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影有关
母题,一种由无非是电影意识形态所延伸出去的形式展现的论题而已。
但事实上,母题要比形式广义的多。
意识形态涵盖了不止是电影故事的主题,还包括了存在于故事外的政治、时代、个人等因素的影响。
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某文学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这是将母题与意象、原型等相混相等同。
母题可以说是一部作品的主题的核心,作品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主题进行的,而母题则是主题的心脏。形式主义在上个世纪的电影作品中被推崇之后,很快就被单一化和制度化了,和电影符号学所推崇的深刻定义相同,在影像的场面调度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垂直挖掘中丧失了对影像意义本身的探索,太注重于形式而忽略了电影留白产生的情感力量。
意识形态在电影中是被定义了的——他基本上涵盖了人类所认知的各个方面,并且极具有片面性——意识形态附着的对象不同,展现出来的方式即是不同的。这一点,从我们理解一部电影的多少就可以看得出来。




讲到电影的意识形态的话,同时会有多个影响因素制约着思想的发散,在此之前,我们先理解意识形态是什么: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
这一点可以自行体会。
《索尔之子》是属于一部母题电影——从一个主题出发,能够概括整部影片的作品。形式主义电影在主题的展现要稍弱于主题电影,像是《天浴》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的作品,很多人把他们归类于「艺术片」之列,其实并不对,比起电影文艺性的展现来说,他们的形式性的展现要更加强烈。前者是对于故事结构的三幕的准确把握,以及意象上的比喻和情绪上的推动等,人为痕迹很明显(这一点在之前解析此片的时候提到过),另一部影片的形式感全部源于对场面调度的调控上,两部片子虽然都力图掩盖住故事的人为性,但是老实说如果确实以上那种形式感,电影带给人的震撼就会大打折扣。
但是他们却又不是完全分开的。
有的母题电影的形式感也很强,他们既可以归类为前者,也可以归类为后者。
除此之外,电影的意识形态也与两者有关。
在一部作品(包括但不仅限于影像媒介)观众的意识形态与电影作者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就会产生一种或多种新的理解,在同一部电影中,可能对电影本身产生影响的至少有三个方面:
1、电影作者的想法
2、作品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
3、观众对影像的深层理解和解析
除此之外,依据不同的电影作品,还有很多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影响电影所展现的意象,在查理考夫曼编剧的作品《纽约提喻法》中,主角本身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打通,化为剧本中观众,来观看自己的人生(从编剧想让主角去做什么变成了编剧想要主角看到编剧让自己做什么)——就像我们提到过「上帝视角」的概念,在本片中展现出来的时候就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




意识形态的碰撞会使得多部同样母题的作品,样子会完全不一样,反战片有《布达佩斯大饭店》、《现代启示录》、《猎鹿人》这种剧情片,也会有《卢旺达饭店》、《血钻》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即使是同样反映二战纳粹残暴行径的作品,《钢琴家》和《辛德勒的名单》,以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都是不同的。
到了这部《索尔之子》这里,战争的残酷和血腥都已经被前面的作品展现的淋漓尽致,几乎再没有一个新的角度去做反战题材的拍摄工作了,关于个人拯救的片子,我们既有《拯救大兵瑞恩》,也有《辛德勒的名单》,甚至就连《地雷区》这样的作品都已经存在,交战双方无论是谁,都对这场战争有了足够的反思。
那么《索尔之子》和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呢?
他既不是形式主义那一套规则的附庸者,也不是多重意识形态中的支持者,这部影片的出彩之处,就是它对于战争中的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深挖。
人,生存,动力
看这样一部压抑非常的影片,我想最大的敌人大概是观众自己。《一念无明》阴暗的气氛和逼仄的视角是让我们体验到精神病人精神状态的一把钥匙,它替我们打开了通过病人心中的大门。
《索尔之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用场面调度来营造情绪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他被我们成为电影的潜台词,那么在此部影片中,电影的潜台词成为了主角,推动母题的前进——这个母题就是战争。




