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法・帕纳西开着的士车,停在德黑兰的清泉山边,带着小侄女阿娜下车,去找搭过车的老姐妹俩,还她们遗失的钱包。这时,一直跟踪他的安全人员,迅即打开车门,取下安装在仪表板上的摄像机,只听到“没找到记忆卡……”。
显然,导演留了一手,下车前,就取下了储存卡。高,实在是高。伴着伊朗民间音乐,电影也就这样结束了。一部公路片,另类得让人悄无声息,又让人三思回味,怎么做到的。

2009年6月,德黑兰,伊朗总统选举已尘埃落定。在反对派举行的游行示威中,一位16岁的少女不幸死亡,这激起了公愤。帕纳西也参与其中。2010年3月1日,他被限令不得拍片,不得出境。这样的境遇,如同他之前拍的电影片名,被当局认定《越位》,从而导致他个人电影生涯的暂时闭幕。但帕纳西不甘于坐冷板凳,即或禁闭在家,他也于2011年拍出惊世之作《这绝不是一部电影》,真实记录了他在家的点点滴滴,并巧妙地带入现实。
但帕纳西并不止步于此。出于对电影的热爱,他决定创作一部贯穿他个人化风格的剧情片。终想到将的士车,变成一台移动的摄影棚,一气呵成地拍出《出租车》(2015)。帕纳西是一个精细的导演。事先,他必须设计好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乃至每一句台词。还得不露痕迹,让人误以为是随意性的。作为一个不能拍片的导演,如何用摄影机表达自己的立场,无疑,帕纳西的《出租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模板。

正因此,我们才会觉得这分明就是一部纪录片。其实,现代“直接电影”的界定,迥异于完全的“旁观者”角色,乃源于“纪录片的框架,剧情片的结构,真实的表演”。这方面,伊朗电影人玩的最娴熟。大体上,有两个分支,各有归宗。帕纳西做过阿巴斯的助手,自然归属于阿巴斯这一脉。伊朗电影建立的国际名声,经老一辈的戴瑞兹等名导建立起来后,真正的确立,则源于阿巴斯及莫克马巴夫这二位导演的系列影像。

拍过《小孩子》的马基德,则属于莫克马巴夫这一脉,当然还少不了莫克马巴夫的两个女儿大小萨米拉。阿巴斯与莫克马巴夫的影像主要区别,我的观感,可这样简括“莫克马巴夫的宏观,阿巴斯的微观”。远的不说,至少这十几年基本是这样。

莫克马巴夫从《坎大哈》《心灵印记》到《总统》,无一不是宏观叙事。犹如从千里迢迢的风沙走石中,阐释挤压下的人性,以及深究于背后的隐匿思想。阿巴斯从《何处是我的家》《樱桃的滋味》再到《合法副本》《如沐爱河》等,无一例外的细雨和风,偶见茶壶里的风暴,则微观呈现心灵,精妙地阐发生命。

除了这两个分支,其它诸如拍过《醉马时刻》的库尔德导演哥巴第等,基本上也是现代直接电影的拍摄手法,突出真实性,启用非职业演员,淡化线性和舍弃线性叙事,看似有点儿无绪,其实筋脉清晰,并不杂乱。《一次别离》的导演法哈蒂则属另一个例外,既融合现代电影技法,又承继了戴瑞兹电影的叙事传统,并不突兀,极有章法。而帕纳西《出租车》的诱人之处到底在哪呢。

小伙与女人
《出租车》,前前后后,上来约十个人。最先上车的,是一位能说会道的小伙,接着是一位女人。小伙说偷窃的人,就该坐牢,就该处死。后座的女人则说犯罪有很多原因,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无奈,应去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抓住坐牢、处死。
小伙指责她根本不了解这个社会现实。紧接着问她干什么的。女人说我可以告诉你,但你也得告诉我。小伙同意。女人说“老师”。小伙嬉笑地说“难怪,那么天真”。女人问他干什么。他慢条斯理地说“自由职业”。一个带点野性的偏激想法,一个循规蹈矩,从职业上略见一斑。随着他们的下车,小小争论也就烟消云散了。帕纳西则始终静听,不发一言。

侏儒、受伤者和大学生
接着上车的是一个胖胖的侏儒。他上来后,就认出了导演。原来他专门卖盗版碟。以前到导演家里送过碟。真是做一行爱一行。奥米德不失时机地向导演推销碟。导演微笑地问,有没有努里﹒锡兰的《安纳托利亚往事》,及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

