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设问来自于某老师,三年前觉得这几个问题有探讨的价值便尝试回答了一下。一边感叹三年前文字真TM稚嫩,一边感叹自己当时真TM认真。

1.《都灵之马》中,土豆吃了几次?几次吃土豆有不同吗?
一共吃了五次。几乎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次:从正面拍父亲吃土豆的细节,主功能为描述。盘里的土豆的特写,摇到苍老的单只左手捏碎滚烫的土豆的特写,摇到满是胡髭的脸部吃滚烫土豆碎块的抽动的特写。父亲的左手和左眼都有残疾,父亲吃土豆的样子饥饿、急切甚至慌张,不时抬起无神的眼睛看看女儿,一种被生活折磨到简单粗暴、渴望物质生活的个性。
第二次:过肩近景转为单人近景,主功能为描述。女儿吃土豆平和、精致、若有所思,似乎在感受土豆带来的意义。女儿身处周围的环境中并与之相容。女儿是一种精神层面淡然的写照。
第三次:是从桌子侧面拍父女俩对称吃土豆的中景,主功能为描述和叙事。在上两次吃土豆的基础之上表现人物关系,并置父亲的急迫和女儿的淡然,对比突出差异。之后由父亲长时间的抬头看、女儿随之抬头看引出吉普赛人驾着马车来到的场景,吃土豆的戛然而止起着设置悬念的作用。
第四次:与第三次相反的角度拍对称中景,主功能为渲染气氛。与第三次的构图十分相似,有趣的是这次父亲吃了半个土豆就坐在了窗前凝视窗外。前一天井里的水干涸了,马绝食三天已经让父女俩深深忧虑,父亲的无食欲是他焦虑的外在表现。同时,吃土豆这一举动已经被重复到使我们的感官疲劳,让人看到土豆就油然而生一种厌恶。
第五次:采取与第三次类似的角度,这一镜头是所有吃土豆场景中最长的,也是最暗的,沉沉的黑暗降临在头顶让人无法喘息,焦虑和绝望在几乎没有动作的长镜头中蔓延开来。这一场景的声音表现特别有力量,外面风已经停了,只剩下黑暗中的沉默,父亲说着“吃吧”然后咬下生土豆时清脆的“咔嚓”声有着雷霆万钧的效果,预示着生命的底线和死神的降临。而女儿绝食是故事的情节点III,对土豆的抗拒是对生存的抗拒,因此第五次吃土豆的意义已经被升华至生存与否。

2.《都灵之马》中的风是什么时候停的?为什么?
在灯灭了的那个晚上停的。
狂风是影片中的摧毁者,(看上去是)问题的根源,它象征着阻碍人们生存的力量。而随着马的停止干活、绝食、井的干涸、灯的熄灭,在第五天晚上困境已经到达了顶点,再也没有任何生存的希望可言。此时击垮人的已经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精神状态。因此起着表征作用的狂风停了,留给人的空白直抵生存问题的根源:父女俩的生存窘境是天生就有了,人类一切悲剧的根源在于“存在”本身。有了狂风的停止,才有第二天女儿的绝食。

