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来自英国BBC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摄了一部纪录片,片中采访了十四个来自英国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通过这些天真无邪孩子口中的童言无忌,反映了英国社会不同阶级环境造就的儿童对世界最初认知的差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之后导演以七年时间为间隔,跟踪拍摄这十四个孩子的人生境遇。截止2012年,这部系列纪录片已经拍摄到了第八部,这些当年的七岁孩童,已经是56岁的老人。这场时间跨度近五十年的真人秀在全世界吸引了无数观众,其中个人命运、社会变迁、时代发展等种种内容,自然也成为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看过之后写一些由此而来的观感。
首先这部纪录片能够连续拍摄八部,本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几乎经历了十几位片中人物的大部分人生,况且时间跨度之大,对于导演来说,也并非易事。当然也有的人物在年纪渐长后不愿再次面对镜头。导演的初衷似乎是揭示来自英国不同阶级的孩子的不同生活环境,以此例证在英国出身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甚至也有意揭示英国社会的阶级固化现象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某种意义上导演的目的可以讲是达到了,因为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片中人物的人生走向在童年时就已经基本确定。那些中产阶级职业精英的孩子大部分可以沿袭父辈的职业生涯,而蓝领阶级的孩子基本也会成为城市里新的蓝领工人(正好最近看一本讲美国社会阶级划分的畅销书,以类似的分法,这十几个孩子并没有出身富豪权贵阶级的,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家庭也不会让孩子去参加到这种电视节目秀当中)。但影片揭示的远不止这些,衡量一个人生存或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阶级经济地位带来的物质因素外,家庭婚恋,人际交往等等都要受到物质和精神因素的双重影响。简单说来,就是有钱并不一定能带来快乐。如果说物质因素可以由单一的阶级地位决定,那么精神因素的内涵如此丰富,以至于很难简单的归结为某种决定力量,经济状况、家庭情况、个人性格、社会环境,甚至运气成分,都可以左右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充实快乐与否。影片中的人物无论出身,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历失意迷惘,也都会在某个阶段颇为快乐满足,尤其是到了56岁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收获了某种程度的从容与平静。
想来每一个看过影片的观众,都会有一定程度将片中的人物投射到自己身上。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性格,看到影片中的人物不同的人生经历,也自然会让观众“喜欢”某某,“不喜欢”某某,愿意“成为”某某,不愿“成为”某某。而对于我来说,如果可能,我是愿意把其中每个人的人生都经历一遍的,因为那些差别与不同,造就了生命的多样与体验的丰富,而这可以算作本无意义的生命之中,为数不多有意义的事情吧。就好像其中一个人物28岁的时候去做流浪汉,这就一直都是我期望但没有机会,或者说没有勇气去尝试的事情。当然我们只能度过自己的一生,但如有可能,我愿意去多多了解人生的无数种可能性,这也是阅读和行走可以带给一个人的宝贵财富。
不过同时这样一部纪录片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导演对于人物的跟踪拍摄,虽然时间跨度很长,但基本只是局限于几个固定方面的探究,包括工作、住房、婚姻子女状况等。每个人物的访问时间有限,能够吸引观众的最大的戏剧效果,就是七年一次的这些人物呈现出的外在变化。其次人物在接受访问时,自然会多多少少的隐藏某些真实想法,所以造成其实很难通过这样的访问,去全面了解这些人物的真实人格。由此我们对人物的印象与判断其实是非常片面,甚至完全错误的,这也是当今电视等大众媒体不断向人们灌输简单价值判断的表现,类似于我们现在可以在各种媒介看到的不同的真人秀节目。这部纪录片可以讲也是一场秀,这一类型的节目吸引人之处就在于看起来很简单,或者说是适合吃饭时看的节目,同时它的一个缺点就是剥夺了观众可以去思考和感受的部分。甚至某些读书形式的节目也是如此,不断抛出新鲜的观点,新鲜的场景,新鲜的面孔,其间传递出的很多“道理”貌似句句箴言,又不太确定,在观者未辨真伪时,新的“新鲜”又压降而来,使人埋葬在“知识”的海洋里。这一方面是由电视媒体的特性决定的,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尽可能多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是由追求速度,追求结果的大众审美造成的。知识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人体藉由食物获得营养,需要慢慢咀嚼,消化与吸收。过于快速和密集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
总的来说,《人生七年》算得上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当然也和其他大部分文艺作品一样,不同的人会从中看到不同的东西,至少吃饭时拿来看还是不蛮错的。

人生七年856 Up(2012)

又名:人生七载之当我五十六 / 56岁起 / 人生七年第八季

上映日期:2012-05-14(英国)片长:144分钟

主演: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Bruce Balden/Jacqueline Bassett/Symon Basterfield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Paul Alm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