正说着,有人拦车。几个男人抬着一个满身是血的中年男人,一个女人哭泣地抱着他上来。路上,女人说被摩托车撞了。奄奄一息的男人,痛苦地说,如果他死了,他妻子连一只鸡也得不到。他希望立下录像遗嘱,所有遗产都留给妻子,而不是兄弟们。说完,他就闭上了眼。
急速送到医院。女人急忙跑回来说,要他录下的遗嘱。导演说我得处理好,再给你,我会给你电话。奥米德说我以为他死了。导演说他只是痛晕过去了。接着那女人又来了几次电话,希望导演一定得把录像给他。女人的再三确认,说明贫困下的亲情、社会保障及诚信下的伊朗社会,都处于一个剧变的断层时期,有接不上茬的感觉。

车,停在一家豪宅门口,出来一个小伙子,典型的“高富帅”。刚送走了一对窘困不堪的夫妻,接着是一富家子弟,可以想见,伊朗社会的贫富差别,有多悬殊。奥米德吃力地拎下一大包碟。小伙对导演说,想请他进屋坐坐。导演说不用。小伙说,他是大学艺术学院学生,毕业前要拍一部短片,希望他指点。导演说所有的电影都值得一看,就看你喜欢那一类。你无法从这些电影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你要自己寻找灵感和题材,但这个最难。

小伙让导演帮他挑几张碟。奥米德在车外接电话之际。小伙问,奥米德对我说,你是他的合伙人。帕纳西无奈地笑笑。跟小伙告别后,帕纳西温和地质问奥米德,我什么时候成了你的合伙人。奥义德顿时语塞,一路上,脸涨得跟河豚鱼似的。奥米德下车时,抱有深深的歉意,希望他理解。帕纳西微笑地说,我当然理解。奥义德要付的士钱,他说不用,你留着用。

老姐妹俩
接着,是上来的一对老姐妹,她们一起手捧金鱼缸。上来就吵嚷。这对老姐妹,相差5岁。一年前的今日中午12点,在清泉山的河边抓了鱼,养了一年,今天必须赶在12点前去那放生。否则她们生命将不保。鱼们,也得从哪来再回到哪里去。
偏偏路况不好,车发生了磕碰,鱼缸破碎了。吓得老姐妹俩连说我们完了,命不保了。导演忙下车,在后尾箱拿出塑料袋,盛上水,捡起金鱼,再放进去。还活着,她们才稍缓,总追逼导演车开快点,要不赶不上钟点。偏偏他接到电话。他停下车,说我不能前往清泉山,有急事。他帮她们拦下一个的士,老姐妹一直不满地喋喋不休。
导演看着她们坐的车远去,才舒缓下来。这种安排很是巧妙。通过老姐妹俩的慌张作态,不慎掉下了钱包,最后,等于划了一个圆圈,还得去给她们送还钱包。这表达了导演的创作意图,传达弥漫着迷信、晦暗氛围下的人性美好。帕纳西构建叙事的能力,的确非同一般。当年,他拍《白气球》,就是根据老师阿巴斯的剧本拍摄的。

小侄女、西装小伙及女律师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导演的小侄女阿娜,这个古怪精灵,锋头盖过导演本人。她伶俐可爱,又伶牙利齿,真是了得。一人,一世界,用在她身上,果真是醉了。车来到校紧闭的大门口,独自一人的她,晃晃悠悠地上来,猫在车门上,质问导演为何晚来一小时,要是我被坏人拐走了怎么办,就像《镜子》里的那个女孩。为何开个的士,这不是给我在同学们面前丢脸吗。
她的连珠炮,惹得导演冲她一句“没人忍受得你嘚吧嘚吧的嘴”。她一上车,又嬉戏地说我开玩笑的。她是不会闲着的。拿出相机,本子。她说老师布置我们要拍一个短片,但要按规定拍,否则就播出不了。其实,这一段,导演让侄女拍的短片融入其中,极其自然。
导演停车,去见一个老邻居,是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小伙子。小伙带着阿娜去小店吃冰淇淋,然后回来让导演看看平板里的片子。小伙问导演怎样。导演说你被人袭击抢劫了,为何不报警。小伙说我看到电视上有人因为抢劫被判了死刑。人家遇到了困难,抢了我的钱,能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我想也就算了。
这时有一个小伙送来两杯热茶。走后,邻居说就是他。导演一直好奇什么样的人才会铤而走险去抢劫,没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原来犯罪的都是普通人,没有两样。跟邻居告别后,导演停在一个拐弯处,下车打电话。阿娜则一直拍摄,看到一个捡破烂的小男孩,拾取了一位新郎的钱包。
她唤他过来,质问他为何捡到钱包不还给人家,拾金不昧你不懂吗,你这样让我拍的短片播不了,你得赶紧还回去。男孩起初还说又不是偷的,但经她一通呵斥,还真的回去,扔在了地上。但新郎的车开走了,钱包还在那。阿娜无奈地叹气。

