,讨论与强调对宗教宽容,思想自由以及平等权利等各类需求.

-伏尔泰,(Le Procope Cafe),1778年去世,拒绝参与基督教葬礼,陵墓位于先贤祠(是曾由路易十五建造的奢华教堂),被尊称为怀疑主义创始人之一.起初同意存在一个仁慈的创造主上帝,但是其早就开始存在的真实性,源于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很多人解释说这也是上帝的惩罚,于是他写小说老实人讽刺.

-1789法国大革命,革命者倡导自由平等,课直接动用权力铲除教会的土地与财产,因此与教会彻底决裂.(纪录片认为革命者极端化了怀疑主义,比如在九月大屠杀中,在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杀害百位教士),在1789年之前,可举行弥撒的教会有四万个,但是在1794年之后只剩余150个,并且同时,法国攻陷罗马拘禁了教宗.

-1799年拿破仑与天主教达成新的协议,19世纪成为信仰高涨和扩大的伟大时代,布伦教堂举例,打造最高的穹顶(仅次于圣彼得),起初被革命者推倒,后按照巴洛克式建筑重建,1841年教宗返回罗马,天主教更加强大.举例比如诺曼底的本尼迪克教会,19世纪回归在改造仓库里进行礼拜.

(纪录片认为这是一场革命和信仰的分裂)

3.进一步的质疑

▶德国 Tubingen,教会,方法分析式,倾向怀疑主义,但在向世界努力证明存在基督教

-1835年,David施特劳斯,撰写对耶稣生平的批判性研究,认为耶稣存在,但是不是神,是人,圣经也是人类的作品,不是神的预言,(取消神性,拒绝圣经权威性),但是新约的叙事主要是神学象征手法,这种说法攻击了基督教的核心.

(纪录片认为这个人的说法最令人心动,因为教授认为,如果只靠一本书获得真理,真理就会陷入困境)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进一步挑战教会,教会的最后权威支撑:教人如何明辨是非.

-1907年,教宗Pius 十世指责启蒙运动,抨击其为现代主义者,被认为是官方对于现代主义的恶意反驳.

▶1914一战,使得人彻底开始质疑基督教的moral integrity,也使得很多人失去了理想和乐观精神

▶德国柏林科学社会主义兴起,共产宣言,消灭宗教,再次提及苏联(主要是苏联扫荡宗教的速度太快),所以基督教很害怕并努力联盟游说反共的人,组成联盟.

▶二战准备:纳粹奉行雅利安社会主义,柏林郊区的马丁路德教会1920年时由德国民族主义者成立,1930年成为纳粹宣传厅,整合为单一的纳粹领导国家教会,目的在于清楚犹太人

▶1937年,Pius十世谴责纳粹分裂基督教犹太教,挑战宗教道德,20世纪下半期,基督教衰弱,战后伦敦圣马丁战后重建,代表着宗教道德重建,开辟新天地.

▶如今,性,性别,性欲问题更进一步定义如何重新定义宗教道德.

纪录片观后评价:

历史脉络非常清晰,是一部很细节的给外行介绍基督教的片子. 对我个人而言,这部片子不但讲解清楚了有关基督教的发展历史,而且也解释清晰了西方多年来的政治统治逻辑,即政治与宗教的相融.这也是中西方的巨大差异的起源点.宗教对于西方的重要性和渗透度使得他们的思考逻辑是与我们所不同的.就像我之前多次提到的,中国的历史王朝发展的稳定性来源于一套稳定的文官系统和帝国行政机构.但是欧洲不同,历来的皇权统治需要与教会和宗教进行统一和协调,中国是皇权日常跟相权争斗,欧洲是皇权跟宗教权相争.

如果从政治统治角度来讨论的话,教会的存在,是给广大不识字的民众一个精神慰藉,从而同化思想,限制行为,让人民发自内心的去接受一个既定的社会阶层,并且通过其中的互惠调节使得富人和有权势的人偶尔 “出手相助”,为了获得一个早日去天堂的死后名额.通过许诺死后的天堂,给民众以极大的鼓舞.如果说基督教的初心是圣经,但是当与政治挂钩时,看着对于圣经中挑选的不同角度去附会不同解释,给某些身份和行为以合法性,很遗憾,在我看来,这就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与手段.但是这种工具和手段并不是贬义词,因为它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保证了社会中基本的道德判断,束缚了人的行为,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种互惠系统,使得不同阶层的人偶尔能够相通.统治者负责统治,宗教负责教化,两相帮助,非常和美.反观中国,自大一统中央集权之后,文官系统统治整个社会,纵然选拔标准在科举制开始之前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教化的任务也存在于系统内部,也就是儒家思想,在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各类学说就都是在为皇权服务,而不是独立创建宗教.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何西方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更习惯于把儒家思想看做一种宗教,而不是我们认为的一种思想.这里补充一个点,纪录片中形容一些牧师或者牧首改变某些思想都是”突然得到启示”,这种感觉让我想起王阳明,如果按照西方逻辑理解,他也是”突然得到启示”,并且发展出了心学(西方来说应该是心教).所以这种本质理解的不同,也其实是导致东西方政治制度不能互通的一个重要关键点.

基督教的一个重要成功点在于,它对于社群的强调”community”,当一群人聚在一起时,感觉就很符合社会的一种原始形态,教会促进人民形成社区,并且通过定期举办聚会让人们在群体中有一种独特的归属感,并且在群体崇拜中,个人心理最容易受到影响,并且通过群众心理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幻象,进而进一步的诞生一种宗教狂热.用乌合之众显得很具有贬义性,但是这样的群众心理学大概是差不多的意思.需要记住的重点是,基督教一路发展,很多教徒都是不会阅读不会写字的民众,在精神贫瘠之下,基督教的教义以及社区的集合,毫无疑问是非常有益的一种发展形式,可以满足民众的需求,也同时诞生了中介机构:教会.而且事实证明,教育的确是传递各类思想的最有效方式(手动狗头,我想起了很多)

另外中西方的一个其他点,矛盾和冲突在政治体制上的另一个点,是基督教整体对于共产主义的畏惧,基督教发展多年多地,经历过很多次宗教灭绝等,但是事实证明,论宗教灭绝,没有什么比共产主义更高效和斩草除根,别的宗教迫害是杀人流血,而共产主义是直接从精神上给你一并抄底,(纪录片对苏联阴阳怪气的评价和最后提及苏联使得基督教十分厌恶并且抓紧联合各种反共集团都能体现这一点),所以其实从这一点我觉得也可以看出,其实很多时候中西的一些矛盾真的是不可调节的.只能互相理解,因为他们从本质上的出发角度就是不同的.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磨灭传教士对于很多文化的留存和文献的保护,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人类文化宝藏.但是殖民地上发展起来的宗教(建于当地神庙上的教堂,统一非洲,排除当地神的基督教),虽然他们都结合当地文化进行了发展,但是这本质上跟现代西方最喜欢阴阳怪气非发展中国家的 “现代化使得很多本来生活的挺好的原始生态的人被强迫改变并丧失了当地文化”有啥区别(这边是我的阴阳怪气)….以及从政治统治角度上得出的结论,我是其实真的对这个宗教有点带着复杂的感觉去理解的.

但是无论如何,基督教中的很多教义,也的确是可以用作道德评判的一个标准,也的确是有用且宝贵的.人是宗教发展最伟大的建设者和奉献者,但同时也是宗教发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毁灭者和污名者.



基督教历史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2009)

又名:BBC 基督教历史 /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The First 3000 Years

主演:Diarmaid MacCulloch / 

导演:Gillian Bancroft / Sian Sa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