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幸福的拉扎罗这部电影乍看非常的清新纯真,就像片中的主人公一样。但仔细分析起来,可以看到这其中有很多可供解读的符号(我避免使用象征这个词,是因为我从塔科夫斯基和毕赣的相关文字中了解到,把一个对象认定为是象征,其实某种程度上会减弱对于这个对象整体的把握。就像塔科夫斯基认为他在《乡愁》一片中其实没有使用任何的象征手法,但我们还是可以在其中看到一些痕迹,然而这种痕迹其实并不能说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长期在那种文化背景中浸淫,受到所谓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而不自觉地使用,本片也适合这一讨论。)其中,个人结合知识背景所能够解读到的,同时也认为是有意思的地方,写在下面。
首先是宗教方面的符号,比如开头不久的鸡,个人认为他某种程度上是化用了圣经中耶稣的大弟子“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的故事(马太26:34-26:75)。片中的拉扎罗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神性,他纯洁善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但无论在乡村中还是后来,人们并不赞美他,也不愿意受到感召而完成自我的净化,反而是利用他,嘲笑他,在他展现超脱于时间的神迹之后,反而认为他是不洁净的存在。这其中又何止三次不认呢?
然后就是所谓的教会Antonia后来的丈夫如何食用野草的故事,何其像出埃及记中神从天上降下的食物“吗哪”(出埃16:14-16:31),是拉扎罗神迹的又一个象征,在这里仅仅授予不知道拉扎罗神性的人,从而完成了对所有人的召唤。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Antonia对拉扎罗下跪。在圣经文献中,寡妇这一角色带有非常强烈的意味。因其所受的苦而被认为具有超人的灵性和纯洁。例如著名的“抹大拉的玛利亚”(路加8:2,约翰20:1-20:18)(另记一笔,这一名字便是托纳多雷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片的片名。因圣经中的这位人物其实具有超凡的悟性,是耶稣忠诚的追随者。但在后来神学家们的研究中却被认为是一个妓女,后来这一结论才被推翻。这一故事恰巧呼应了《西》中女主角的悲惨命运。)而片中Antonia也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够认识到拉扎罗神性的角色。而同样的手法,在塔科夫斯基的《牺牲》中也有所展现,寡妇成了获得救赎的关键。
下面就到了片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Tancredi。个人认为这个角色的堕落在一开头就已经被揭露了,因为他在写勒索信的时候,用的是他兄弟的血。圣经中“流人血的罪”说的就是杀人。就像古老的关于亚伯和该隐的故事,“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创4:8-4:12)。并且在影片结尾的时候,我们也发现确实是Tancredi导致了拉扎罗的死亡。而且在后来,拉扎罗发烧之后,第二天醒来从床头拿下面包准备去找他的兄弟,让我想到的是传统的圣餐礼“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马太26:26)但在找到他的兄弟之前,他便陨落了。因此Tancredi没能吃到圣体,也就没能得到救赎。(同样的手法在塔科夫斯基的《乡愁》中也有,主人公接过了疯子的葡萄酒和面包,完成了圣餐礼,得到了救赎)
还有其中对于现代教会的讽刺,也挺有趣的。圣经里说的seek and found,“凡祈求的,便得着”(路加11:9)到了这里就变成了叩门而不开门。无怪乎神的语言——音乐要随之而去了。
提到音乐,拉扎罗和Tancredi两次相遇时的背景音乐用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Prelude in E flat minor BWV 853,煞是好听。再提一笔,这首前奏曲之后的赋格便是那首著名的曲子,在很多电影里都出现过,最著名的地方应该就是伯格曼的《野草莓》。
脱离了宗教的语境,我们来看看片中最关键的狼的部分。但这里说实话我并没有想的很明白,所以仅仅说说我的看法以供讨论。所谓的拉扎罗与狼的同一性在前面荒山之上相互呼应的一幕就有所呈现。所以后来是狼的到来让拉扎罗成圣而复活,也就可以理解了。但其中还讲到一个圣人和老狼的故事,个人对于那个故事的理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狼和某种纯洁性的对应关系。因为当他嗅出好人的味道之后,就没有继续行杀戮。因此狼作为拉扎罗灵魂的外化,它走近,拉扎罗就活了过来;走远,拉扎罗就死去。利用狼这个中介,搭起拉扎罗和纯洁的关系。
