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成功的纪录片,其因反映现实带来的冲击力几乎是无可比拟的,现实通过影像进入观者的脑海,不由分说,令人哑口无言。影片中两个工厂女工劳动的细节描写令我屏息静气,尤其是第二个做开关的,人真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妙也是最精准的机器。
  但看罢想想,视觉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有多少人是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看这些艺术作品呢?摄影师的影展在宽敞明亮干净的大厅里展出,地上是锃光瓦亮的木地板,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关于孟加拉拆除油轮的镜头是那样可怕,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们,是否能从自己周遭的环境中看出什么艺术的美以及冲击力呢?类似的问题还可以问很多,当然有些在影片里已经有回答,比如三峡上那位站在栏杆前抽烟的大叔,大叔清楚自己的渺小,一天二三十块钱,“只是小工”。
  既然这些真相的冲击力大多是由吃饱饭坐在干净的房子里出门坐上行驶在宽大的柏油马路的汽车使用各种高档电器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享受/消受的,同时我们又是这些破坏自然的工业得以运转的根本——我们中的大多数构成了生产的初端和消费的终端,那么我们是否真的需要拷问自己的良心在观影之后忏悔呢?
  不需要。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跟破坏/建设息息相关,你用的石油可能就是从孟加拉的油轮上运来的,在它还未破败之前;你接受各种环保口号购买的节能电器,就是中国的血汗工厂生产的。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不管是拆除油轮的穷苦的孟加拉国人民还是血汗工厂的中国女工,他们不需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环境中有什么美或者艺术的冲击力,而你我,吃饱喝足的远在天边的人们,也不需要知道哪里有毒害自然的垃圾堆。
  知道了也不能怎么样,破坏从来都不是单纯为了破坏而破坏的。或许单纯为了破坏而去破坏,也许一切还不至于这么糟,影片中那么多满目疮痍的破坏,只不过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当然不止是工人为了更好的生存,也是资本家为了更好的生存),也就是说,为了延长生的时间,我们加速去死。
  三峡的第一目的是防洪,这是官方措辞的巧妙之处,单就为了防洪,肯定有更多的方法和解决手段。但是三峡是这样好的一个平衡,集发电航运于一身,当然,防洪也捎带脚是个功能,最伟大之处不在于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不在于需要我们做出多少牺牲,而在于这真的是一个最好的平衡,面对这样的平衡再多的质疑也可以被掩盖掉。
  我仍旧为三峡感到自豪,我也为血汗工厂感到自豪,关于三峡的镜头,还是《三峡好人》引出的思考更有力度,可这在我脑海中当然也包括其他许多人脑海中引起共鸣的艺术的力量,又能怎么样?真正有力量的,还是做出决定的政客们,他们的力量超越自然,超越艺术可以表现的范围。血汗工厂的兄弟姐妹们,我这样称呼你们其实挺无耻的,因为你们里面我一个人也不认识,你们只是我平时所说的“打工仔”中的沉默的一个,我很少有机会看到你们真实的个体,偶尔会听说你们的故事。你们带着各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复一日地从事着艰辛的劳动,你们作为滴血,会聚成整个血汗工厂的庞大动脉,令祖国的经济蓬勃腾飞,令当地官员有可供炫耀的GDP报表向上级邀功,令欧美发达国家的穷人们能够去沃尔玛买便宜货,是的,你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和自己身处的环境有这么多意义你们也没工夫管这些事情,但是今天有机会有影片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让我了解这种意义,我只能表达厚着脸皮套近乎的情感:你们很伟大。
  影片里有说,这不是对和错的问题,我们需要新的观点。是谁需要新的观点?是参与从事破坏、规划破坏的人们?还是享受破坏副产品(对于整个工业来说,流水线上的产品与破坏自然的结果相比,几乎可以说只是副产品而已)的人们?
  看到一个关于本片的评论,题目是“凡是讽刺中国的影片不一定是好影片”,作者逻辑之残疾让人发笑,一个人需要多么主旋律的神经,才会把这部记叙文式的纪录片看成是议论文风格的讽刺片。“凡是,就是,就不一定,一定不是”这种逻辑不要随便拿来乱套。
  通过本片,我也从侧面了解到那些推出重大工程项目的官员的心思,比如招商引资,比如水利工程等等,表面上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终止破坏的力量,唯有政治的力量,而实际上,政治自身左右为难的弱点让它只能成为这破坏力量的附庸。
  破坏是无法被阻止的,我们不能阻止城市里的居民出门踩不到柏油路,坐不上小轿车,进不了高楼大厦,用不了先进的家用电器,也不能阻止工厂生产产品/招募工人,也不能阻止一国政府为国民谋福利(本句无暗示和讽刺),大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糟蹋了这么多东西,没办法。
  还是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尽可能享受生活吧,最后我除了号召大家热爱生活之外,还有什么臭屁可放吗?

人造风景Manufactured Landscapes(2006)

又名:Edward Burtynsky: Manufactured Landscapes

上映日期:2007-06-13片长:80分钟

主演:Edward Burtynsky

导演:Jennifer Baichwal

人造风景相关影评

多元
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