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鹿鼎记》,最难评的莫过于写康熙的情。小说里,康熙“无情”(当然我这里的“情”是儿女私情的情),在他面前,只有国家、政治,以及那一点残存的亲情和兄弟情。兄弟情自不必说,整部《鹿鼎记》暗线虽然暗写康熙的丰功伟绩,而明线,则恰恰用在表现兄弟情上。兄弟情自不必说,鹿吧美文无数,再写也只不过是拾人牙慧。
而亲情方面,则主要是通过三个场景来展现。一是五台山寻父(此为《鹿鼎记》中康熙的重头戏);二是真假太后之乱;三是与妹妹建宁公主的兄妹情。另外,还有一场隐匿的展现康熙情感的戏,即归家三口刺杀康熙这场戏。

本文为HC文。慎入。


镜头一: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当假太后被押解上来的时候,他的眼神开始不忍起来。经过那么多事情的历练,他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喜怒哀乐不呈现于面,心思复杂令一同长大的韦小宝也难以揣测。但这时候,却忽然不忍起来。眼前的这个相貌陌生的女人,却是养育他多年的人,相貌可易,声音可变,唯独那眼神,却是变不了的。
小皇帝的心,刹那间软了下来。一直认为康熙是个缺少父爱母爱的皇帝,八岁登基,每日面对的是勾心斗角,更有甚者觊觎皇位,想把他当作儿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的心,早就在每日的群战之中练得一身金刚铁骨,百情不侵。这样的人,也许最脆弱的,便是父爱母爱的突然出现吧。当得知顺治未死,而是出家时候,他情不自禁地落泪,仿佛七岁孩童,恨不得马上飞奔去五台山找父皇。
一个曾经养育了他多年的女人以罪人的身分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犹豫了。这是母亲?抑或是罪人?眼神开始满溢。他,坐在龙案上,所要做的,是对下面“母亲”的审判。

小皇帝顿时失语,原本的审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假太后:吴三桂造反,皇上也不必太过忧急,好好保重身子才是。每天早晨的茯苓燕窝汤,皇上还是一直在吃吧?
(想不到先开口的是假太后毛东珠,更想不到开口说话的内容,不是求饶,不是反抗,而是问皇帝每日饮食,仿佛自己还是那太后身份,而眼前的审判者,依旧是自己的“儿子”。“茯苓燕窝汤”的前面还加了“每天早晨”几字,自然不做作,顺口而出,一如历来的每日询问。假太后潜伏皇宫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对小皇帝下毒手,反而对他更加照顾有加,可见这母子般的情分。)
小皇帝:吃,一直在吃。
(回答得顺溜,一点都不假思索,仿佛平日里每日去慈宁宫请安的习惯一般。一个“吃”字,干脆利落地回答,紧接着又跟上“一直在吃”,强调加百感交集,仿佛对方依旧是自己的“母亲”。但话语也就到此停止,他是帝王,眼前的是囚犯。他的感情暗示他那是与他生活了多年的“母亲”,他的理智又提醒他眼前的这个不过是个钦犯,而这“罪行”,却是他一直为了维护帝王的面子必须隐瞒的。所有的感情,全都藏在了他的眼神里……)
假太后:我犯的罪太大了。你……你亲手杀了我吧!
(毛东珠自知罪孽深重,只求一死。而这死,也要死在自己愧对的人的手上才得以安息。)
小皇帝:……
(此处只有眼神。满目的不忍与震惊与不舍。这时候小皇帝的神情,其实是很外露的很孩子气的。他的表情,让人觉得似乎下一刻就可以马上冲过去拽开一旁的侍卫,将“母亲”好好保护。但是他没有。他是帝王。帝王对自己的要求,必须是摒弃人间的七情六欲。母爱,兄弟爱,甚至爱情。他的父亲因为爱情差点使得江山动荡,而现在,他绝不允许他的国家,他的江山有半点的动摇。一切都已结束,一切都必须结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身居宫廷的小皇帝,身边极少的温暖,可能就来自这位“太后”。杀其母害其父,唯独对他,却依然有几分的好。人是希望有爱抚,有温暖的动物,越缺少温暖与爱的人就更珍惜这份温暖与爱,即使只有一丝,也能将它放大到无限倍的温暖。他遇到了韦小宝,便将之当作唯一的朋友,那一丝丝一点点也无限的扩大了。他遇到假太后,更是将之当作了母亲。虽然经历了知道事实真相后的无比愤恨,但在他的心里,一直有这么一位母亲,带着平日里简简单单的温暖言语,给身在朝堂上的小皇帝无限的温暖。