无论是对观众视角上的限制还是不紧不慢的叙事节奏来说,电影给人带来的气氛犹如在另一部影片《暖暖内含光》中关于记忆消失的背景虚焦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片子所带来的压抑感几乎要等同于《敦刻尔克》所带给人的致命的绝望感,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与其同样处理方式的反战影片。
没有刻意的讽刺战争,亦没有渲染个人情感,即使是最后的结局,也不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最后的长镜头让人印象深刻,他让我感觉到一种陌生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电影表现方式的陌生和对主题的挖掘上。一般的母题电影会强调母题的重要性,随后会有一个母题演绎和验证阶段,随着高潮的开启和落位,情感也随之达到最高潮。
作为一部单纯的母题影片来说,《索尔之子》并不能算是一部好影片,但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他所展现的「无力感」,确实恰恰符合了人这个物种复杂而多变的处事态度,不仅仅是场面调度处理方式上的不同,还有对人性复杂性上的剖析和演绎。但它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小众化,失掉了情感这个同化观众的外壳,影片乏味是必然得了,但是也确实提供了一种思考角度给我们——如何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对旧主题和老故事进行重新发掘,创造新的理解。
所以就算是母题电影,也不全是强调母题的,就像《三块广告牌》不是强调寻凶的一样,这类影片的出现时属于新的时代的,一时间可能很难让所有人接受,人们习惯了成为一个英雄而不是一个凡人;习惯了成为焦点而不是簇拥的野花;习惯了成为势优者而不是示弱者...所以到目前为止,很少人会愿意为纯粹的平凡买单,但讽刺的事,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人。
如果让我预想一下的话,我想像是《索尔之子》这样的电影,未来的样子可能会向着「无主题」去靠拢,更加偏向于意识流和现实主义,而无主题并不是真的没有主题,而是主题只是电影的背景或者线索,而不是操控电影意识形态的主舵手,《银翼杀手》这样的影片强调探索和反思,《敦刻尔克》除了对时间的改动之外,还有对无意义中的有意义提取的做法,人类去掉了意义本身,就只剩下了生命,而生命则就是无意义生活中的有意义。
所有的意义都是人类附加上的,无论是战争、金钱、欲望还是著名建筑、游乐园等消遣场所,他们因为某些人或某些东西而被人关注和掠夺,如果除掉人的干预,那么一切都毫无意义。
说到这里,有心人大概理解,为什么索尔会对另一个人(或许是又或许不是他的儿子)产生如此强烈的保护欲。对于别人来言安葬一个死人是无意义的,但是对于索尔来说则是有意义的,而且是战争中唯一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这可能与他曾经遭受过的某些创伤有关)。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是极其强烈的欲求,而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行为,所以大部分观众很难体会到主观的情感。
《索尔之子》并不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但是能带给人们思考的作品绝对不会是一部失败之作,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离开了喧嚣的人群,我们躺在床上,终于得以在自己的世界休息,那时候我们也许回想起主角的无意义做法,也会慢慢体会到这种无意义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索尔之子Saul fia(2015)

又名:天堂无门(港) / 索尔的儿子 / Son of Saul

上映日期:2015-05-15(戛纳电影节) / 2015-06-11(匈牙利)片长:107分钟

主演:格扎·罗里格 Géza Röhrig/列文特·莫尔纳 Levente Molnár/乌尔斯·瑞恩 Urs Rechn/托德·沙尔蒙 Todd Charmont/耶日·瓦尔恰克 Jerzy Walczak/盖尔戈·法卡斯 Gergö Farkas/巴拉日·法卡斯 Balázs Farkas/桑德尔·泽绍特 Sándor Zsótér/马尔桑·恰尼克 Marcin Czarnik/列文特·奥尔班 Levente Orbán

导演:拉斯洛·奈迈施 Laszlo Nemes编剧:拉斯洛·奈迈施 Laszlo Nemes/克拉拉·罗耶 Clara Royer

索尔之子相关影评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