又同时,如果我们认为拉扎罗的精神外化为了狼,那么Tancredi的精神就可以认为是那条狗。因为根据片中的时间,拉扎罗“死去”的时间少说有十年,没有任何理由那只狗还能够存活。因此个人认为Tancredi和那条宠物狗之间,也有某种互文的关系。一开始的宠物狗弱不禁风,处处要人抱着;而Tancredi也是受制于他的母亲,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但就在他还没有完成成长的时候,他的母亲倒下了,他熟悉的世界倒塌了,他又没能从拉扎罗那里得到救赎,因此无可避免的堕落了。他的狗后来出现的形象,是做过手术的样子,已经完全丧失了活力。(此处有待考察,它做的是不是阉割手术?)
而片尾拉扎罗的死亡,也富有深意。也和影片中的故事形成了照应:具有某种纯洁性的狼不愿在自己饥肠辘辘之时,圣人倒下之后痛下杀手,但当代冷漠的社会却不能容忍拉扎罗天真的请求,仅仅将其当作了发泄的出口,最终导致了拉扎罗的死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拉扎罗的死亡是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他不能活。曾经受苦的村民得到解放之后就堕落了,他的兄弟也被人唾弃,他的纯洁性已经没有什么感召的意义。
本片看于电影资料馆,映后两位主演有交流。这个访谈让我感慨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为何主持人的水平如此之低,问题毫无深度,话还不一次说完。远的不说,建议看看台湾金马奖毕赣路边野餐的映后采访。另一个是我惊讶于Tancredi的扮演者居然对于本片的主旨有一种惊人的庸俗化、简单化的倾向,把这个片子说成是一种对于劳模的赞歌,简单的反工业化田园诗瓦尔登湖式的毒鸡汤。我真的是完全无法理解。也许是主演对国内观众的水平有什么嘲讽?暂且不提我个人的见解,且看豆瓣里一位网友“豆瓣浅度用户”贴出的导演在戛纳映后的采访:
我也不觉得拉扎罗很开心,他没有要求更多,但是他有欲望之后,结果却不如所愿。拉扎罗式的开心并不是解决这一切的方案,他只是纯洁存在的证明。
此外,对于这部电影中的一些符号,我也有不清楚的地方。比如那棵“被诅咒的树”是什么意思?以及片名为何要叫幸福的拉扎罗而不是直接叫拉扎罗?希望大家能够解答我的困惑。
最后的最后,其实我一直很反对看了一个电影,一边大呼看不懂啊看不懂,然后瞬间去豆瓣,看到有人分析片中的谁谁谁是象征了什么什么,然后恍然大悟般就此盖棺定论。首先我觉得无论作者是否有此深意,它呈现的首先是电影的画面,是视觉的诗歌美。因此我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绕过画面直接说其中的意义,对电影的讨论应该首先、主要甚至是唯一地建立在对于影像的审美之上。而且作为意象的物件应该带有不确定性,并且很多时候追求的应该是绕过任何介质——包括语言——的情感共鸣。并且就像毕赣说的,“我们在做诗词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做障碍,做意象,因为意向自己会去组合它、去建立它……” 因此我在这里也仅仅是想提供一些考据上的证据,仅供参考,希望各位不要拿鸡毛当令箭。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也欢迎讨论,这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幸福的拉扎罗Lazzaro felice(2018)

又名:睡王子的快乐传说(港) / 幸福的拉札洛(台) / Happy as Lazzaro

上映日期:2018-05-13(戛纳电影节) / 2018-05-31(意大利)片长:127分钟

主演:阿德里亚诺·塔尔迪奥洛 Adriano Tardiolo/阿格内斯·格拉齐亚尼 Agnese Graziani/卢卡·奇科瓦尼 Luca Chikovani/阿尔巴·罗尔瓦赫尔 Alba Rohrwacher/塞尔希·洛佩斯 Sergi López/Natalino Balasso/托马索·劳格诺 Tommaso Ragno/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Nicoletta Braschi/达里亚·帕斯卡·阿托利尼 Daria Pascal Attolini/达维德·登西 Davide Denci/Pasqualina Scuncia

导演:爱丽丝·洛尔瓦彻 Alice Rohrwacher编剧:爱丽丝·洛尔瓦彻 Alice Rohrwacher

幸福的拉扎罗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