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儿后劲还挺大。
  ——这是我在看完《命运速递》第三天后的感受。
  电影开场十分钟,我觉得它像一瓶汽水,清爽干脆,气泡里裹着一点宜人的小刺激。
  是的,直观、硬核的非线性叙事,逻辑清楚略带幽默,丝毫没有故弄玄虚的做作,诚意十足地讲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来“一线城市”拓展业务的讨债青年周小铁,短袖边缘尚为母亲戴着孝,将锈色不可餐的老式哑铃置于西餐厅的方桌上,给对面专注的姑娘讲着故事。他操着抑扬顿挫咬字清晰的河南话,一字一句地讲,毫不拖泥带水,没有枝枝蔓蔓,正如电影干净利落的节奏和没有半秒多余镜头的剪辑。
  再看下去,我发觉这汽水有些辣,慢慢变成了酒。
  汲汲营营的公司职员方南在老家欠了债,走投无路向追随多年的老板借钱,尚未开口便被拒绝。方南和女友琴初九住在促狭的公寓里,他不喜欢初九为了事业又要去见一些不三不四的导演,但最终也只能给她留下点钱,让她主动结账不要吃人嘴短。琴初九哭成泪人,她不懂为什么不能遇到一个真正想让她上戏而不是想上她的导演。这大概就是生活,劣等的便宜酒,辛辣烧心,变质时还会带些酸楚,把人呛出眼泪。
  但电影完全没有煽情,依然冷静克制而快速有序地进行着,正如琴初九得知周小铁的讨债对象就是方南时冷静的离开。一块块的情景碎片逐一展示出来,使得我们几乎没有机会投入对人物的共感中,便得以上帝视角渐渐知晓已发生的故事的全貌。我看到有观众因此表示“感情处理不够深刻”,或许是这样吧。但我认为线性叙事不是目的,是手段。即观众与片中人物的适度的疏离感是恰到好处的呈现效果,男主演的表演也与电影的风格相得益彰。世界那么大,大到如方南所说“我欠债的原因当然跟你有关系”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你我看似不相干的命运也交织在一起;而镜头那么小,小到既不能同时容下门里噤声的方南初九和外面疯狂砸门的小铁,也不能同时容下天台上歇斯底里的花梨和楼底下不明所以看热闹的小铁——这就是非线性叙事的意义所在,角色们都在有迹可循地各自生活着,我们又与角色一样,只可能在事情发生后再得知其全貌。
  你已经知晓的或尚未得知的,所见的有限永远是你自己双眼为边界的取景框。所谓巧合,不过是银幕把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压缩到十人以内,这不过是世界正常的运转模式的浓缩。速递是巧合交汇的物件,但或许它与小铁的哑铃或花梨的高跟鞋一样,不过是故事发生的二十四小时内种种巧合的投射之一。你一旦明白这种巧合往往被称作“命运”,就很难不将一切都归咎于它,不可见的、没有实体的,隐身于人们的生活间,却始终站在那里的,粉色的大象。
  最终,初九完成了可能是她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次演出,已不那么在意债务而更在意女友安危的方南也拿到了钱,万玉城与花梨或许和解,出租司机揍完人解了气,保镖跟着快递员的货车艰难地跳着,拾荒者怯生生地还回了哑铃,周小铁也终于完成了母亲的全部夙愿。啼笑皆非的人生汇聚到一起,像苦涩盐腥的海水终将容纳一切滋味的河流。没错了,生活并没有汽水那样甜,也没有白酒那样辣,而是更像咸中带苦的海水。哦对了,回头看看吧,那头名为命运的粉色大象,它一直在那里站着。
P.S. 我从来不觉得名人就不能说场面话,所以总是尽我所能抱着独立的态度观影。可是看完第三天我终于发现,姜文导演的形容确实不能更贴切,这片儿耐琢磨,“有劲儿”。
P.P.S 写短评里了但我想在这再贴一遍:
我不能同意热评里“丑化了同志形象”的说法。小马情节上是“命运速递”的传递者,性格上可爱纯粹,人物关系上同事毫无歧视排挤。他本人勇敢追爱,同事为他挺身而出,只不过就是塑造有喜剧成分在,反而被有的直男说成丑化。拉基双跨群体什么人都有,非得按你的刻板印象才不是刻板印象吗?

命运速递(2015)

又名:喊个没完 / Fate Express

上映日期:2018-05-25(中国大陆) / 2015-07-30(FIRST青年电影展)片长:90分钟

主演:赵铭岳 / 吕晓霖 / 余皑磊 / 啜妮 / 张优 / 李非 / 顾长卫 / 

导演:李非 / 编剧:李非 Fei Li

命运速递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