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两天才看大结局,由于首页已经被剧透的差不多,感伤的已经感伤过,看完之后头脑一片空白,随之归于平静。之前很多思考的在看完之后反而不那么纠结了,但一直没有思路写剧评,直到听OST的NO•9DEMIAN的时候,忽然有了灵感,算是对于个人追剧以及剧情的一个交代吧。
看到曲子的名称DEMIAN时候,我有一丝熟悉感就去搜索了,果不其然,这正是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德米安》,讲述是一个名叫辛克莱的少年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少年辛克莱来自一个“光明世界”,却在偶然中发现“另一个世界”:与光明世界截然不同的是,那个世界充满纷乱和黑暗,所以少年焦虑困惑,甚至产生痛苦,同时他自己也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但奇怪的是,每每遇到悬而未决的困惑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并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了孤独寻找自我的路。而德米安,也继续地以不同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
当回忆起这个故事时,我恍然大悟,这首曲子特意的取名和曲折的旋律,正是带出来《不夜城》主人公的相似历程:忠于自我与领路人的主题。徐伊景是一个从头到尾终于自我的人:无论是开始策划登上顶峰到决定放弃回日本,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使这样心境的转变略显突兀(在一集内完成实在高难度,若再有两集可能过渡自然些,这个锅编剧也不能背,实在要怪就怪不夜城生不逢时收视低迷吧),她也是忠于自己的,选择在可以登上顶峰的时候停止,那是作为人的权利(与怪物的界限),清算画廊种种,也是清算自己一路走来的得与失,而把“比生命更重要的一元”扔掉,是彻底放下过去的外在表征,也是一个符合人设的结局,改变了,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再说说领路人。李世真,这个“坠入凡间的天使”,不谙世事的险恶,企图用善良的法则在一个恶的世界生活的辛克莱,所以她不安也无力改变下等人的现状,而徐伊景,如同领路人“德米安”,把她带入真正欲望的世界,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可以“残忍”地把世真推入性命攸关的地步,也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和牺牲自己的利益救世真于水火之中,这其中徐代表自是权衡过利弊和在不影响自己计划的大方向下行事,但剧中的细节无不证明着世真在她心中的地位——“按重要的顺序来,先救世真”,“世真你就是我的担保”,“世真你很有潜力,没有我你总有一天也会出人头地的,只是我比较幸运”,“calling company资料没有也无所谓,来是要听你说刚才那些话的,所以是来带你走的”。作为引路人,她了解世真,训练世真,因为她珍惜这样一块‘’璞玉”,并有能力打造她直至绽放耀眼光芒的宝玉。但是哪一位匠人不在打造的过程中被璞玉的美所吸引?李世真于徐伊景正是这样的存在,在徐代表定意要改变世真是世真也在改变着她。正如那一句“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若师徒关系为喻,明线是徐代表对世真,暗线确实世真对徐代表,徐代表教会世真“恶”,世真则教会徐代表“善”。这在最后一集透过朴建宇的口得到证明:我若想要停止是不要理由的,还记得我,你和世真三人见面你开的玩笑吧,哪怕只是瞬间,你也想过停止。怪物想要登顶不会考虑身边的食物,它只是一味地朝着目标前进,而人不同,他有软肋,会伤心,会怀疑。大结局里的徐伊景都具备了,她开始感情丰富起来,并且与其他人的感情继续着互动,体现在最后一集就是:画廊系统被黑客弄垮,代表安抚和提醒作家,作家拼命重建以至于在理事住院都一刻不停,却在面对卓的疑问时红着眼眶说出“我想去但我不能去,理事也希望我这样”,代表在赵理事手术时默默地等在手术室外,在世真言词恳切地说完“为那个帅气而孤独的背影感到悲伤”那番话离开后独自红了眼眶(说实话大结局最感动的一幕没有之一),接受世真替她驾驶的请求以及之后准备离开时的“是玩笑,开心吧”,无不展露出代表开始具有丰满的感情。想必,这其中世真“功不可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确实“洗出了代表身上的黑血”。
因此,在两位女主人公的双向互动中,完成了双向的救赎:李世真在洞察世事和人心上最终习练得通达,并且准备开创自己的王国;而徐伊景终于从“怪物”变成了‘’人‘’,内心开始柔软。但请注意,对方都没有改变本色,哪里变了呢?世真还是那个善良的世真,但更坚韧和圆通了。伊景还是智勇双全的伊景,但更柔软了。她们的人格中都有不完满和极端的部分,但是在彼此的携手、对立、扶持中,奇迹般地发生了改变,达到了某种平衡与平和。