接着上来一个手捧鲜花的女人,导演的朋友。她说她要去凡纳克。一听,导演就知是去探监。说是一个观看球赛的女孩,收监108天后,已绝食抗议10天。作为女孩的律师,她深感无奈。她自己的律师的工作也将被停止。导演奇怪律师协会还能禁止你的工作。她笑着说“律师协会禁止我的工作,如同导演协会禁止你的工作一样”。显然,这有意的触及,呈现出导演对这个现实社会的无奈。
女律师倒是很敢说“如果他们想要陷害一个人,那么他们就给你一个栽赃的罪名,然后再罗织一个不道德的臭名。把你的朋友变成敌人,把你的生活变成一座监狱,只要你出门,这个城市就变成了一个大监狱。那么你只能逃离这里,要么你只能期待你把牢底座穿……总之,管它的,随便吧,你最好把我的话剪掉,否则,你会被指控传播阴暗思想”。

女人笑着下车,拿一枝花给阿娜。阿娜好开心,边摸着花边问“什么叫阴暗思想?”“就是老师说的,你记在笔记本上的东西”。她太多的好奇,太多的不解。“如果真相是负面的,扰乱和谐,就不能拍出来,但我不懂,既是真相,为何不让放出来”。
导演被小阿娜问得沉默无语。他如何作答。该说的已说过。在那个女人上车之前,帕纳西已听到莫名的声音,在脑际作响。他茫然四顾,并无什么。女人上车,他还问她听到了什么。显然,这是一种郁积的噪音,刺激生命深处的鬼魅。
帕西纳性情温和,喜欢微笑。一切似乎不急不慢,有条不紊。如同他拍的电影,充满内敛又深蕴的光芒。伊朗导演,普遍给人不张扬,极为沉静。他们总是静悄悄地创作电影。从不喧哗的结果,就是屡屡地让国际影坛惊呼,何以一个管制如此严厉的国家,仍然有如此多的坚守如此多的张力。

片尾结束时打上字幕“伊朗文化及伊斯兰教文化部,允许电影片尾出现演职员名单,虽然我们非常希望这样做,但是这部电影不会展示演职员名单。我向所有提供支持的人员表达感激之情,没有他们的宝贵协助,这部电影不会问世。”这也是帕纳西出于对演职员的人身保护,做出的无奈之举。正如2015年2月,他不能前往柏林参加“金熊奖”颁奖仪式,而让小侄女代为领取。小侄女阿娜开心地举起奖杯的可爱样子,令人难忘。

我对德黑兰一直着迷,我觉得那儿的电影导演,可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睿智的一群人。他们的境遇跟三十多年前的东欧电影人,以及塔可夫斯基、帕拉杰诺夫、奥塔等苏联导演,有某种相似。那种刀尖上凌厉地跳舞,于无声处地精修,其纯粹性实在让我感佩,这是用多少钱也无法创作出来的神圣光影。
每当我看到这些妙不可言的影像,就像听到美国民谣女歌手茱蒂﹒柯林斯演唱的《奇异恩典》,总是有一种“奇异恩典”的感同身受。

2015、11、14

出租车تاکسی(2015)

又名:伊朗的士笑看人生(港) / 的士司机巴纳希(港) / 计程人生(台) / Jafar Panahi's Taxi / Taxi Teheran / Taxi

上映日期:2015-02-06(柏林电影节)片长:82分钟

主演:贾法·帕纳西 / 

导演:贾法·帕纳西 / 编剧:贾法·帕纳西 Jafar Panahi

出租车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