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橙
受访人:《网络谜踪》主创团队
总制片人: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导演:阿尼什·查甘蒂
制片人:赛弗·奥哈尼安、鄂聪宇、娜塔莉·卡塞比恩

2014年,从南加州大学毕业没多久的阿尼什·查甘蒂和赛弗·奥哈尼安一起用谷歌眼镜拍摄了一个短片,本来想参加电影节,结果没有入围。但是,短篇竟然被谷歌看到,还放在了谷歌眼镜的官方社交账号上发布,一下子引发了近三百万点击量,谷歌还直接把阿尼什请到了总部,专门负责拍摄制作谷歌产品的广告。从那个时候开始,阿尼什的作品,大多是在电脑屏幕上使用谷歌产品的广告短片。
同一年,一部叫做《取消关注》的电影在北美上映,故事发生在电脑屏幕上,以伪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几个正在电脑上聊天的好友忽然遇上惊悚事件的故事,超低成本的小制作获得了三千二百万美金的票房。这部电影的制作公司BAZELEV给这类主要场景在网络上的影视作品定义为“SCREENLIFE”——屏幕上发生的电影。自此,BAZELEV开始以“屏幕”为背景,拍摄各种各样发生在网络上的故事,并且向社会募集好故事,希望能够批次复制《取消关注》的成功。
2015年,BAZELEV的总制片人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偶然间发现了阿尼什的短片,提莫找到了阿尼什和他的合作伙伴——彼时已然是多部电影的执行制片人赛弗,希望他们参与到自己即将开发的“Screenlife短片合集”里。阿尼什和赛弗立刻意识到,在电脑屏幕这个环境下,最好的故事类型就是破案类的电影——因为破案类电影的本质,就是努力寻找讯息和证据,而当代,人们搜寻信息的最佳场所就是,网络。而什么样的破案故事会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呢——寻找失踪的爱人。
阿尼什和赛弗两人认为,寻找你所爱的人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真正去了解你所爱的人。两人带来了一个故事的创意:一个男人为了寻找自己失联的女儿,在网络上开始了一场地毯式搜索,却慢慢发觉女儿的秘密。看到这个故事概念的提莫立刻感觉到,这绝对不应该仅仅是个短片,于是,他提议阿尼什和赛弗,将这个短片发展成为一部长片电影的故事。
阿尼什一口拒绝,他完全想不到这个发生在网络上的短故事如何支撑一整部长片,他认为,《取消关注》那样电影的概念,一旦被人拍过一遍,几乎没有再拍一部的必要。身为制片人的赛弗却立刻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在桌子底下踢了阿尼什一脚,并称他们要回去想一想。几个月后的一天,两人打了通电话,几乎同时想到了这部长片的开场——一个谷歌广告风格版本的《飞屋环游记》开场蒙太奇。

那个时候,他们才达成了共识,这个短片里有丰富的故事,可以被发展成一部长片。阿尼什从谷歌辞职,收拾好行装来洛杉矶“投奔”赛弗,两人正式开始创作《网络谜踪》。《网络谜踪》讲述了一个父亲找寻女儿的故事。亚裔美国人大卫·金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妻子患癌症去世后,虽然大卫尽力保持着和女儿的亲密,但是,他和女儿玛戈特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一天,上高中的玛戈特在同学家进行学校的小组学习,在和女儿通完最后一次的视频电话后,大卫再也没能联系上女儿。心急如焚的大卫为了寻找线索,登陆了玛戈特的电脑账户,查看了她的社交网络、银行账户等等信息后才发现,女儿长久以来一直在对自己说谎。而这个谎言背后的真相,很有可能就是她失踪的真正原因——大卫也意识到,女儿此刻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为了找到女儿,大卫在网络上,对和女儿有关的所有信息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寻找。2017年,《网络谜踪》获得了入围圣丹斯电影节“NEXT单元”,并在电影节上斩获“观众奖”和“阿尔弗雷德·P·斯隆故事片奖”,2018年,《网络谜踪》在北美上映,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七千五百万美金的票房,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谜踪》在韩国获得两千万美金票房,并连续两周称霸票房冠军的位置。
《网络谜踪》中国制片人鄂聪宇:这部电影是所有独立电影人的梦想成真
鄂聪宇刚刚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毕业时,她还很迷茫,她不知道自己要继续导演道路,还是转行,为了谋生,时不时还会去兼任一些中国交流团的“主持翻译”。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个剧组认识了《网络谜踪》的编剧兼制片人赛弗·奥哈尼安,赛弗已然是个职业制片,看出了她的制片潜力,自那时起,她便开始参与赛弗制片的每一部电影。在赛弗和阿尼什开始筹备《网络谜踪》的时候,鄂聪宇已然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执行制片人,也是这个时候,她收到了来自赛弗的邀请——和自己一起共同制片《网络谜踪》。这个故事的剧本创作非常反传统,因为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必须发生在电脑屏幕上!那个时候,赛弗和鄂聪宇还在另外一部戏上,于是,他们白天拍戏,晚上头脑风暴和创作剧本。“我们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剧本,三百多页,你看过《网络谜踪》就知道很难描述,比如“内景”、“外景”这样,我们就是“内景:脸书主页”,很枯燥很长。”


