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月的零散时间终于看完了这部剧,我是追着导演胡玫的脚印来的。这部剧场面宏大,跨越60年之久,剧情和服饰都很考究,看完后荡气回肠。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是我看过的演得最像皇帝的皇帝。陈老师真真演出了这位帝王的心机似海,杀伐果断,让坐在荧幕前的我都感到畏惧。
汉武帝这样的人,是大才,能成大业。这样只能远观,离得近会很危险,比如窦婴,比如主父偃,除非能像卫青那样谨小慎微一辈子,不敢有一丝松懈,可虽然卫青寿终正寝了,他的儿子,妹妹,外甥还是搭进去了。
这样的男人的女人也注定是不幸的。陈阿娇的长门买赋换不来他的一丝眷顾,卫子夫与他相伴数十年,被逼自缢只换得他的冥想回顾,为了不重蹈吕后的后辙,赐死了年仅22岁的钩弋夫人,钩弋夫人最幸运,居然得了这位冷漠帝王眼角的一滴泪。
其实名字不应该叫《汉武大帝》,应该叫《我与匈奴的爱恨情仇》。汉武大帝讲述了2代帝王的一生,主线都是与匈奴的纠葛,和亲也罢,开战也罢,为了和匈奴打仗的各种安内、权利斗争也罢。只是很戏剧的是最后汉武帝的国政又回到了汉朝建立之初的无为之治,这么转转悠悠回到了原点,这几十年的疆场杀伐是为了什么。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本是为了更持久的和亲。可在在汉武帝看来,却更像是满足自己征服欲的游戏。好在汉武帝还是有良知的,不然也不会在看到功烈乡百姓的惨状之后无声的哭泣吧,更不更有后来的与民休憩和轮台罪己诏吧。不管怎么说,刘彻都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是皇帝都想在史书上留下点好名声吧,一封罪己诏,推翻了自己几十年的政治立场。世间有多少人敢于坦承自己的过失呢?
似乎老年就是个十分容易犯错的阶段。无论是刘彻晚年的巫蛊案,康熙晚年的腐败吏治,还是毛主席晚年的文化大革命等等,似乎都在揭示这么一条定律。对长寿的追求,对名声的在意,对权力的不肯放手,似乎会将伟人引上岔路。
另外让我诧异的是那个年代对于女子贞洁的态度,似乎比现在看得都淡,皇帝可以娶生过孩子的女人,放到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从中也学到几点为人处事的道理:
1. 非黑即白的世界不属于成人。
剧中的晁错不该死,窦婴不该死,灌夫不该死…太多的人不该死,观众知道,皇帝也知道,只是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势力,皇帝就好不犹豫的赐死,有的甚至灭族。坐好事不一定能活得久,关键还得不礙人眼。
2. 越是厉害的人越是能忍。
景帝忍王志忍到死都没有翻脸,窦太皇太后后忍王志一直忍到死才告诉刘彻真相,刘彻为了掌权一直忍到窦太皇太后死…这些主都是龟属相的吧,看来成大事者,当忍不让。
3.有命争,不一定有命享。
从第一集梁王就想着兄终弟即,也当几年皇帝玩玩,就一直厉兵秣马,可惜都没命熬到兄终,走在哥哥前面,瞎折腾,还不如当个闲散王逍遥自在呢。另外演梁王的演员似乎分饰两角,还演了后来的丞相刘屈氂。
整部剧看下来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胸中有丘壑的汉武帝,不是金戈铁马的卫青,也不是英姿煞爽的霍去病,而是服侍了两代君主的太监春陀。在世时,能力范围内提醒身边之人免受鱼池之殃,离世之后还能蒙武帝深夜的一次召唤,能做到这一步,也是太监之大乘了。这可非易事。伴君如伴虎,尤其是伴景帝和武帝这样的大有为之君,作为贴身服侍之人,必得精于察言观色,他能在适当时机提点身边之人,这些都说明他不可能不是个聪明人。长年的浸染,他也未必是不懂武帝讨论得军事、政治,却能在武帝面前表现的什么都不懂,让武帝在他面前畅所欲言。作为刘彻身边之人,能不傲娇,不被牵连,寿终正寝,真不是件易事。饰演春陀的演员也演得十分到位,尤其是斜眼向上看,揣摩上意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剧中也有一些槽点:
1.比如南宫公主与儿子于单话别那一幕,就觉得很搞笑,看上去比南宫还老的于单匐在南宫脚边,南宫叫于单孩儿,感觉好奇怪。
2.王太后的转变很生硬,之前演员表现得是个十分恭谦、睿智、识大体的人,可太皇太后死后,突然变得嚣张傲慢,性格前后的转变不像是一个人。感觉之前缺少铺垫。
3.电视剧结尾,对汉武帝特写的镜头来回拉了几次也很不和谐。
4.霍去病骑马的时候是上下颠的,感觉好奇怪。
5.伊稚斜的战袍,金晃晃的,亮瞎我的眼。
总之,力荐~

汉武大帝(2005)

主演:陈宝国 Baoguo Chen/焦晃 Huang Jiao/归亚蕾 Ya-lei Kuei/陶虹 Hong Tao/杨童舒 Yang Tongshu/林静 Jing Lin/沈保平 Baoping Shen/杜淳 Chun Du/宋晓英 Xiaoying Song/马少骅 Shaohua Ma/张世 Shih Chang/苏小明 Xiaoming Su/李乐 Le Li

导演:胡玫 Mei Hu编剧:江奇涛 Qitao Jiang

汉武大帝相关影评

100percent
100per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