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同行》第一季的亮点是 LGBT 里的 Lesbian,那么第二季的亮点很明显落在了 Trans 这一个一直存在却被我们忽略掉的群体。

无独有偶,在今季的美版 Shameless 《无耻家庭》里,编剧也为我们的小 Ginger Ian 开发了和 Trans 的感情线。#题外话#

▼回归正传▼
《同行》第一季 Ellen 和 Ian 走访了日本、巴西、牙买加和美国四个国家,第二季则走入乌克兰、印度、法国、美国(南部),更针对美国史上最大的 LGBT 暴力事件制作了奥兰多特辑。

第一季将重点放在了 LGBT 群体的个人状况及生存上,而第二季通过这 4 个国家的 LGBT 现状来探讨超越个人范围的这一群体的政治化道路。法国南部城市 Beaucaire 的市长 Julien 有句话说得很对:

不参与到政治其中,就会被政治所左右。

虽然他的其他观点都是屁,但这句话于我来说却是正确的,也正正击中了本季《同行》的核心。

印度 377 条例的撤消与恢复为 LGBT 群体各自为营的状态敲响了警钟。2009 年印度撤消了在英殖民时期草拟并生效的将印度境内同性性行为定义为非法的 377 条例,撤消后很长一段时期出柜的比例不断攀升,但却在 2014 年完全恢复,让 LGBT 群体措不及防。世上并没有“入柜”这件事,已经出柜的 LGBT 没有办法重新回到柜子里,因为届时就已经根本没有柜子可以回去了,out and bright as daytime.

而在法国,骄傲节的非政治化越来越明显,更多的像是一个公众用来庆祝的借口,慢慢淡忘了最初的意义。Trans 群体的发声,让我们再一次正面面对这个问题。普罗大众对 Trans 群体的忽略也为我们揭开了目前看是宽容的“大同”趋势只是一个过度娱乐化的假象,而娱乐终归会有曲终人散的一刻,这一刻离我们并不遥远。

Ian 在法国访问 Edwin Nasr (黎巴嫩籍居住在法国的记者和活动家)的过程中就产生非常戏剧性的一刻,他们正在讨论 LGBT 在法国的状况时刚好就有一个反同份子出现在镜头前面。

“我理解同性恋,但我不想我的孩子是同性恋”、“变性是个人选择,但我有拒绝和变性人交朋友的权利”......你有拒绝和任何一个人交朋友的权利,但你没权利去碾压和控制你的子女、朋友,任何的一个人以何种生活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

某种程度上,在大众逐渐适应 LGBT 群体形象的同时,在“言论自由”的庇护下,似乎慢慢地大家也对反 LGBT 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变性人来说,这些歧视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 LGB 群体的。

历史总是曲折地向前发展,倒退性潮流在历史当中比比皆是,要减少倒退带来的伤害,在看似前进的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必须要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对这些在“言论自由”庇护下的言论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就会形成针对特定群体的暴力行动。而群体性的暴力行动,政府是最难以有公正的制裁行为,因为无论如何判决,都会得罪任一群体背后的利益集团。

政治化是根本和长远上保证 LGBT 群体利益的一种已经经过实践证实有效的途径。要权利,不要仁慈,不需要那些假惺惺的怜悯眼光和语言,要真正为为生而为人的尊严而骄傲。

Politicize Your Experience

第二季还初次涉及到了 Q 的概念。LGBTQ 中的 Q 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是 queer,另一种是 questioning。因为性取向本身很复杂,并未只有异性恋、同性恋两种。很多人可能只是知道自己不是直的,但是具体自己是什么还不确定。目前最全面的写法是 LGBTQIA,I代表 intersexual(双性人),A 代表asexual(无性恋),但是 LGBT(有些地方写成GLBT)和 LGBTQ 还是最常见的。

最后用法国 Pride De Nuit 骄傲之夜前,Acceptess Transgeneres 机构的总监 Giovanna 的演讲来结束:

如今政府抛弃了跨性别群体
我们拒绝那些跨性别恐惧言论
我们拒绝那些由同情掩饰的无知
今天我们为了做自己而抗议
今天在骄傲节我们找回自己的信条
今天我们为生而为人的尊严而骄傲

同行 第二季Gaycation(2016)

又名:同志假期

主演:艾伦·佩吉 Ellen Page/伊恩·丹尼尔 Ian Daniel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