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想过,会被一部纪录片,吓到脚软手抖、头晕目眩。
就是这部《徒手攀岩》。
豆瓣4万多人,打分9.0;苛刻的烂番茄,给出97%的新鲜度;
——即便见惯了「徒手攀岩」的美国人,也在IMDb上给了8.2的高分。
它还横扫了各大电影节:
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纪录片、第4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啰嗦这么多,只是想表达:它得到了观众和影评人的一致称赞!
徒手攀岩 生死一线
作为「极限运动」的一种,它的重点不是「攀岩」,而在「徒手」:
不借助绳索、挂钩等保护设备和辅助牵引;
仅靠一个人、一双攀岩鞋,和一个镁粉袋;
在近乎垂直且表面光滑的悬崖峭壁上攀登。
稍一失手,就成了悬崖峭壁上的自由落体,深山老林里的孤魂野鬼。
因此,「徒手攀岩」被认为「最危险的极限运动」,人称——
峭壁上的芭蕾。

由于美国多垂直峭壁,美国的攀岩爱好者,长居世界首位,这项运动也就成了美国极限运动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而美国的酋长岩,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单体花岗岩。
高914米,比阿汤哥在《碟中谍4》中爬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还高86米。
而且,它的岩壁近乎垂直,表面平整光洁。
被称为「不可能被攀登的巨石」。
意思就是:谁去爬,谁去死!
但在2017年6月3日,亚历克斯·汉诺尔德,却靠「徒手攀岩」成功登顶酋长岩。
而《徒手攀岩》记录的,就是这件美国攀岩史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时刻。
亚历克斯,何许人也?
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徒手攀岩大师!
之所以说是「大师」,是因为在这项绝对危险的极限运动里,如果技艺不精,绝对活不到能被人称为「大师」的这一天。
比如在2008年,仅耗时1小时23分钟,他就徒手登顶了月华拱壁。
——要知道,月华拱壁的砂岩悬崖,有370米高,是公认的全世界比较难的攀爬路线。
亚历克斯此举,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首次!
2010年的纪录短片《孤身绝壁》,记录的就是这件事。
4年后,他又徒手登顶了高达610米的半圆顶西北壁。
在这之前,有3位攀岩人借助工具,却连四分之一的位置都没到。
到底有什么绝技,能让亚历克斯在这么危险的运动里,屡战屡胜?
这些绝招,都在《徒手攀岩》里。
攀登酋长岩
徒手攀岩,爬的是什么?
说直白点,就是岩石的「弱点」。
这些弱点,就是岩石的「裂缝」,和岩石的「凸起」。
要想成功登顶,就要在攀岩过程里,不间断地寻找这些弱点。
绝大多数徒手攀岩者,都会选择那些带有裂缝、能把手掌伸进去的「手缝路线」。
用亚历克斯的话说就是:
「当你把手塞进裂缝里,以一种特定方式转动它,就能感到骨头和肌肉被牢牢卡在里面,很稳当,也很有安全感。除非你选择放手,否则不会脱落。」
但900多米高的酋长岩,只有差不多100米左右的这种「手缝路线」。
在这种情况下,能做第二选项的,就是「凸起路线」。
就是在岩石表面寻找凸起点,用手指扣住,或用脚尖踩好。
但酋长岩的表面,像是被利刃切过的豆腐,就是个「大光板」。
这是攀岩时的第三种路线:
路线里没有「裂缝」和「凸起」,整个人全靠摩擦力,外挂在岩壁上。
攀岩爱好者戏谑这种「大光板攀岩」,靠的是「信」:
信念越大,脚踩得越狠,摩擦力就越大;
越是害怕,越不敢下脚,就越可能会掉下去。
亚历克斯就是在这种路线里攀岩的。
大光板区的最小凸起,不足2毫米——
请注意:不!足!2!毫!米!
对我这种高度近视来说,别说爬了,凸起在哪都看不到好吗?!
而路线里手指能抓住的凸起呢?
刚!好!放!下!手!指!头!
面前是不好确认的路线;
身后是毫无保护的悬崖。
别说踩不稳会死,抓不住也会死的呀!
即便看似安全一些的「巨兽裂缝」,实际上也一点都不安全:
亚历克斯需要在岩壁挤压身体到变形的情况下,继续前行。