小说里,金老先生用了短短的几个字描写了小皇帝的内心感情:康熙心中一阵难过,摇了摇头,对韦小宝道:“你带她去慈宁宫朝见太后,说我请太后圣断发落。”“一阵难过”,但是他克制住了,只是“摇了摇头”,将她给太后发落,算是他能解脱的最好方式了。而那帝王之气,也渐渐地盖住人欲,将感情隐藏到别人无法发觉,这也许是康熙成为千古帝王的必经之路吧!

镜头二:爱河纵涸须千劫,苦海难量为一慈。

(ps:用了原著的标题)

顺治帝,留给后人的,是他那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不管女主角是董鄂妃还是传说中的董小宛,这已经不重要。一个甘愿为心爱的女人放弃天下的,从古至今都不多。西方有个爱德华八世,而中国,传说有个顺治。
《鹿鼎记》里面那个糟老头很难让我去联想那风流多情的顺治,青灯古佛中,满脸的虔诚里已经没有了七情六欲的痕迹。说他是畏权而逃,似乎更为恰当一些。

小皇帝不远千里而来,一口一个“皇阿玛”,叫得人生生心疼。青衣黄里,金线刺绣显示着他的身份。
人说皇帝不轻易出宫。天下大事民生大计全由他决断,他怎么可以出宫门呢?
这次却是以儿子的身份而来。一到门前,眼睛里满是儿子寻父的渴望,不曾跪过人的双膝跪下,却让人更知其身份的显贵。

他不熟悉他的父亲。他七岁登基,之前是否享受过天伦之乐,很难说。但凡亲情,看不见摸不着则罢,一旦见了,便希望有千分万分的索取。他的群臣为其子求职位,是谓亲情,他不是没有见过,自然,他也曾万分渴望过,但是这份渴望,对于身为帝王家的孩子来说,是水中月镜中花,不可及不可触。假太后虽对他十分的好,却终非是亲生骨肉,总有顾忌。这,是帝王家的悲哀。

眉眼间,平日装饰出来的少年老成尽去,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儿子,一个缺少父爱的孩子。八岁便扛下父亲留下的烂摊子开始小心经营,日日里百官的跪拜,如坐针毡,与他们斗智斗勇的孩子。
勇敢,智慧,老成,女人,财富,甚至天下,他什么都不缺。身边缺少的,是平常人家都能得到的亲情与温暖。

于是,在知道父亲还在世的消息时,他忙不迭地要五台山来见父亲,孩子气地要将父亲拉回去继续做皇帝……我想他是真心的。八岁登基,勾心斗角,何种滋味没有尝过?正如韦小宝所言,日日见他操劳,他才不想做那皇帝。而如他现在的胸襟,若父亲回去,他也能安心地做好这股肱之臣子。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他注定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帝王,一旦站在了最高峰,便再也没有下来的余地。

双膝下跪,眼光开始闪闪。他的内心,是何等的渴望!曾经,他想得到一份兄弟情,于是,小桂子出现在他的面前。现在,父亲正在屋内,仅十步之遥,他与亲情也仅十步之遥。这十步的个中滋味,梦耶?幻耶?
门缓缓打开,他的父亲端坐在那里,只有背影。他的眉头舒展,仿佛前方便是温暖与依靠。迟缓一怔,径直走进去,跪下,没有直接扑上去的拥抱,也没有拉住手来,而是三声“皇阿玛”,第三声之后,加了“是我”二字。小皇帝的头抬的高高,以仰望的姿态望着自己的父亲。对他来说,他的父亲,一直是神,是被崇拜的对象(关于顺治的历史功绩,史书可查),更是榜样般的父亲,这对从小缺少父爱的康熙来说,这失而复得的亲情,是上天给他的礼物。但隔阂终究是有的。他只是跪着,望着,口中说着“是我”来说明自己的身份——是爱新觉罗家的玄烨,更是“皇阿玛”你的儿子。可叹!可怜!

