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这些不同阶级、不同生长环境的孩子跟踪拍摄这么多年,最终他们活成了他们自己。看完我有几点感触。

1.阶级在过去更普遍存在,而现今社会,除了特别上层的阶级,普罗大众阶级差异并不明显了。

在过去上层阶级所受的教育、享受的资源几乎是垄断的,但是如今普通孩子也能够享受到这些,如果他们有钱。是的,金钱成了新的划分标准,有钱和没钱绝对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但是这也会给人们带来金钱至上的错觉,更多年轻人为了赚钱而努力奋斗,大家的梦想变成了“财富自由”,这就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美国可能是一直工作以维持日常开支)

不论是阶级、还是金钱,人们都在追求他们所能争取到的权利,可能下层阶级的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些权利的好处。比如教育,比如一些幸福生活的准则。很明显,上层阶级的三个孩子后来拥有了更自如的人生,他们大多有自己的事业,拥有资产(比如乡下的大房子),稳定的婚姻,并且他们会把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传承给他们的孩子,这样他们的孩子也能站在更高的“起点线”上,更容易幸福地生活。

2.这些让人幸福的、可以传承的东西,真的存在吗?

我认为是存在的。就像Andrew说的:有些东西,是人带不走的,比如你受过的教育。就像John说的:人们都有权利去做选择,你有钱可以选择不去买车买光鲜亮丽的东西,你可以用于投资自身。

这也是上层阶级与普罗大众观念上的不同,他们早已拥有了这些关键性的“钥匙”。我觉得包括:一些优良传统品质(私立寄宿制学校教会人的自律、勤奋、崇尚知识、理性、思辨、延迟满足),还有一些关键性品质(自信、坚韧、善良、实事求是),是这些品质让人和人变得如此不同,它们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亮,让人变得高尚,让生活富有情趣。

而通过反面我们看到了,缺乏关键品质确实会影响人的一生。懒惰让Jackie后来一生都靠低保过活,自卑而不切实际让neil最终无法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生活。我无意去评论影片中谁拥有成功的人生而其他人的人生只有失败,但是我们确实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生活不能重来只会继续,最终他们都活成了他们自己的样子,和过去的自己和解,这是影片的闪光之处,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平凡,不是吗?

虽然他们阶级、起点不同,但是除了生长环境和教育塑造人之外,一段重要的关系,人生重要的经历都会重塑人,这些都是需要每个人去感受和成长的。

3.观影还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人生真的比我想象的还要漫长,这是一场长途旅行。

看他们在年轻时(42岁以前)基本都是意气风发,追求自己的事业、家庭,为生活创造出新的惊喜,但是年岁渐长,就会经历身体疾病、亲人离世、事业瓶颈、情感失意等等挫折,以至于后来的生活更趋于稳定波澜不惊起来,而这样的平静甚至有点乏味的生活,可能要维持很久很久。

因此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爱好,需要高于人的追求,才能战胜无聊。很庆幸John找到了做慈善的快乐,Andrew有打理花园的快乐,Sue喜欢唱歌,simon收养孤儿,peter玩起了乐队……所以套用peter的一句话:我们没有时间去后悔,我们要享受生活,让生活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前进,不要被打垮。

希望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重视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子女的、和丈夫的、和朋友的。我能为他们付出时间,我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陪伴。

希望我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让自己快乐,珍惜工作、珍惜自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希望我能有自己的爱好,我能有冒险精神不断去做尝试并不为此感到后悔,希望我能一直发现生活的惊喜。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并不能让他人去评判,他们自有他们自己的快乐。但如果要说影片中我最羡慕谁的生活,我会选择Andrew、Peter,我觉得56岁有这样丰富的生活,且不为金钱所累是让人羡慕的。



人生七年856 Up(2012)

又名:人生七载之当我五十六 / 56岁起 / 人生七年第八季

上映日期:2012-05-14(英国)片长:144分钟

主演:迈克尔·艾普特 / 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 / Symon Basterfield /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 保罗·阿尔蒙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