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风景》与《战地摄影师》、《东》一样,都是一个持摄影机的人对另一个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进行了工作记录,在此“观察的传递中”,拍纪录片的也完全被他所纪录对象的创作目标所吸引,比如Christian Frei被James Natchwey的战地视角引到浩劫场面上,比如贾璋柯被刘小东的画作引到了三峡人物个体上。

在《人造风景》里,传递过程是,巨变中的中国那些惊人的“人造风景”吸引了加拿大工业摄影师Burtynski,而他那因画幅巨大而震撼展览馆的照片又吸引了拍纪录片的Jennifer Baichwal,最终在关于工业化中国的照片、出版物印刷品、纪录片影像的共同作用下,震撼了我们这一小撮对艺术和社会还保有点主观能动性的中国人。

没机会接触到导演,无法猜测他在艺术追求背后个人是否也具有社会意识,是否有那种西方人审视中国问题时夹杂着怜悯心和优越感的复杂情绪,但单从冷静缓慢的纪录片本身和里面对一幅幅巨型“人造风景”摄影作品拉镜头处理中,我还是只看到摄影师对他心中“震撼性艺术”的追求。这其实就如同Godfrey Reggio那生活三部曲(〈机械〉〈失衡〉〈战争〉)中的第三世界市效奇怪,配合上侵略性的极简主义配乐,他要做的就只是完成漂亮的摄影剪辑艺术片,而并非具有社会观念和道义指向。然而只要拍摄对象针对了“世界工厂”,似乎就不可能只是搞无关政治、无关意识形态的自律的“现代主义”了,于是它在忠实纪录变迁的过程里,不得不具有揭示意义甚至批判性。

电子垃圾、移民、高效而冷漠的装配线,这些巨变中阵痛的元素背后的那个声音大多是批判性的,也夹杂着无奈,像富士康案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廉价劳动力。

有人觉得西方人视角始终是猎奇优越的,但不管作品背后观点如何,纪录这个变迁、揭示这些生活总是必要的,而且单就纪录片来说,也还各有各的角度。如果觉得《人造风景》太过艺术化,缺乏社会性(至少是简单直接的),那还可以看荷兰人拍的《中国造》,关于一个东西,从产品到商品,从生产它的昆山工人到消费它的威斯康星居民(他因产业升级而失业)。这是关于人的微观视角,富有生活故事性,揭示问题也更简单明了。

艺术始终高于生活,这些关于世界工厂的纪录片,谁好谁差因欣赏角度也无法评判,总之,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纪录了变迁。

人造风景Manufactured Landscapes(2006)

又名:Edward Burtynsky: Manufactured Landscapes

上映日期:2007-06-13片长:80分钟

主演:Edward Burtynsky

导演:Jennifer Baichwal

人造风景相关影评

多元
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