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同行衬托啊!

电影《喜宝》改编自香港作家亦舒写于1979年的同名小说。本片对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以去“时代性”,“纯洁化”,以及价值观“矫正”的手段创造出了2020年烂得最独一无二的电影。

接下来,我将结合原著谈谈。

对比原著

先介绍一下电影。

《喜宝》是一段单纯的玛丽苏忘年爱情故事。女主角喜宝身世悲惨,自幼被父亲抛弃,母亲也重病自杀,家徒四壁。但她努力上进,富有才华,就读于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最重要的是,她拥有惊人的美貌。

在留学回国的飞机上,她邂逅了勖家的二小姐聪慧,从此走进了这个富可敌国的家族。勖家的三个男人都爱她。少爷聪恕对她一见钟情,神经质般地追求她;女婿家明暗恋于她,无微不至地关心她;而老爷勖存姿(男主)花重金,像公主般包养她。

她住在布达佩斯的大别墅里,有城堡,有老爷车,还有累成山头的美金。

但她的生活并不平静,三个男人的争风吃醋让一切天翻地覆。聪恕被父亲送进精神病院,家明被岳父蓄意谋杀,而勖存姿也因为一场场变故重病而亡。

喜宝是那么的爱钱,却又是那么的单纯。在这段刻骨铭心的时光里,不管勖先生如何控制她或是为她杀人,她还是爱上了勖存姿。而在最后的最后,她选择了纯洁的爱,放弃了勖存姿的所有遗产,孑然一身重新开始。

听起来似乎是一部普通烂俗的玛丽苏电影,是市场每年都会量产的烂片(这浮夸和玛丽苏像不像当年的《小时代》,还不如人家狗血),为什么唯独这一部被唾弃至此?背离一部极具知名度的原著小说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我们来聊聊小说与电影的区别。

小说中,喜宝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捞女,她的身边有六个男人,而勖存姿也不是第一个包养她的。那另外三个是谁?

电影观众大概会好奇,一个家徒四壁,连高跟鞋都需要颜料修补的年轻女孩,是如何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成为一名留学生的。

小说给出了答案,有另一个男人给她提供了一切,这个男人叫韩国泰。喜宝是不会爱上他的,因为他不过是住在唐人街的普通人,能养活她,却不能养肥她。所以她跑进了勖存姿的怀抱。

成为情妇的喜宝也并不安分,在勖存姿外出的日子里,她在酒吧里勾搭上了来自马来西亚的富二代,又在骑马时爱上了来自德国的物理教授汉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喜宝爱上了汉斯,他有趣又富有才华,但更爱钱的喜宝还是选择了和他分手。

电影将家明与汉斯进行了合并。小说中的家明喜欢喜宝,想要带着喜宝私奔,最后因害怕勖存姿的势力而选择出家。而汉斯则被知晓奸情的勖存姿谋杀。汉斯的死也让喜宝彻底认识到了勖存姿的可怕与自己的无路可逃。

小说中有四个十分重要的女性角色。

第一个是聪慧,她将喜宝领入了勖家的大门,两人既是朋友也是情敌。聪慧是整部作品里最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电影中,她因为丈夫的死而离开布达佩斯,去北京开始独立生活。而在小说中,她在婚姻与生活中明白了身为女性的意义,自发地选择离开丈夫与父亲,去了北京。电影的改编将女性意识地自发性崛起改为了被动。

第二个是喜宝的母亲。电影的一开头,喜宝的母亲便因等不到丈夫而自杀身亡。而小说中,喜宝的母亲是一个还算努力生活的人,她是一个空姐,嫁给了澳洲的有钱人,在小说的后段突然自杀。小说中没有挑明自杀的原因,一说是勖存姿为了控制喜宝而杀害她的母亲;还有一种说法是母亲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

不论是哪种,母亲都深深地影响了喜宝。喜宝拜金的价值观来自母亲,而母亲后期的死亡,更让喜宝开始怀疑自己的种种选择。

第三个是勖家的大姐聪憩,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看似没有任何意义,但在小说中却代表着一种传统的女性类型。她与丈夫结婚多年,生育多子,恪守本分,丈夫却对自己漠不关心,甚至出轨,而自己也患上了乳腺癌,最后选择自杀。

第四个是聪慧的母亲,勖家真正的夫人。电影里没有她,勖存姿与喜宝的关系便成了你情我愿的忘年爱情;但小说中她的存在,让喜宝违背了伦常,成为了事实意义上的小三,也让聪慧的那句“你是妓女”有了说服力。事实上,勖夫人并不在乎勖存姿与喜宝的关系,她和旧社会的很多女性一样,将丈夫“纳妾”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能与对方和谐相处。

《喜宝》的背后

如果不知道《喜宝》的背景,这部小说大体也会是一部猎奇的狗血故事。但除却爱情外,这部小说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故事。

香港是一片很特殊的土地,鸦片战争之后,不同国家的人口涌入这里,英国接手香港,他们以英国律法治理外国人,但以清朝律法治理中国人。辛亥革命前后,大量革命者逃亡香港,尽管大陆已经推翻封建王朝,但英政府依旧在香港保留了清政策。

1948年至1949年,不少文人、富商、政客因为经济危机等原因从大陆转移到香港生存,这便是日后重要的人口资源,小说中的勖存姿是来自大陆的富商,而原著的作者亦舒也曾从上海搬迁到香港。

