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就是这样的女人



《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年代:1935年 / 导演:克拉伦斯·布朗 / 主演:葛丽泰·嘉宝、弗雷德里克·马奇、费雷蒂·巴塞罗谬

《看电影》的一句话评价:永远的经典。



前不久,歌手伊能静与相伴十几年的老公庾澄庆分手的消息令娱乐圈哗然,别人眼中的绝配夫妻竟然会将感情推向绝路。这场婚变怎么看都感觉与《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情节如出一辙,现实与虚构竟然如此高度的重合,令人不禁唏嘘。相比较于安娜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我们还是真心祝福安妮公主能够重新慎重考虑爱情与责任的关系,拥有属于她的真正归属。

安娜的故事远没有这么简单,她在婚变后经历了心理上的巨大挣扎与煎熬,而她的男人们也是对她冷眼相对,一个女人的悲剧就这样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不幸的时代,不幸的女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中开门见山的讲出了这个真理。安娜有丈夫,有爱她的儿子,应该说她已经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这一切却被一个叫沃伦斯基的意外出现打破了。

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火车站,当时安娜来到姐姐家帮助姐夫调和夫妻感情。在这里出现了两个暗示,一个是安娜此时来调和别人的家庭生活,殊不知日后她的家庭也面临了不堪的尴尬状况,而她真正身在其中却手足无措,这种对比十分强烈;另一个是在火车站有一个排查故障的老头被火车轧死了,安娜说“这好像是一个不好的预兆”,果然安娜最后也在火车轮下自杀身亡。因此,影片的悲剧气氛在一开始就奠定了基础。

沃伦斯基是一位军官,英俊潇洒,为了追求安娜从莫斯科一路追到圣彼得堡。他经常约安娜出来游玩,两人也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中产生了感情。安娜的丈夫古板冷酷,可以看出安娜其实与丈夫之间的感情其实并不多,安娜绝大多数的心血都寄托在了她的儿子身上。对于一个三口之家中的女性来说,相夫教子是妇道,何况安娜还是那么的爱自己的儿子。可是,面对沃伦斯基热烈的追求,安娜还是乱了阵脚。

安娜选择了逃婚。她跟着沃伦斯基逃离了自己的家庭,从此和军官过上了二人生活。与沃伦斯基的在一起是幸福的,安娜拥有了一个她真正爱的男人。可是沃伦斯基真的爱安娜吗?回顾影片一开始的场景,沃伦斯基带领手下们喝酒,喝到其他人全都趴在了地上,自己也醉醉熏熏,却依然硬撑到最后,可见沃伦斯基是一个好胜执着的人。他想要得到的,他会不顾一切的得到,他对既定的目标有着别人无法撼动的倔强。所以,沃伦斯基其实是想从追求安娜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足感、一种征服感,也可以说是验证其自身魅力的方式。沃伦斯基的魅力吸引了安娜,却很快消失在了对日复一日枯燥日子的厌倦里。追求刺激的沃伦斯基不满足于现状,所以想要更高的追求:去战场打仗,做一个热血男儿。显然,沃伦斯基的事业心此时远远超过了享受田园生活的安逸感。他不顾安娜的苦苦哀求,还是拎着抢、招呼也不打的远赴战场了。如果说沃伦斯基骗取了安娜的感情也是不准确的,感情的事情如果都已付出真心,就没有谁对谁错的争论。沃伦斯基的选择基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忽略了爱情也是必然,只是安娜就成可怜的牺牲品。

逃婚之后的安娜承受着巨大的打击。丈夫感到了巨大的耻辱,认为安娜不安守妇道的消息会让他脸面尽失。他还告诉儿子“你的妈妈死了”,不允许安娜再见到儿子。安娜此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个还懂事的儿子,这才是她饱受煎熬的原因。安娜是一个勇敢的女人,她不顾及社会对她的争议,不去理会传统道德对她的束缚,一意孤行地与传统礼教作斗争,可以说她是一个独立追求爱情的典型。我很赞赏安娜的勇气,敢爱的人要比退缩的人值得敬佩,尤其是一个女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安娜的众叛亲离是有根据的,她逃脱不了那个时代对人个性的压制。所以,当她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时候,她也就只能以死相告了。安娜的死不是逃避,而是一种不敢妥协的精神。她原本得以相信的依靠也远走高飞,她最后的希望也烟消云散了。只可惜了她那个可爱的孩子,因此说,不幸的家庭中,受伤最重的往往就是孩子。

此外,片中的几个配角的分分合合也起到了对比作用,比如安娜的妹妹和列文的爱情。



经典的魅力

列夫·托尔斯泰的这部《安娜·卡列尼娜》是公认得世界经典名著,原著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为爱而死的悲剧,另一个是列文寻求解放之路的探索。列夫·托尔斯泰其实就是一个不敢妥协的倔强老头,他晚年曾离家出走,客死他乡。他骨子里的反叛精神深刻影响了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安娜之所以成为了独立女性的先锋,与列夫·托尔斯泰本人“不走寻常路”的经历不无关系。

《安娜·卡列尼娜》曾多次被搬上银幕。除了苏联拍摄的版本之外,最经典的莫过于葛丽泰·嘉宝主演的这个版本了。本片的叙事紧凑,节奏把握的很准确。这在黑白影片中实属难得。影片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葛丽泰·嘉宝的表演,她把挣扎在爱情与责任边缘地女性塑造的极具可信度和说服力,其心理表现十分精准,堪称她演艺生涯最经典的表演之一。其中,在安娜带着思念之情去见儿子的片段里,嘉宝用动作与眼神表达对骨肉的舐犊情深,令人过目不忘。

关于导演克拉伦斯·布朗,中国观众较为熟悉的是他后期的几部作品,比如《鹿苑长春》《玉女神驹》等。他不是一个多产的导演,却多次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导演,并将很多演员推上了一线地位,除了葛丽泰·嘉宝之外,还有伊丽莎白·泰勒。





来电指数:

沃伦斯基和安娜·卡列尼娜 4星



接吻镜头:

4处



爱情箴言:

安娜:这个世界上有痛苦吗?有眼泪吗?

沃伦斯基:这个时候它们都烟消云散了。

安娜:我感受到了痛苦,我感受到了眼泪。

沃伦斯基:为什么?

安娜:因为我是如此的幸福。不用去想,只是活着,只有去感受。




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935)

又名:安娜·卡列妮娜

上映日期:1935-08-30片长:95分钟

主演:费雷迪·巴塞洛缪 / 葛丽泰·嘉宝 / 弗雷德里克·马奇 / 莫琳·奥沙利文 / 

导演:克拉伦斯·布朗 / 编剧:Clemence Dane/Salka Vier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