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之子

影评主要解答以下问题

1 影片镜头为什么总围绕索尔转,虚实画面处理有何目的?

2 为什么片尾金发男孩复活了,有何隐喻?

3 为什么索尔总不听话,他在寻找什么?

以下内容为即将播放的影评节目剧本版,请勿转载!
百集奥斯卡系列讲评


奥斯卡金像奖(2016;第88届) 获奖:1

获奖·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戛纳电影节(2015;第68届) 获奖:3

获奖·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费比西奖-主竞赛费比西奖

弗朗索瓦·加莱奖

美国金球奖(2016;第73届) 获奖:1

获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



男:我太想写《索尔之子》这篇影评了,囊括了这么多项大奖,可后来一想,还是拉倒吧!

女:怎么了?

男:没看懂呗,太烧脑了!倒不是故事烧脑,是,这电影到底好在哪里呢,我怎么夸它呢?

女:看不懂的多了,我发现一个规律,在影评论坛上,凡是那些吐槽的,没有长篇大论的,甚至没有几个人发表评论的获大奖的电影,基本都是没人能没看懂的……

男:哈,确实如此,你这么一说我也平和多了,咱听森森怎么解读吧,估计他也够呛……

那我来讲评一下这个电影,看能否能达到你们满意的程度!

咱不谈观影的感受,是否压抑,至于你喜欢不喜欢不是艺术层面考虑的问题,人家奥斯卡评委也不是根据某些人的好恶来衡量艺术。而我只要领你们欣赏到影片的闪光点,明白为什么这电影能获奖,就算完成任务。

好,洗耳恭听!

这部电影拍摄手法的最大特点是:镜头始终围着主人公前前后后,跟着他的视线,来回摇移,仿佛就是像一只苍蝇一样,总贴着他,对不对?


女:没错!

导演有时还用第一视角拍摄,肯定也有目的了呗?

男:是不是导演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把观众带入到那个氛围中?

我们关键看人物塑造和大量剧情,这里要用心去体会,否则你看不懂人家导演的用意,我们注意到这些细节,这个男主索尔仿佛是一个异类,思考方式都不一样,在那些反抗者的组织当中,他像一个提线木偶,被指挥,但是慢慢发现,其实谁都无法真正控制他……

给人的感觉,你说东,他偏向西,无数次的折返,好像一只不听话的仓鼠,对不对?我养过这玩意,挺好玩的!

女:哈,没错!既不敢反抗,但又有一种执拗,不知道他脑子里想什么,就好像一个问题少年……

此时我们要感受到他心中那种强大的意念和力量,咱用一个词来形容:念力!


那我们就试想一下,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假如你身处地狱,你发现没有机会逃亡,我可能会想到死,这辈子就算完了,交代这儿了,当然,大多数人肯定还会想到来生,很合理吧?

男:合理!因为前世今生,这些是人类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只要是人,都会有所考虑。


我说说导演要营造的环境,其实包括他本人和周围这些犹太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因为这里就是坟场,犹太人在这里是没有价值的,背后红色的叉子,那就是靶子,在索尔看来,一切都没有意义,他根本也不打算逃跑,没有什么是值得留恋,或值得多看一眼……

女:对,他们一切都虚无,身处烟雾弥漫的坟场,所有一切都将是灰烬。

大量镜头都呈现出一个地狱,这里的一切都是没有生命和气息的,并引导观众进入到主人公的世界,理解他的想法。


身处于千万尸身,这是死人的世界,冥冥之中,仿佛有神灵之光在指引……和其他人不一样,索尔有着明确目的性,找到犹太教士,安葬孩子。

女:有个问题,我先问一下,我们后来知道,那个孩子也并不是索尔亲生儿子,但他为什么偏偏看中这个孩子的尸体呢?

这就是我刚刚说的,人在极端环境下出现的念力,这孩子有一个特点发现没?

男:顽强的生命力?

没错!因为他是毒气室唯一侥幸存活的。而索尔偏偏就看中他这一点,冥冥之中认为他就是自己的儿子,就是未来,对于他的来生和转世意义深远,所以他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好好安葬他。

男:哦,这么说,他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正常合理的。

女;这里很像《肖申克救赎》,虽然不是逃出去,但他寄托自己的来生,也是有强大的信念的!

你们说的非常对!至于葬礼这方面犹太教应该有注解,我就不多讲了,再说我也不是很懂,所以,男主索尔就一个念头,他要埋葬孩子,并坚持要找个教士做祷告,这是他当时的想法。


我们看剧情,在停尸房,有德军官嘲笑他,认为犹太人除了吃睡就是跳舞,注意这里的潜台词,我们要从观影中把这些思想挖掘出来:犹太人会因为一具尸体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和勇气,岂是你们这些刽子手所能体会的?

男:哇,你这样一解读,我就能体会到这些剧情的意义,确实很有目的性!