剧本创作用了一整年的时间,但是,也正因为这样,过硬的剧本让《网络谜踪》的预算很快被批准,鄂聪宇和赛弗开始招兵买马,由于预算的紧张,两人找到的所有主创人员,包括剪辑、后期音乐、摄影指导等等,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行业“新人”。加上第一次当长片导演的阿尼什、第一次做电影制片人的赛弗和鄂聪宇,组成了一个“第一次”主创团队。
“我们团队非常小,但是每个人都做了很多工作,从建组到选角再到拍摄,大家一腔热血就开始做这件事情。”
这一帮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筹备,这部电影最大的难度,就是在实拍和后期制作上的平衡把握。所有演员出镜的镜头需要规划在实拍的部分,而其他“屏幕”上发生的情节则更需要精准规划,才能让实拍部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相得益彰。
因为预算很少,制片团队进行了无数次看景,确保影片绝对按照拍摄计划进行,同时,从剧本和现实能够实现的角度,从各个方面节省预算——但同时保障质量。选角工作的展开也让整个团队绞尽脑汁,开始为演员的问题发愁。他们将故事中的家庭定义为了亚裔家庭——
“我们觉得亚洲面孔没有在美国里得到充分体现,比如你是亚洲人,你就必须演一个医生或者科学家。本来这个故事在圣何塞,亚洲人居多,我们就觉得不是个事儿。当时碰到好多阻挠,经纪公司就觉得亚洲人没有票房。后来在电影节接受采访的时候,很多媒体问我们,为什么把人物设定在了亚洲家庭,我们的统一回答就是,为什么不呢?”
但是,亚裔演员在好莱坞的影响力仍然很低,算得上是“大牌”的演员更是少之又少,导演阿尼什便将目光锁定在了依靠《星际穿越》系列而走红的帅气的亚裔演员约翰·赵身上。但是,约翰·赵刚开始听说《网络谜踪》的时候,很快便把它定义为了《取消好友》那样的“伪纪录片”形式,他认为这样的形式很难传达出自己的演技。阿尼什没有放弃,他对约翰说,“你如果有任何一点改变主意的可能性,你愿不愿意给我一点时间,我们去吃个饭聊一聊,交个朋友。”


于是,他们一起共度了一次“烛光晚餐”,阿尼什详细阐释了自己对于《网络谜踪》的想法。第二天,约翰的团队发来消息,他接下了这部电影。
为了让包括约翰的演员们、还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充分了解《网络谜踪》将是一部怎样的电影,身为导演的阿尼什和剪辑师预先做了一版“电影”——
“所有的角色都是我们导演阿尼什一个人演的,屏幕上面他自己跟自己说话,他又演爸爸又演妈妈,但是通过这样粗糙的一部“电影”我们就可以知道,你(演员)的眼睛要往哪看,能看到什么,把这个窗口移到那里是为了什么,是因为要看这里的一个图片。这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演员从来没干过这样的事情。”