3.《都灵之马》多少镜头?
30个镜头。
第一天
第一个镜头:开场驾马-6:00
第二个镜头:把马和马车都赶进车棚,收进衣服-11:45
第三个镜头:女儿给父亲换衣服,女儿煮土豆和对窗户静坐-17:45
第四个镜头:镜头对着父亲吃土豆,吃完后父亲对窗户静坐-23:45
第五个镜头:熄灯,洗脸,躺下,“蛀木虫”的谈话1:00:00
第六个镜头:女儿出门打水-32:57
第七个镜头:女儿给父亲穿衣,父亲喝了两杯酒-37:00
第二天
第八个镜头:马儿不肯走,拖出来再拖进去-44:22
第九个镜头:回到室内,女儿给气急败坏的父亲换衣服-48:14
第十个镜头:父亲劈柴,女儿用热水洗衣服,把衣服晾在父亲单手架好的绳子上-51:54
第十一个镜头:父亲扎皮带孔,女儿叫父亲吃饭,镜头面对女儿慢慢吃土豆的样子,吃完后女儿收拾盘子,父亲对着窗户静坐-58:15
第十二个镜头:一个男人敲门进来打酒,说了一番疯话,扔下两个铜板在风中离开-1:05:35
第三天
第十三个镜头:女儿起床穿衣,出门打水,风大极了。艰难地打水回来-1:12:52
第十四个镜头:女儿给父亲穿鞋穿衣,父亲起床喝了两杯酒-1:16:37
第十五个镜头:父亲走进马厩清理稻草,女儿进来拖走稻草倒到外面,马儿不吃1:19:08首次除片头外首次响起主观音乐-1:20:45
第十四个镜头:女儿端出土豆,相机在侧面拍女儿父亲一起吃土豆,吃着吃着父女俩一起看外面,很惊诧-23:20第二次响起主观音乐-23:27
第十五个镜头:从玻璃窗前看到远处两匹白马拉着一辆马车朝屋子过来。父亲让女儿把吉普赛人赶跑。吉普赛人在井前停下要喝水,被拿着斧头的父亲恐吓到了,离开发癫地说:“我们还会回来的。水是我们的,地球也是我们的”-1:28:23
第十六个镜头:女儿在家里读圣经-1:33:06
第四天
第十七个镜头:女儿生火,出门打水,发现井里干涸了。叫父亲过来看。父女回到家中,父亲喝了两杯白兰地-1:38:18
第十八个镜头:女儿收拾马厩,喂马水,马不喝。-1:40:00
第十九个镜头:父亲叫女儿收拾东西,女儿收拾箱子,父亲把东西都搬到中间来-
第二十个镜头:女儿把马车牵到门口,父亲把马牵到门口,女儿拉着马车艰难在风中行走-1:52;43
第二十一个镜头:父女牵着马车走出树的地平线,然后原路返回了-1:56:10
第二十二个镜头:父女一样样把行李搬下车,搬进屋,父亲把马迁回马厩,女儿呆坐在窗前-2:01:56
第五天
第二十三个镜头:女儿给父亲穿好衣服,父亲起来喝了一杯白兰地,白兰地只剩下一小酌了-2:05:44
第二十四个镜头:父亲打开马厩,父女走进马厩,一起凝视着马。马的特写长达好几秒。父亲把马嚼子取下。-2:08:32
第二十五个镜头:父亲静坐在窗前看窗外,女儿做针线,之后端出盘子吃土豆,父亲吃了半个就推开盘子重新坐回窗前-2:14:06
第二十六个镜头:黑暗突然降临了。女儿点着了灯,捧着火的样子小心翼翼。之后坐在墙前盯着灯看-2:17:40
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个镜头:灯的特写,慢慢熄灭了。女儿重新点燃却点不着,父亲用灰烬点也点不着。他们上床去睡了。黑夜里只有他们盖被子和呼吸的声音,除此之外只有沉默。风不知何时已经停了。-2:21:20
第六天
第三十个镜头:父女对坐,没有火了,土豆是生的。女儿绝食。

4.《都灵之马》为何是黑白片?
《都灵之马》是剖析人类生存问题的哲学电影,不是叙事电影。现实生活中五彩斑斓的颜色不适合出现在这样宏大而沉重的主题中,也没有必要。
黑白表现的是一种沉重,是一种原始观察,是一种剔除了杂质的思索。它将现代生活中的戏剧化和多样化抽离,把我们的视界倒退到元谋人时代,看到的是岩洞、寒冬、枯叶和火。这正是《都灵之马》要探索的生存本源问题,因此黑白让影片有抽离现实的大气美和粗粝感。
黑白是一种二元对立。影片中有很多对立,父女的黑马和吉普赛人的白马,父亲的黑衣和女儿的白衣,井满和井干,灯亮和灯灭,这些对立的象征用黑白来表现可以直指对立的本质。
黑白是一种隐忍,也是一种挑战。黑白是收敛的颜色,其实又孕育着所有的色彩。它符合贝拉·塔尔对人生隐忍的观察,但同时它又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质疑。
黑白两色象征死亡的颜色,是对1889年的尼采致敬。

5.《都灵之马》中,父亲女儿离家后,为何又回来了?
如果寻找现实的线索,父女回来的原因可以这样解释:1.从来买白兰地的男人口中得知,小镇已经被风吹跑了。父女其实已经无处可去了。2.马已经丧失劳作力,马车是由女儿艰难地拉着,狂风又如此肆虐,他们根本不可能走得了多久,离开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挣扎。
但其实对哲学思辨意味浓重的《都灵之马》来说,这一幕的象征意义大于解释意义。1.“生存”于此地是人类的原罪,根本无法逃脱的掉。地平线是上帝划出的,人类终其一生只能在它的范围内。2.影片再也没有描述过除了有一棵树的地平线以外的世界,有一个残酷的隐喻:外面的世界不存在。他们是孤独的,人类是被巨大的孤独和无力感统治着。(《移魂都市》也表达过同样的思想)3.本片所探索的生存是人类自成一体的灵魂上的东西,是靠自身的感悟而不是求救于外来世界。哪怕无法得救(其实是必然的),也只能让灵魂在自身内部慢慢萎缩。

都灵之马A torinói ló(2011)

又名:都灵老马(港) / The Turin Horse

上映日期:2011-03-31(匈牙利)片长:155分钟

主演:亚诺什·德尔日 / 艾丽卡·博克 / 米哈伊·科莫斯 / 

导演:贝拉·塔尔 / 阿尼亚斯·赫拉尼茨基 / 编剧:László Krasznahorkai/贝拉·塔尔 Béla Tarr

都灵之马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