哪怕累到极限,也不能停顿——
停顿同样意味着死亡。
它需要攀岩者绝壁腾挪,从这个点,尽可能快地转移到下一个点。
想象一下:
你像个蚂蚁一样,贴在近乎垂直且光滑的岩壁上;
指尖扣着指甲盖大小的凸起,脚尖踩着不足2毫米的凸起;
——你的身家性命,就靠这种微弱到近乎没有的摩擦力维持着!
哪怕一只飞过的鸟、一阵吹过的风,或一颗跌落的小石子,都可能成为「要你命3000」!
有多可怕?
小心脏悬到嗓子眼都不算啥。
纪录片的工作人员直接看不下去好吗?

而亚历克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耗时3小时56分钟,爬行900多米,最终成功登顶酋长岩。

亚历克斯 独孤求败
《徒手攀岩》聚焦了极度危险的时刻;
而它的主角,却是个异常安静的小伙。
除了安静小伙和危险运动的戏剧张力,《徒手攀岩》还有两条线索:
明线:记录亚历克斯为完成任务做的准备;
暗线:记录亚历克斯从小到大的情感生活;
具体做法是,在记录他为攀岩做准备的过程里,加入他的回忆,以及对他家人、恋人和朋友的采访,追溯他的童年和成长。
1987年,亚历克斯出生。
他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
但他没有追随父母的教育事业,反而爱上了徒手攀岩。
这种反差,与其说是天赋,还不如说是成长环境造就的。
他的家庭关系不太亲密,从没被父母抱过,他也承认自己性格里有阴郁的一面。
就连「攀岩」这事儿也是——
在「安全攀岩」,和「徒手攀岩」之间,为什么会选择危险的后者?
因为找不到同伴协同作战。
性格孤僻的他,索性就操练起一个人也能完成的「徒手攀岩」,最终以此为业。
性情里的孤僻和阴郁,为徒手攀岩提供了强大的专注力;
徒手攀岩的紧张刺激,又让他的孤僻和阴郁得到了宣泄。
这不谋而合的两者,都拥有极高的纯度;
而纯度越高,毁灭性也就越大:
所以徒手攀岩时,你会觉得他就是在挑战死神的耐性;
而回归到生活里,他又保持着现代人无法融入的简约——
多年来都住在房车里;
每年拿出部分收入,帮助贫困地区;
也经历了一些感情,却都无疾而终。
即便现在他有了一个稳定的女友,在看纪录片的过程里,你也不会觉得他们很般配:
亚历克斯就是个简单纯洁的大男孩;
她女友却是个世俗又虚荣的女粉丝。
她一出现,他就在一个月里受伤两次;
俩人还没结婚,就撺掇他买个大房子。
俩人的关系,就像这张合影:
在攀岩之外,亚历克斯珍视的是她;
而她眼里看到的,却是镜头的焦点,及它背后代表的关注和虚荣。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后亚历克斯登顶酋长岩,她说的是「I hope he's Done」。
而亚历克斯呢?
在登顶酋长岩的当天下午,他就在房车里开始了他的锻炼。

徒手攀岩Free Solo(2018)

又名:赤手登峰(港/台) / National Geographic: Free Solo

上映日期:2019-09-06(中国大陆) / 2018-08-31(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8-09-28(美国)片长:100分钟

主演:亚历克斯·霍诺德 / 汤米·考德威尔 / 金国威 / 米奇·谢弗 / 萨妮·麦坎德斯 / 迪尔德丽·沃尼克 / 彼得·克罗夫特 / 丹·奥斯曼 / 

导演: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 金国威 / 

徒手攀岩相关影评

蔡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