有了这个最初的“预演”版本,演员和主创开始明白,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于是,在电影正式开拍的时候,一切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拍摄仅用了十三天的时间。
“传统好莱坞的大公司的制片人对拍摄也不是特别懂,独立制片人没钱的,那你什么都得懂啊!你得懂开发也得懂制作,因为这几年的打拼,对我们反而是最简单的。那我们需要确定找到对的团队、对的人,因为可能会发生的那些乱子,(在拍摄时)就会发生的!所以你必须做好这种准备,才可以顺利拍完。制片人你就是要解决问题,还得以创意为先的目的来解决问题。”
进入后期,主创团队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但马上他们就意识到,真正的“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
“普通的电影两个月剪完了,拍完一周就可以看到上一周的一些戏的粗剪,基本上杀青的时候,剪辑师就出来剪辑师版本的粗剪了,导演休息一周就可以和剪辑师一起去剪辑导演版了,然后进入特效、上映。《网络谜踪》开始剪辑,四个月过去了,觉得不可能完成,于是我们就加到六个月了,觉得六个月肯定能完成。然后,六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六个月的时候我们就说,加到十个月,保证质量。十个月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气馁的时候,才看到曙光。”
鄂聪宇在采访中长长地出了口气,可见当初几个主创在剪辑室里盯后期时的辛苦和绝望,当然,最绝望的很有可能是两位剪辑师——维尔·梅里克和尼克·约翰逊。鄂聪宇解释了为什么《网络谜踪》的初剪就用了十个月之久。
“很多人以为我们的电影是截屏,但实际上不可能。我们的分辨度非常高,截屏(就会)全都模糊了,我们所有你看到的页面都是平面设计做的。所有的图片都是我们自己拍的,或者是自己的脸书贡献出来,或者发动家人朋友去拍的。那会儿我们已然拍完这部戏了,剪辑师发过来信息说,我们需要湖和森林,我们谁去野炊就拍湖和森林(的空镜),你看到约翰·赵有一个睡觉的时候听交响乐,我们就找出品方俄罗斯公司BAZELEV去现场录交响乐。包括那个视频直播网站,做的时候还要设计呢!”
除了有大量的平面素材需要设计,对于《网络谜踪》这样的一部SCREENLIFE电影,后期其实能够在剧情上补充整个故事,甚至对情节进行调整,别的电影进入后期以后都只是叙事层面的调整,而他们每天仍然需要头脑风暴、寻找更好的创意来完善剧情、让每一帧的画面都仿佛我们的真实经历的网络环境、同时让这些所谓的“鼠标移动”、“图片放大”具有电影感。



“一般的电影没办法改变剧情,后期一般改变的只是手法和呈现方式,但是我们确实是可以改变剧情的。我们发现,男主角在找女儿时,他进了一个付钱就可以找到联系人电话的网站。一开始,他买的套餐是最低价钱5.99美金,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好像不对,他应该买最高的那个套餐,40.99,他找女儿心切,不可能买了5.99,于是当机立断就改了。(这种情况)我们后期把数字换一下就好了。”

