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29755843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评论家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写了著作《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他在书中提出,现代性的最大特点在于人们在现代化中角色的改变,从仅仅是历史工具的被动角色,变为努力定义自己与万变世界关系的主动角色。

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现代中国经历的巨大变化,来自蒙特利尔的华裔导演范立欣带来了最新纪录片《归途列车》,此片主题便是每个人对待这样巨大变化的不同方式。《归》拍摄历经三年多,讲述一种惊人的社会现象——每年春节,有1亿3000万民工离开城市回到农村的老家过年。本片通过展现春运对单个家庭的影响,体现了导演对春运的人性思考。

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原本来自四川农村,十七年来他们一直在大城市广州打工,白天在服装厂埋头干活,晚上睡在临时棚屋,将赚来的收入给老家的亲人。片中第一次出现时,他们正准备坐两天的火车回老家看17岁的女儿张琴和和儿子张洋,因为依照规定,子女不允许和父母一起住在城市。夫妇二人心情愉悦,我们也期待他们将迎来团圆。

但当他们到家给亲人和孩子们分发手机和玩具时,我们才发现情况并非想象那样,夫妇俩认为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们,希望他们能有个光明的未来,但他们发现儿子在班里的排名从第三掉到了第五,因此有些不高兴。与此相反,孩子们认为父母整天只关心赚钱而无暇顾家。情况从这时开始变糟。

《归》并不是部基调灰暗的片子,它由导演亲自拍摄,画面十分引人入胜,并在玛丽斯蒂芬(Mary Stephen)的帮助下组织故事,斯蒂芬是位与侯麦(Eric Rohmer)合作过的著名剪辑师,他善于捕捉细节。范立欣和斯蒂芬一起创造了这部难得的生动又有深度的纪录片,这就是此片有悲伤之情但不会让人陷入绝望的原因。

这部电影通过三次归途构建了整个宏大却又细腻的故事,宏大的一面体现在第二次归途上,夫妇俩在火车站排了几天的队,冗长的队伍看上去像要把他们俩吞噬,恨不得把这些人全部轰走。这样的人群提醒我们夫妇俩仅仅是千千万万像这样家庭中的其中一个而已。现代性就像呼啸而去的火车一般席卷整个中国,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一代代人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适应这个现代化社会。

夫妇俩受益于经济自由的政策来到大城市打工,急于摆脱世世代代辛苦耕地的生活,为的是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他们也觉得自己做到了,由于根深蒂固的落后价值观,他们只有省吃俭用辛苦赚钱。我们会感动于他们的自我牺牲,也对孩子们不能理解父母的牺牲而感到悲哀。

然而孩子们出生在经济上高度资本主义的新时代,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们要变得更现代的想法。他们不愿意像父母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个普通学生,不愿意为了所谓的未来牺牲自己的生活。女儿张琴尤其迫不及待想要辍学摆脱农村,她向往城市的高楼大厦和霓虹灯,想要享受“现在”的生活而非未来,这些想法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是正常的,她应该开心地过每一天。

虽然我们担心张琴在城市生活中会碰到危险,但这部片子并非讲述道德故事。导演记录下中国的城市中的变化,这种变化太巨大以至于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做出简单总结,他明白一旦现代性肆虐城市,我们将沦落为历史旋风中的个体,在前进的过程中只能自学如何生存。

归途列车(2009)

又名:回家的最后一班列车 / Last Train Home

上映日期:2010-09-03(中国大陆) / 2009-11-22(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片长:87分钟

主演:陈素琴 Suqin Chen/张昌华 Changhua Zhang/张琴 Qin Zhang/张洋 Yang Zhang/唐庭岁 Tingsui Tang

导演:范立欣 Lixin Fan

归途列车相关影评

dxy
dxy • 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