所以最后,世真这个“后方投手”发挥了虽然是奇迹般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作用,顾念和玛丽的友情所以不再跟踪,而玛丽与孙泰奇的父女情最终唤起了这一生懦弱无用的男人的良心,从而和做出和朴武一一样的选择——自己的罪自己承担;劝说朴建宇放弃斗争,不要小看这次劝说,也不要把世真理解为靠嘴炮的圣母,而要看到世真实在看穿建宇的内心:喜欢伊景,所以愤怒,所以她给出了最简单的办法:停止的时候不需要理由。这实在是饱含深意值得人思考的一番话。
在最后一集,在最后的晚餐中,徐代表再次重申:世真你是我的镜子,不禁想到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这个理论的内涵是: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所以连徐伊景自己都承认,她在世真的上看到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以及被改变的将来的自己。这也可以理解为,遇见世真的伊景,从此不是一个人了,她的野心和欲望有人能理解,她的孤独有人心疼和陪伴,她们是对立又统一的双方。
当建宇问世真时她说她还在寻找中,但不会放弃。给我的印象很深,这句话表面,纵使她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徐伊景的“段位”,她也有了忠于自我的选择以及自己可以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徐伊景的新的道路。正向《德米安》里所说:‘’我不能自诩洞明世事。从过去到今天,我一直是一个寻觅者,但我已不再寻求于星辰和書书本之间,而是开始聆听自己血液的簌簌低低语。我的故事并不令人畅怀,也不像杜撰的故事那样甜美和谐,它味如疑语、混乱、癫狂和梦幻,就像所有那些不愿再自欺欺人的生活一样。‘’李世真,会成为后起之秀,正如伊景所说“世真你终究会成为我”。
最后是一些碎碎念。关于代表心境的转变,虽仓促,但剧中有几次铺垫,最后几集也有暗示,看官若细查,定能知晓,也能理解。建宇这个人物,可以理解为洗白,但看一个人物是否被洗白,不是看他被洗白这个结局,而是要关注他为什么可以被洗白,说到底还是一句话,人性复杂的,建宇即使后来野心和欲望膨胀,他还是那个善良的建宇,还是那个喜欢(还不到爱)伊景的建宇,所以在世真的“提点”下,他虽失去部分的自己,但还是找回了部分的自己 。
不得不感叹编剧的“圆形”和“对称”思维,剧中处处埋伏笔,处处见呼应,连伊景的精神支柱都是圆形的😄。确实结局早已定下,即使中途由于拍戏过程中两女主之间的张力超乎编剧预期,也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但还是可以看出编剧为尽可能兼顾两头所作的努力,奈何编剧立意深远,台词功力深厚,但讲故事的能力欠缺,显得有血肉而骨架疲软,所以结尾也是淡淡的忧伤却略显平庸。这也是韩剧编写边拍的一个优势,也是劣势,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编剧的剧本走向,类似与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言而总之,这样一对女性之间的关系刻画真的不多见,甚至会产生出误解和偏见,但这正是其珍贵之处。老原也说:喜欢这种题材的观众会很喜欢,言下之意是不喜欢的会非常不喜欢(收视低迷就是证明)。这样的关系,在我看来有无限的可能,世真于伊景,是助手,伙伴,亲近之人。代表于世真,是导师,是依靠,想要亲近之人。我还是坚持我原先的观点,爱情的证据不足,但不否认含有爱情里一些成分。我也依旧相信,无关风月,只为真心。世真的不舍与不和代表走,代表的了然于心和托付,都暗示二人关系的开放性走向。在此引用一首诗来表达: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我们期待的不该是热烈,而是每一个温柔的细枝末节。行行重行行,与卿生别离。若此生不见,盼卿平安喜乐。终有弱水替沧海。
说的多么妥帖又贴切。剧中的人物,都有其归宿和未来,终该抱有遗憾和期待。热爱这部剧的观众该想象,她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邂逅。

深藏功与名,静待花开。
努力加餐饭,不弃己心。
不夜城中事,譬如昨日死,今日生。

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不夜城불야성(2016)

又名:Night Light / White Nights

主演:李枖原 / 晋久 / 金幽珍 / 丁海寅 / 

导演:李载东 / 编剧:韩知勋 Ji-hoon Han

不夜城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