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最后八年都在流亡。英国,美国,巴西,后来搬去里约旁的彼得罗波利斯,类似承德的地方。茨威格和妻子1942年在那自杀。遗书上写,希望别人能等到漫长黑夜之后的黎明。拍他人生尾端的电影,原名告别欧洲,中文翻译改成,黎明之前。
他的难题,或说“茨威格的困境”,是身处海外的人,要怎样对待自己“黑化的故土”。当自己的国家政治集权,卷入战争,引起世界的谴责时,怎么站队。从现在看,好像没什么纠结的地方。流亡者,犹太人,加入谴责的行列理所当然。
茨威格始终不愿做如此的声明。
纠结的不只是他,托马斯曼,另一个德国文学巨柱,也很迟疑。托马斯曼担心出版,即便是他这样的世界级作家,也担心遭到审核,出了德语圈,读者何在。他政治上模糊,带了民族主义情绪,一战时写了非政治人的反思(Reflections on an unpolitical man),专造Zivilisationsliterat一词,讽刺自己反战的兄弟亨利希曼。到了三十年代后期,看到事态发展,总体舆论,转向非常彻底,开始反法西斯广播。
茨威格就不讨好。他没有像托马斯曼那样,担心市场而犹豫不决,可临到了战争,也没做出什么义愤填膺的声明。该救人还是救,吃力不讨好,最后把性命也搭进去。1936年的国际笔会,美国来的犹太记者追着他问,要他对德国的看法。那时候的德国什么样,通过了纽伦堡法案,支持佛朗哥,本国教授论证德国怎么发现美洲,宗教上推行“积极基督教”,耶稣变成雅利安血统。
到场的作家们站起来,向茨维格等德语作家致敬。茨维格还是没说话。他反对论战,把作家的武器归于创作,文学的孤岛。记者说,没有孤岛了,水淹没了,总有一天要游到另一边。站队是顺水推舟,茨维格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说了句深省的话:不能因为在世界的另一侧就下定论,在充满志同道合者的房间里。反抗者,缺乏风险或是影响的每一个行为,都不过是作秀罢了。
换言之,dissident的唯一定义就是反对主流,而不是换一个空间迎合主流。
茨维格的晚年,痛心欧洲文明的崩坏。谴责德国,也不能代替对于战争的反对。流亡的镇子上,他欢迎新搬来的德国朋友,指着一片雨林,说我们没什么可抱怨的了。转而低语,谁能容忍这些。黑夜对于茨维格来说,太漫长了,长过八年。

黎明之前Vor der Morgenröte(2016)

又名:斯蒂芬·茨威格:再见欧洲 / Before Dawn / Stefan Zweig, adieu l'Europe / Stefan Zweig: Farewell to Europe

上映日期:2016-06-02(德国)片长:106分钟

主演:约瑟夫·哈德 Josef Hader/巴巴拉·苏科瓦 Barbara Sukowa/托马斯·勒马尔奎斯 Tómas Lemarquis/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Nahuel Pérez Biscayart/查理·哈纳 Charly Hübner/莱恩·库德里亚维斯基 Lenn Kudrjawizki/伊万·舍甫多夫 Ivan Shvedoff/克里斯蒂娜·度·瑞格 Cristina do Rego/尼古拉·布雷纳 Nicolau Breyner/马修斯·布兰德 Matthias Brandt/奥斯卡·奥尔特加·桑切斯 Oscar Ortega Sánchez/安德烈·谢曼斯基 André Szymanski/曼努尔·科特兹 Manuel Cortez

导演:玛丽亚· 施拉德 Maria Schrader编剧:玛丽亚· 施拉德 Maria Schrader/扬·硕姆伯格 Jan Schom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