所以我们解读镜头语言,需要提炼,我们追随镜头,索尔推着车,往前看,死人的世界,他眼前的一切都是在他看来都是尸体,这种地方哪还有未来?那回头呢,未必只是看过去,他看到的是故去,因为他心里挂念的那句尸体,这里全部都是死人的世界。刚刚提到的,为什么索尔总是不听话,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操纵他的思想,更无法操纵他的灵魂。

女:是,而且我想起来,镜头经常去虚化处理,这又有什么目的?

就是强调虚无的概念,有用和无用的概念,今天有金子,你就有价值,没金子可能就是尸体了……

男:哦?原来如此!你还真会解读

本来嘛!影评这东西,不白活不行,但全靠意淫,那叫扯淡,蒙外行!要讲到人家心里才行!这种虚化处理运用的非常巧妙,其实一点不会影响我们对当时环境的解读和呈现,因为大家完全都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环境,纳粹集中营的历史背景耳熟能详嘛!


我们看,之后那个女人,也不认识男主索尔,两人什么都不说,只是四目相对,女人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他,为什么?

女:在那样的环境中,我还能信谁呢,我还有多少机会呢

是的,我今天站在这里,明天可能就进焚尸炉了……任何一个人出现在眼前,都可能是救命稻草,都是神的安排,也就因为是地狱,身陷地狱,心如冷灰,不可能再有什么寄托和非分之想了,除了那几个有逃跑计划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索尔的这些作法,这也是导演竭力去营造的。


再往后看,观众会想,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一直把尸体扛到这里,还竟然想着渡过河去。大家注意对比,当他失去手中的尸体的时候,他仿佛一下走掉了所有的力气,只是大口呼吸着,最后被人拖到岸边

男:哦,您这么一提示,对比,我好像有点看出门道了……

再看,索尔回头了吗?一次都没有?和之前对比,之前屡次东张西望,回头……是不是构成鲜明的反差?

女:为什么呢?

当他看到尸体顺水而下,后有追兵,此时一切都完了,他的全部计划落空了,人丢失了信念和希望,失魂落魄,其实他压根没想逃生,他就是想埋葬那个孩子……


我们还要这些细节,看,德国军官捂住孩子的嘴,而这次孩子被放走,跑掉了。

我为什么说这次,你们还记得之前那个孩子是不是也这样被捂住嘴杀死了?而这两次其实是相呼应的,又给人联想空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人家是导演有道理的!

女:是不是说,你坚信孩子还不死,他就不会死!总有个证明和出处让你看到神性……



没错!索尔临死前看到了孩子复活了,那是奇迹吗?虽然观众不这么认为,但索尔认为一定是!只要你心存信仰,上帝总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男:对,索尔坚信生命的奇迹,死不足惧,还有来生的这个信念,来世今生,神灵之光……这些牢牢根植于索尔的内心。

信念这种东西是死不了的,信念不死,生命必然也会传承下去,金色头发的男孩,不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承袭吗?

我们抗争,今生完了,我们寄托来世,永远不会放弃,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无论是战争还是逃亡,或许为了活,或许为了死,或许仅仅为一具尸体,为了明天我们就这样坚持,由此迸发出的力量足以震慑并击倒一切鄙视我们的敌人。

女:哇,好感动!我好想哭!

一个民族只要有信念,是击不跨的,你看这个犹太人,只是那么一个念头,所爆发出这种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无惧无畏,多么有震撼力!


钢琴家剧照
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电影很多,《钢琴家》也是类似题材,故事并非宣扬反抗和战斗精神,但却凸显顽强的生命力和信念的力量,每部的电影主题不一样,只有看懂主题思想才有资格做解读。

男:现在我信了,你真是问不倒啊?

呵呵,我搞影评拉片,不是想可以证明自己。其实很早我就已经达到什么级别,这我心里还没数吗?

我们编剧在拿到故事时候,越是这种稀奇古怪的新奇的故事,越有可能是获大奖的胚子,但是往往很难写,主题思想不明确,因为没有方向性,所以剧本感觉越写越侨情,写着写着就流于俗套,要么就跑偏了,不知道如何将思想融入故事中,并有艺术手段去展现……这其实就是缺乏艺术修为,无法达到大师级的标准,一句话,就是驾驭不了!

所以本节目就是想拉近国际大师们的距离,让每个有故事的人,都有机会写出一部精彩的好电影。
影评收录于奥斯卡电影百集系列讲评https://zhuanlan.zhihu.com/c_155600893

索尔之子Saul fia(2015)

又名:天堂无门(港) / 索尔的儿子 / Son of Saul

上映日期:2015-05-15(戛纳电影节) / 2015-06-11(匈牙利)片长:107分钟

主演:盖佐·罗赫里格 / 列文特·莫尔纳 / 乌尔斯·瑞恩 / 托德·沙尔蒙 / 耶日·瓦尔恰克 / 盖尔戈·法卡斯 / 巴拉日·法卡斯 / 桑德尔·泽绍特 / 马尔桑·恰尼克 / 列文特·奥尔班 / 

导演:拉斯洛·奈迈施 / 编剧:拉斯洛·奈迈施 Laszlo Nemes/克拉拉·罗耶 Clara Royer

索尔之子相关影评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