“痴儿!痴儿!”在金老先生的小说里,顺治如是唤着自己的儿子,眼泪滚滚而下。“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番“痴”情,只有真正看进去了故事的人才能去懂得一二了。

父子二人手牵手走出大殿之门。那时的他,手紧紧地握着父亲,不肯放手。
不放手。
顺治撤开他的手,他死死地拽着,也不回头看父亲,这时候的他,仅仅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企图用任性的方式去挽留那份属于自己的亲情。
大门缓缓地关上,他的童年宣告结束。

接下来,需要他自己的面对了。
接下来,他已不再是个孩子。
接下来,他是运筹天下的帝王。

插花:原著部分摘录:
(私以为这部分编剧的台词并没有原著的好,实在是爱死了“痴儿”二字了。这一“痴”字,可谓将康熙上五台山寻父的所有情感包括。)
康熙颤声道:“你给我……给我通报。”转身挥手道:“你们都出去!”
韦小宝摇摇手,示意不可说话,康熙将已到口边的“父皇”一声叫唤强行忍住
韦小宝转头向康熙瞧去,见他神色凄惨。
正想转身去叫方丈,康熙已自忍耐不住,突然放声大哭。
康熙听得他大哭,初时不禁一愕,跟着又哭了起来。
只听得呀的一声,禅房门开了。行颠站在门口,说道:“请小施主进来。”
康熙悲喜交集,直冲进房,抱住行痴双脚,放声大哭。
行痴轻轻换摸他头,说道:“痴儿,痴儿。”眼泪也滚滚而下。

镜头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这本是一场战斗。
战与防。攻与守。在紫禁城,满眼都是他的人。
他是紫禁城的主人,所有人都朝他跪拜。他是王者。孤独的王者。
他为了试探曾经的好朋友,将武术高强的刺客带到大殿,明是审问,实则示威。
他还需要示威么?一双翻云覆雨手,什么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何况几个小小的刺客。
但是,他的眼神却沉郁起来。

这是一家三口。一对夫妇和一个痴傻的儿子。
一家三口不远千里来到陌生的皇宫,只为了一张白虎皮而刺杀他。
那张白虎皮,是给他们患病的痴傻儿子。

这一段戏的主角是归家三口,意在表现归家三口的亲情。康熙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场。他的最大作用是让归家三口来骂“狗皇帝”,从而表现出归家三口死的壮烈,而他的帝王形象更加高大丰满。原著是如此写的。而电视剧中,却通过扮演者的神情衍生出了新的意蕴。康熙虽身为帝王,刚经历与韦小宝“摊牌”一场,狠绝冷绝情绝,而他终究是人,终不能幸免人的七情六欲。当面对归家三口的亲情,他的内心又是如何呢。

帝王之情绝:
归家被带到大殿上,归二老出口大骂:狗皇帝,我要杀了你!语气俨然,但终究不过是乡野市井小民泼妇骂街之流。小皇帝面无表情,面对不断挣扎的罪犯,嘴角却微微露出赞赏的笑意:“好一个神拳无敌归辛树。”满是对归家二老的赞赏。这是统治者该有的度量与霸气,他已具备。

隐秘之初醒:
如果说小皇帝的心中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关于感情的渴望,这种渴望被隐藏在心底,不轻易表露。刚与韦小宝摊牌,“兄弟情”悬在一线。而另一种感情——“亲情”,却一直被他隐藏在内心最角落,帝王家不适随意表露亲情,更何况城府之深如他。
——“娘,你不是说天下最好玩的事情就是刺杀皇上吗?一点都不好玩!”
归钟的这声痴傻的呼叫让小皇帝的抬了抬眼角,某种感情复苏。这声呼叫,是子女对父母的撒娇,虽然身处险境,命悬一线,心中首先记起的,是父母。我想,小皇帝他是羡慕的。