五十年代,香港的产业结构从农业转为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在往后的二十年间,香港成为了一个世界中转站,产业逐渐从工业转向金融,房地产与服务业。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的黄金时期。

伴随经济发展的还有强大的黑势力以及警界极其严重的贪腐。日占期过后,大量的黑势力逃亡香港,他们大多在广东成立,后依托香港的大企业,从事非法的交易,而他们的行迹常常被警方掩盖。像勖存姿这样富可敌国的商人,大都通吃黑白两道,也正因如此,他可以随意射杀汉斯,而无需接受审判。

六七暴动后,英政府出台政策改善了香港平民的生活,而这一时期,女权运动也正式在香港兴起。1969年香港终于出台了一夫一妻制,后来又有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女性拥有了上大学和工作的权利,并努力争取到了同工同酬。一开始,女性大多是办公室的秘书或是百货大楼的售货小姐,随着运动的进行,女性成为了律师与会计师,渐渐出现在香港的精英阶层中。

这是一个新老交替的混沌时期,社会上仍有大量女性秉持着传统的女德观念,例如勖夫人与聪憩,她们软弱而不敢反抗,但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接受教育后,开始产生独立意识,例如聪慧。而喜宝是夹杂在中间的,她一方面想要依赖于男人生存,一方面又在为自己准备后路。原著中,喜宝读过很多书,她就读于剑桥大学的法学院,非常爱学习,如果能顺利完成学业,她有资格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即使将来没有男人养她,她也有退路。

喜宝是一个捞女,她想要很多很多的钱。这一问题是七八十年代盛行的消费主义文化导致的。这一时期的香港,金钱横飞,广告横飞,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出现了大量的非理性消费。例如勖存姿为了讨好喜宝随手买下一座苏格兰城堡,城堡里挂着大量伦勃朗真迹,连喜宝都不相信是真品,而喜宝的豪车更是换了一辆又一辆。

夸张的广告以及文化信息也让人们对奢靡之风充满了向往,例如描写豪门生活的电影以及有关贵族生活的文学作品。喜宝对于物质的向往便很大程度上来自她阅读的文学作品。

符号性消费也在兴起,例如《喜宝》中所说的“一个男人有多爱你,就看他送给你多大的钻戒”,钻戒等无实际使用价值,而具有“爱情”“地位”等符号价值的产品风靡了起来:喜宝一直将勖存姿送给她的十克拉全美方钻当成是爱她的证明。

结尾的改编

电影的结尾与小说有很大差别,也代表着价值观的不同。

喜宝是一个捞女,需要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可以。这意味着相对于爱,钱才是她的底线。在勖存姿想要用首饰收买她的第一个夜晚,她先是离开了勖宅,然后又折返了回来。电影中,喜宝更像是受到了羞辱,她在出租车上痛哭,但为了所谓的房租与学费,不得不折返接受勖存姿的交易。

小说中喜宝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勖存姿并不是第一个包养她的男人,她早已习惯接受男人的金钱,她的转身离开并不是因为羞辱,而是一种所谓的尊严和矜持,她非常想要勖存姿的钱财,她只是不想勖存姿以这么直接的方式提出交易,仿佛挑破了她捞女的身份,不给她故作矜持的机会,所以当下选择了离开。

同样的,在影片的结尾,金钱至上的喜宝也不该就这样放弃所有的财产。喜宝与勖存姿的感情介乎爱情与父女之情,勖存姿对她的宠溺让她感受到了缺失已久的父爱,而勖存姿想从她身上抓住逝去的青春。但这份爱,并没有大过金钱。

喜宝从头到尾都依赖着勖存姿的金钱,她靠勖存姿的金钱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男人,即便是后来的真爱汉斯,她也不会因此放弃勖存姿给她的财富,而选择相对贫穷的爱情。

所以在小说结尾,勖存姿死后,喜宝继承了遗产,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女人,尽管对取之不尽的金钱感到迷茫,但却不会有勇气放弃一切,白手起家。

而影片结尾的喜宝却放弃金钱,以祭奠她纯洁的爱情,这放在哪个玛丽苏电影里都可以,但却不是喜宝了。喜宝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捞女,她的价值观也许很扭曲,但却是那个时代那个城市的写照。

总结

在文本上,《喜宝》最大问题便是缺失了香港特征与时代性,而这似乎是有意为之。从英国与剑桥被改为匈牙利与布达佩斯开始,这部作品有意识地与香港划开了距离。台湾的演员,大陆的导演和资本,这部作品唯独缺少了香港的元素。如果没有香港,没有七八十年代,《喜宝》也就没有了改编的意义。

而这如此全然“正能量”的忘年恋也让它缺失了一定的戏剧性。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例如简陋的服化道,全程铺满的背景音乐,令人发指的魔鬼摄影,土味美学,以及向多部好莱坞电影莫名其妙地致敬。

在成为烂片的路上,它是下了真功夫的。



喜宝(2020)

又名:The Story of Hay Bo

上映日期:2020-10-16(中国大陆)片长:112分钟

主演:郭采洁 / 张国柱 / 高仁 / 李彦漫 / 曹恩齐 / 高姝瑶 / 黎燕珊 / 赵雪芹 / 

导演:王丹阳 / 编剧:王丹阳/梁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