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龙年春节已到了尾声,即便火车站上的人头,比之春节前10天之内的情况,也大为改观。但春运作为一个中国级的现象,却总是绕不开,那簇拥的人群,还有各式的方言,难闻的气味,还有因为更多社会低层人的拥入而变的整体氛围混乱,都给每个涉身其中的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糟印象。

但这种印象更多来自于感性,来自于带给身体与心理的不良反应,很少有人能够走进这些人群的中间,尤其是那些代表普罗大众的最低层的打工者们。而《归途列车》正是这样的一部优秀纪录片,它走进的正是打工者的生活,片子的视角以四川民工张昌华、陈素琴夫妇及其女儿张琴一家为代表,以一个家庭来折射整个社会群体的生活及生存状态。虽然是纪录片,这种真实性决定了其中无法有太多的戏剧冲突性,但也因为纪录片,片中难能可贵的真实也更加让人感到震颤,感到触目惊心。

透过张昌华、陈素琴夫妇的身上,我们看到中国最朴实的低层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动力与意义,他们所有的念想,并不是为了改善生活,虽然这是其辛苦打工的目的之一,他们更大的想法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了下一代的生活及处境的改善打下基础,创造一个相对改善的环境。可怜天下父母心,张陈两位整天趴在广东服装生产加工线上,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劳作着。中国作为第三世界里迅速崛起的一份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作为世界工厂的形象,中国的廉价服装正是这种象征之一。张陈夫妇所在的,正是这种典型的中国式发展的工厂。《归途列车》透过春运列车上另外一个闯入镜头的打工者的话说出了这种玄机与辛酸:中国工厂的运作,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获得的收入却是整个流转上最低的一部分,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及最后的消费,前期的生产者所得到的,都只是其中较小的一部分。而在这较小的一部分中,能够到达张陈夫妇身上的,就是更小的一部分,区区一两千的工资,就是他们的月收入。而这些收入又是支撑起为下一代创造未来的梦想的源泉。在这种全球化景观的折射下,这种朴素的理想显得格外的让人心酸。但张陈他们及他们身后的整个群体未必了解这些,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自身,还有他们自己不可预测的未来。

为了下一代而工作,这种理想看起来多么的微薄而低矮,但更真的现实却透过《归途列车》在上演着,而且那样的真实与残酷。无论张陈夫妇如何的努力,多么的想为下一代打拼出一个未来,但他们的下一代的张琴却还是无法坚持学业下去了,而且跟随父母的脚步,步入了打工者的族群。俗话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打工者的命运,他们的子女们再次进行打工,重复父母的命运,这种的境遇透过一部纪录片反映出来,是那样的真实真切。真实永远比戏剧更戏剧,也比戏剧更残酷。对于戏剧,人们总是希望看到大团圆的结局,总是希望结局是好的。就像夫妇是打工者,孩子就该考上大学,过上更好的生活,似乎这样才符合审美一些。但生活不是审美,生活就是生活,真实而又残酷。

片中透过跟拍,拍摄了几年之中,张陈夫妇一家的流动与变化,还有张琴从学生变成打工者的整个过程。春运只是一个载体,背后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真实的让人不敢直视。但这种不敢直视的背后,正是目前中国社会生态最为真实的状态。由打工者的父母到打工者的子女,加上充斥在媒体上的各种官二代继续当官,富二代接班继续作为富人的状态对比起来,这种社会的固化真的让人感到可怕。

中国还处于发展与转型之中,整个社会生态本应该处于合理的流动之中才好,下层人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上等人,而上等人则会因为破产而再次成为下等人,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合理而且有序,也只有这种,整个社会的生态才是鲜活的,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张琴的现实,还有官二代与富二代的事实却真实地横在人的面前。这种状态,正是孙立平教授再次警告的“失衡”与“断裂”,可是目前来看,警告的正在变成现实,而且越来越固化,而且没有转圜的因子可循,这才是最大的悲哀,整个社会的悲哀。呜呼!

归途列车(2009)

又名:回家的最后一班列车 / Last Train Home

上映日期:2010-09-03(中国大陆) / 2009-11-22(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片长:87分钟

主演:陈素琴 Suqin Chen/张昌华 Changhua Zhang/张琴 Qin Zhang/张洋 Yang Zhang/唐庭岁 Tingsui Tang

导演:范立欣 Lixin Fan

归途列车相关影评

dxy
dxy • 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