帝王是无助:
——“我的儿啊!”
——“爹!娘!你帮我杀了他们!他们勒的孩儿好难受啊!”
见到这一幕,小皇帝隐隐地叹了口气。眼神里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忍。人家的孩子受到了挫折与困顿可以呼救父母,可以将内心的感受全都告知父母来获得父母的关爱。而他,没有父亲,没有母亲,有个太皇太后教育他如何成为成功的帝王,还有一个非亲生的皇太后每日关注饮食,但终究中间有着说不清的隔阂和冰冷威严仪式重重的皇家礼数。撒娇的滋味,他从来没有尝过吧!
身为帝王,他是无助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面对,去解决,眼前这般的亲情,他只能作为旁观者,静静地看,将想做的事,想说的话隐藏在心底,只用一双眼,来无声地表达这种渴求。

帝王之不忍:
我不知道如果那一枪不刺过去,小皇帝将如何发落这对夫妇。阴鸷如康熙来说,杀是必然的。一枪刺下,镜头马上转到韦小宝痛心的表情以及小皇帝一瞬间的惊愕。
本无法理解那一瞬间的惊愕,心想身为帝王,难道怕见到死人了不成?但再仔细一看,这惊愕,竟是与前面的神情联系着的。若没有情绝——初醒——无助,就没有现在这一瞬间的惊愕。这一瞬间的惊愕,是不忍,是对自己所没有的父母之爱的可惜。很多感情,得不到的,才更加珍贵吧!
归二老骂着“狗皇帝”死去,小皇帝的眼神依旧复杂。那一声“狗皇帝”骂的是他,他又该找谁去诉说他已经那么努力地去做去管理国家,却遭受如此恶毒的骂名?“去人欲,存天理”谁能做到?当年提出这条理论的朱熹做到了么?

帝王之决绝:
他侧过脸去,眼角低垂,轻轻地呼了口气,没有人察觉。他慢慢地走开,低沉地说道:“拖出去吧。”
归钟从外面飞扑而进——“爹!娘!”刀剑刺过去……
他站在原地,眼睛无神,表情却决绝。
“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留下我一个人?你们为什么不陪着我?为什么不陪着我呀”
这样的话语,小皇帝的心里,何尝没有默念过。他的皇阿玛挣脱他的手的时候,他何尝不想说;他的父亲留下只一个背影的时候,他下跪的刹那何尝不想说。
可他不能说。
因为他是帝王。
他把头撇过去,眉头微微皱着。
“娘,我不能没有你,你不在,我不认识回家的路呀!”
这“回家的路”,之于他这个听者来说,是亲情兄弟情的路。他的眼睛微眯,似乎想说什么。却又被自己制止。他的皇阿玛走了,只留了一条让他自己回家的荆棘道路。道阻且长,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以为可以做一辈子朋友的韦小宝可以与之开辟道路,却终究敌不过岁月与心思,好朋友终将要分道扬镳。这一条人生道路,终究还是要他自己一个人走下去。

挥挥手,道一声:“去吧!”将一切隐藏。回到帝王的身份,重新收拾心情,回复那以往的威严,继续做他那千古一帝……


BLOG链接地址: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2163405

鹿鼎记(2008)

主演:黄晓明 / 何琢言 / 钟汉良 / 宁静 / 应采儿 / 舒畅 / 刘孜 / 刘芸 / 祝延平 / 徐锦江 / 李菲儿 / 涂们 / 

导演:于敏 / 赵箭 / 编剧:高大庸 Dayong Gao/郎雪枫 Xuefeng Lang/黄永辉/康峰 Feng Kang/高蓉蓉 Rongrong Gao

鹿鼎记相关影评

尘漠
尘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