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尔国临格——《战火浮生》


比如说第3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得主的《The Mission》,不知道谁翻译成《战火浮生》,大概和市场有关。The Mission可以是教会、使命、传道、传教,土是土了点,毕竟忠实于主旋律。当然卖相可能不好。导演罗兰.约菲其实提出一个解放神学的经典命题:为了迎来上帝国度降临,面对显明的正在发生的不公义,基督徒到底能不能使用暴力?

眼下的占中三子、在中联办“接力绝食”的民主派以及“和理非非”(顾名思义,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的信徒们,应该好好看下这套片。改邪归正加入耶稣会的前佣兵、奴隶贩子罗多萨最好要放弃“对上帝的契约”,执刀剑为瓜拉尼族战斗,神父嘉比尔却拒绝为他赐福。两个神的仆人坚持两套迥异的价值观。一种当然是经典的“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马太福音26:52》);另一种却不显明。耶稣是一概否定了使用暴力的合法性,还是说他对暴力革命其实做出规范,只是经书中晦暗不明?

众所周知的是,拉丁美洲解放神学的两大图腾之一,一个是古巴革命战士切.格瓦拉。他的故事人们很熟悉了,毅然抛弃高官厚禄,抱病之躯入非洲南美打游击,最后战死玻利维亚;另一个托罗斯神父,是古铁雷斯的好友,也是加入地方游击队抵抗右翼政府军,最后在热带丛林被残忍杀死。解放神学伟大之处在于第一次明确要求论证基督徒之于阶级斗争和暴力抗命的可能性与限度,即作为一个基督徒,“你能闭上自己的眼睛不看(自个灵修,抱团取暖,遁世主义),难道能够闭上耳朵不听吗(底层革命,暴力抗争,参与苦难)”。

所以如果让观众投票,你觉得罗多萨和嘉比尔,谁该上天堂,谁该堕地狱?不要简简单单一句“只有主知道”就搪塞过去,这个问题只要基督徒还活在当下,就必须做出一个明确回答。我个人的看法是,甘地、特蕾莎修女、马丁路德金,固然伟大;但更加艰难的是孙文、蒋中正这些基督徒革命家。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当压迫来临时,(基督徒)和平非暴力地殉道(注意,还是为自己“殉道”,不及他人的)”;而是在于“当你手中握刀,杀一仇敌可救千万,不杀仇敌无辜因你而死”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基督徒,到底动刀不动刀?杀人不杀人?后者的选择显然比前者更加困难,因为“殉道”不再是你一个的事情了,你已经介入了“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两难困境中。

按照解放神学的说法,阶级斗争是既成事实,是眼睛可见耳朵可听的。因之社会革命也是必由之路,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基督徒迎接上帝国降临,究竟是扛《圣经》还是AK47冲锋枪,不思量不行。而“和平”真的是基督教的核心吗?至少解放神学的不是,而“优先拣选穷人”乃题中之义。与弱势群体同性,则暴力与非暴力,则只关乎形式正义/程序正义,不关乎实质正义了。

“愿尔国临格”,上帝国度的降临不是你个人殉道一下,占领道德制高点就这么简单来了。和理非非的信徒们,能说这个是小事吗?

教会The Mission(1986)

又名:战火浮生 / 传教 / 传道

上映日期:1986-09-29(西班牙)片长:125分钟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 杰瑞米·艾恩斯 / 雷·麦克安利 / 艾丹·奎因 / 切瑞·朗吉 / 罗纳德·皮卡普 / 查克·洛 / 连姆·尼森 / Daniel Berrigan / Carlos Duplat / 弗雷德·迈拉麦德 / 

导演:罗兰·约菲 / 编剧:Robert Bolt

教会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