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学校电影节的契机,总算把这部想看了很久的纪录片给看完。坐在一堆美国人中间,心情是有些复杂的。一方面我担心它将展示太多中国的“阴暗面”(针对那些对中国现实了解不多的美国人而言所产生的冲击),另一方面其实我反而希望它愈真实愈好,因为那才是我想看到的,这也是一部优秀纪录片最基本的诚实。主人公说的是四川方言,听起来略有些吃力。但好在配合着英文字幕,使我有了更多角度的解读。
“That's life.”
片中张昌华夫妇多次提起过这句话:“没有办法啊,生活嘛。“ 在回忆最初离开四川乡村告别仅一岁大的女儿去广东打工的艰难时;在外贸制衣厂里日以继夜地缝纫衣服牵挂着远在家乡的儿女时;在为一张返乡的火车票挤得眼泪打转时;在疲惫瘫软于拥挤肮脏的火车硬座上时,陈素琴,这个爱哭的女人总是抹着泪,眼泪滴完后却习惯性地再加上一句:”没办法,都是为了生活嘛。“ 于英文字幕上这只是简短的两三个单词——That's life. 却仿佛已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全部。
为了生活夫妇两被迫抛下儿女远赴广东打工,坐在缝纫机前裁衣销往海外。工作辛苦、条件简陋、回报微薄。不知是离开孩子太久早已不知该说些什么,还是有些中国父母们懦于表达对孩子的爱,彼此间交谈最多的除开显得客气的寒暄,就只剩下过问学习。电话里开口的第一句话永远是:”成绩怎样?成绩单发下来了吗?“ 就连经历过那般艰难的春运千辛万苦终于返家,见到孩子的第一面竟也是:”把成绩单给我看看。“”怎么是第五名?上次你还是第三名的。“”你要好好读书,这样我们在外面再苦再累都值得。“ 关于孩子名次变化的那一段,现场传出了一阵笑声。我的笑是有点感同身受似曾相识的苦笑,而美国人们不知是否出于难以理解大开眼界的意味。
孩子们未必不够体谅父母的不易,但与错过他们整个成长期的父母间的矛盾如何是靠着成绩单上的荣誉可以抹去。
片中父女厮打的那一段带给现场的美国人不小的震惊,我的眼泪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掉下来。正处于叛逆期的女儿与一年仅见一次面的父母有着潜伏已久的不小隔阂。琴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她认为远在广东的父母眼里只关心钱钱钱,并没有真正关心过她。片中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但从许多细节上可以感受得出这个家庭一定是重男轻女的。琴在家中的存在感并没有她的弟弟那么重要。当这个沉默已久的女孩终于爆发时却是借着与父亲争吵的机会。
”How dare you say 'fuck' to your father?“
"Say it again?!"
"Fuck!"
琴被父亲的耳光扇倒在地。
这一刻我感受到她的绝望,也更害怕这会是个转折点,女孩终于要开始她的变化。
躺在地上那十几秒钟,镜头里一片死寂。即使是在最激烈的父女互打中身边的外婆与妈妈劝架的出发点竟然没有半点护着琴。毕竟在这种传统封建的农村家庭,一个女儿如何敢对自己的父亲说出”老子“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按他父亲的话说:”我才是你的老子“啊。
渴望自由、向往摆脱束缚、琴要去深圳寻梦,她不再当缝纫机前的工厂女工,成为了酒吧的服务生。起初工厂车间头一句”你初吻还在吗“的调侃让这个女孩尴尬至极,后来她成为跟着音乐疯狂摇头晃脑的一员。深夜街头那个略显成熟妖娆的背影令人心情复杂。
片中有个耐人寻味的镜头。几个酒吧服务生聚在一起观看零八奥运会的直播,磁性浑厚的旁白述说道:”中国在向世界展示着其古老丰富的文明……“ 电视机外几个女生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为这蔚为壮观的场面赞叹不已,又像是一种置身事外隔得太远而流露的木然。
片子里处处充满着冲突、对立、与矛盾,并且全都是无解的。最好的解释似乎就是陈素琴的那句话:”没办法,生活嘛。“
That's life.

归途列车(2009)

又名:回家的最后一班列车 / Last Train Home

上映日期:2010-09-03(中国大陆) / 2009-11-22(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片长:87分钟

主演:陈素琴 / 张昌华 / 张琴 / 张洋 / 唐庭岁 / 

导演:范立欣 / 

归途列车相关影评

dxy
dxy • 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