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说,当初决定拍这个电影,是因为当CCTV记者的时候去四川一个偏远山村采访,完了之后坐2个小时飞机就到了北京,台里派车来接,在车接近3环、4环的时候,当那些霓虹扑面而来之时,有一种负罪感。
他说:从贫乏到繁华,对于我而言,2个小时就可以跨越,然而对于我的采访对象而言,他们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实现?!
所以接下来他花了3年时间拍这部片子。这是他的处女作,成功的处女作。因为作为一个观众,在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中,也被一种道德上的不安骚扰,直至两天后的今晚,仍然无法释然,才不得不把它写出来。
当看到张家夫妻在低矮、拥挤、杂乱的工厂里,像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给衣服压边、缝口袋时,出现在我脑子里的是,我身上的衣服是否出自这样的人之手?

是否来自这种非人性的、机械化的劳作?顿时觉得浑身不舒服,穿着MADE IN CHINA的衣服,深感不安。
作为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和惊人的忍耐能力。他们可以忍受嘈杂、拥挤、混乱、空气不流通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忍受一天十几个小时高速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还可以忍受住在潮湿、狭小阴暗的房间,甚至可以忍受长期与父母子女分离。
这种反人性的行为只有一个目的:挣钱。这种挣钱以未来更好的生活为目的,并且这生活还不是他们,而是下一代。也就是中国父母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切为了孩子好。
但那些孩子们不是机器,不是插上电就能按照既有程序运转的机器,而是人。你拼死拼活挣钱给他们花,你每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广州挤回家过年只为见她一面,你每次在电话中千叮咛万嘱咐……统统没用。
这正是这部电影另外一个伟大之处,它表现出了农民工的绝望处境。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用自己的毫无选择给下一代创造一个选择的机会,然而现实是,下一代只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这才是最绝望,也最沉重的地方。然而这种绝望却以惯常的青春期的反叛表现出来。当张家女儿与父亲发生激烈冲突,当女儿反抗父亲,父亲盛怒之下甩女儿巴掌时,整个影片陷入一种彻底绝望的境地。
老实人没有好报,勤劳也没有好报,隐忍也没有好结果。张家夫妻也将这一切又接受了下来。他们接受苦难,然后又遭受了另一种苦难,他们居然又接纳了下来!这到底是巨大的忍耐力,还是麻木和无知?
不仅这种生活反人性,这种忍耐也是反人性的。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与父母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再像父母那样无条件的忍耐,他们不喜欢了可以换一份工作,尽管并不会有多大变化。他们还会罢工,与资本家谈判,以期增加工资。他们不安分,有时会闹点事。他们也更自我,追求可能的享受。
但他们仍然不属于城市。他们买不起昂贵的房子,他们的孩子没有城市户口上不了学,他们最终或者回到乡村,或者走上父母的老路:为了孩子将自己当做牛马。
你所看到的变化,可怜得微不足道,最终却是循环。青春期的反叛注定只有短短几年时间,最终仍然踏上跟父母一样的道路。
唯一改变可能性还是那条自古有之的老路:读书。只有考上大学才有进入城市的可能,尽管这条路也越来越难走。
看着这些在命运面前挣扎的人,如何没有负罪感?同样的人,同样的生命,凭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这部电影成功地将导演的不安传达给了观众,导演的不安生成了这部电影,观众的不安呢?能去怎么做?

归途列车(2009)

又名:回家的最后一班列车 / Last Train Home

上映日期:2010-09-03(中国大陆) / 2009-11-22(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片长:87分钟

主演:陈素琴 / 张昌华 / 张琴 / 张洋 / 唐庭岁 / 

导演:范立欣 / 

归途列车相关影评

dxy
dxy • 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