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定她是最好的安娜。我非常爱她,嘉宝,这是我第一次遇见一个……灵魂,一个用肉身来存在的灵魂。
这是我第一次遇见像《Belle》的歌词一样让人无法再作为自己的女人。她让你不能轻盈,如果梦露在我身旁我会定睛看她并和她一块开怀大笑,如果是薇诺娜我会心碎地拥抱她,如果是丽塔我会和她到厨房一块生火,可嘉宝是不一样的,她的灵魂赤裸裸地在她脸上在她身躯的姿态中在她眼睛里,看到她我像看到了沉默的托尔斯泰,或别的作家,只不过她选择的职业或她用以表达自我的恰好是演员。
那是怎样一种美,一种天才,自然,我也能发觉她演出时所用的他人教授的技巧,但她的灵魂凌驾于所有的,所有的东西,她像有极强磁力的磁铁能在身旁造成漩涡,能把周围的空气都吸过去,穿着黑衣的她那么沉重,仅仅是在银屏看见她我都觉得她像有重量的某种东西,当镜头给她时,我感受到她像感受到宇宙空间里沉重、巨大的星体……她把我的灵魂甚至世界的意义吸引过去,却不带恶意,因为那一切本在她身上,这绝非夸张。
当我凭我热爱分析的本能试图去了解她的心,我感觉到明确的眩晕,我的头脑和肩像被远方的磁石吸附住了一样像左倾,那是种不好受的晕沉,是被说不出的力量通过,醉酒、坐过山车不能和它相比,因为这种眩晕是精神性的。当我刚才打下这些文字时我还沉浸其中,猛然抬头看窗外才觉得一下子清醒,我发现我想了解她也许是为了摆脱那种沉沉的魔力,也许是因为了解这样深邃的灵魂可以使我自我认可,但是,她既非魔鬼和女巫,也不是宇宙的黑洞。
我试着寻找她灵魂的热情所在,我发现了一种十分质朴的爱,如果可以我真想知道她儿时眼中的天空的颜色,我看见她的一切写满了忍耐,只要人们接近她或爱她,她就觉得她对他们负有责任,她非常害怕伤害别人;我明白她的隐居不是因为热爱孤独,而恰恰是因为她需要所有的让她亲近的东西……所以,我可以说“所以”吗?她住在自己七间房间中最里面的一间,她在墙上挂着亚夫伦斯基色彩鲜艳的画,她一离开就用两层布把它们遮上,不愿让别人看见。她从不爱物质,她穿男装进出,她在独居生活中最爱的莫过于在大雨中独自行走,让雨水伴随从上帝而来的亲切的信息亲吻她的脸。
是的,上帝在她体内注入了太多的东西,太多了,我猜她演戏是因为她的灵魂,那个凝重到迫切要喷发的灵魂,她就在她眼睛深处,离我们就像电子离原子核一样遥远。
一开始,说实话,我认为她不像安娜,认为她不脆弱,她脸上,嘴角轻微的笑容有时是看透了你的轻轻的讽刺,或对邪恶的难受,但安娜是谢烨那样凡事热心的傻女人。可后来我发觉很可能我接受不了别的安娜了,她的嘴唇颤抖中吐出了安娜的灵魂,托尔斯泰的小说被她那么深入地解读……再没有别人了。被她爱上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被她那样洞悉和理解和诠释,难道不是爱吗?
而我自己,很惭愧地说,我爱列文,读书时我并不太喜欢安娜对卡列宁的态度和她对渥伦斯基的嫉妒,是嘉宝让我真的理解了安娜,而如托尔斯泰所说,“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再说句实话我一直不完全接受老托的这句!唉,但我发觉他真是极其勇敢的故事家,他远比我勇敢,我未来会像他一般勇敢,赛马那一场,我会觉着赛马无聊,他或许喜欢赛马,但你看他的书就知道他是写了多少他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啊,他把自己的灵魂渗透在那些事物里去写他们!可他也有苛刻的,严厉的东西,比我更严厉,就如列文(小说中他等同于托尔斯泰自己,列文取自于托尔斯泰的名字列夫),他先与安娜握手,“我一直在想您,那个晚会改变了我的一生,我祝愿您幸福!”而当安娜离去,女人们议论着她依然迷人却非常悲伤,她说话时差些要哭,他说,“她的脸告诉我们她为某物付的代价”。这话没有敌意,“代价”这词是尊敬的,可他不愿去给她一颗糖么?唉。
结局,安娜卧轨前一直紧盯轨道工人修补火车轮,只有轮子的空镜头,和截取到她胸、仰角的近景不停切换,然后她像被洪流吸进一般,走过去,紧接着这一场就结束了。它有些仓促,首先,它把小说中安娜被繁复外因刺激的死亡表现成了比较单纯的冲动自杀;其次,嘉宝自己是漩涡,她不会被他物所吸附,她就算自杀,也应该展现她向铁轨走过去,那个运动的、主动选择的过程;第三,嘉宝的灵魂太深邃了,我不相信这么深的人会被冲动所俘获诱引,就像地球不会被一叶纸片吸走那样。而且看着她的脸,你知道她爱这个世界,尽管常常是悲伤而无奈的,她无比热爱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935)

又名:安娜·卡列妮娜

上映日期:1935-08-30片长:95分钟

主演:费雷迪·巴塞洛缪 / 葛丽泰·嘉宝 / 弗雷德里克·马奇 / 莫琳·奥沙利文 / 

导演:克拉伦斯·布朗 / 编剧:Clemence Dane/Salka Vier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