因为素材量的巨大,后期的遥遥无期让整个剧组从绝望甚至陷入了一种“癫狂”的“自娱自乐”的状态。
“后期我们娱乐自我的方式,就是(你会发现)每一帧停下来,都有很多“隐藏剧情”。比如大卫的邮箱里有网恋网站的邮件,就是我们无聊的时候决定加入的这么一个隐藏剧情,还有一个邮件是来自那个网站的网友问他好不好,后来还问他有没有找到女儿。包括很多新闻邮件,比如导演抑郁症自杀这种邮件,都是我们因为无聊编的。”
在初剪出炉之后,《网络谜踪》团队开始了二十多次小规模的“点映”,请的都是亲朋好友,但是,主创团队每一次都会精心地准备点映问题。
“我从入行到现在没多久,但是没见过任何一部电影比我们的点映做得细。我们每次点映都有一百多个问题,比如这一块儿镜头是不是要留的久一点,是不是交代地清楚一点,(观众)同意的举手。对我们后面的两个月的故事塑造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调整无数次后,又过了两个月,《网络谜踪》的团队决定请一家公司做一次正规的点映,点映地点选在了一家AMC影院。
“我们很忐忑不安,结果评分一出来,我们比同比例电影高出百分之四十,比好电影都好百分之四十,这家公司也觉得我们确实是做出了一部好电影。我们内部也觉得一年多的疲劳是值得的。”
鄂聪宇拿着这个版本来到了约翰·赵的公司,忐忑地坐在外面等待着约翰和他的团队看完电影后的反馈。
“约翰和他的经纪人和经理一起出来,我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约翰说,太棒了,比我想象中的棒多了。”
再后来,就是圣丹斯电影节。很巧,接到圣丹斯的入围电话时,阿尼什、赛弗、鄂聪宇等主创正在一起调适电影的声音。
“赛弗就收到了一个电话,就是圣丹斯的电话,说我们入围了“NEXT”的提名,也是我们认为最适合的单元,因为是给一些叙事比较新的剧情片的单元。”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的排片很有讲究,最忙的就是第一个周末。《网络谜踪》被排到了第一个周六,在最大最新的影院上映,首映爆满。在首映后的庆祝派对上,大家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很多电影的买方都希望获得《网络谜踪》的发行权。索尼以五百万美金的价格购得了《网络谜踪》的北美及国际发行权,要知道,对于一部小成本独立电影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发行权打包卖给一家具有电影发行能力的大电影制片厂。索尼不但竞购成功,还给每位主创许下了一个承诺:他们一定要让《网络谜踪》进入院线。
这部小成本电影从最开始主创成员们完全凭借一腔热血的干劲,到最后被索尼敲定发行权,一路虽然稳扎稳打,却也走得并不容易。为了节省成本,主创们身兼数职,几乎每个人都担任了剧组的“群众演员”。鄂聪宇担任了玛戈特开车那段情节的替身,她和赛弗还一边真的在回复工作邮件、一边坐在作为拍摄场景的咖啡厅里成为背景。因为成本有限,就连后期剪辑所用的电脑都已经不太好使,没有一天不死机,就连存一个文档鼠标都要转半天。那段日子,整个主创每天都在祈祷用来做后期的电脑不要死机——但是,电脑每次都死机。在无数次电影初剪点映的过程中,主创们没有钱,就请亲友们吃最便宜的披萨。
“哎呀,啥都难啊,钱不够、时间也不够,这部电影尤其难,因为我们需要自己开创这个方案。”鄂聪宇在聊天中笑着说。
索尼原本计划2018年暑假上映《网络谜踪》,但是,BAZELEV的另一部电影《取消关注2》的发行方环球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把《取消关注2》的档期提到了七月份。于是,《网络谜踪》只好八月三十日上映。一开始,《网络谜踪》还只是在限定影院上映,但是,第一周的周末就成为了每个上映的影院上座率最高的电影,甚至高于当时仍然在上映的所有美国大片。索尼立刻决定,北美正式上映,紧接着,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地相继上映。
在中国上映时,由于引进时间的原因,《网络谜踪》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排片,但是,它在美国烂番茄网站上的评分为92,而当时在中国,和这部电影同期上映的《海王》仅有64分。豆瓣网上,《网络谜踪》是2018年评分最高的恐怖/惊悚片。
“我们非常信的一点就是口口相传的口碑。”鄂聪宇这样说,“《网络谜踪》就是每一个独立电影人的梦想成功。”
《网络谜踪》揭秘:一部SCREENLIFE是怎么拍出来的:《网络谜踪》的制作和传统电影有何不同?
剧本创作:导演阿尼什和编剧赛弗用了一周的时间来研究,这个故事的剧本格式应该是怎样的,两人本着“每一场戏都应该推动下一步剧情发展”,每一场戏都需要和下一场戏有“因此”、“但是”这样的逻辑联系,来创作这个非典型剧本。
原本的短篇剧情是,观众发现有人进入了一个女孩的电脑,逐渐发现,这个人是女孩的父亲,他进入女儿电脑的原因是,女儿失踪了。当阿尼什和赛弗决定把这个故事发展成长片的时候,两人意识到,因为形式太“新”,剧情上,他们必须选择最普世的故事——爱和温情。故事的叙事借鉴了《消失的爱人》和《记忆碎片》,都是在碎片化的信息里寻找真相。
在人物创作上,编剧赛弗在人物介绍时让他们具有“标签化”,比如“一对有爱的父女”。但是,随着剧情发展观众才能发现,看到的并非真实所在。电影开场时的蒙太奇片段受启发与《飞屋环游记》的开场蒙太奇,赛弗认为必须在开场时就建立令观众感同身受、并一下子就爱上的角色。同时,赛弗坚信,因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与网络环境,只要将故事做得真实,人物做得扎实,观众就会被带入故事。
《网络谜踪》的剧本共有三百多页,好莱坞标准剧本一般在一百至一百二十页。一部SCREENLIFE电影的剧本中,角色可以是电子产品的屏幕或网页,比如iPhone屏幕、邮件页面等等,动作是屏幕的移动、鼠标的移动、打字等等。比如,主角可能键入一条信息、犹豫、删掉。过程中观众可以了解主角的心路历程。对于这种过程的描述,就是《网络谜踪》剧本和普通剧本的区别。
甚至,剧本的描述中还有“表情符号”,比如当大卫发现一个痞子给女儿发短信的时候用了“茄子”表情,这个设计原本就在剧本里。
拍摄计划的制作:开会决定那些戏份需要实拍,再做计划。
美术制景:《网络谜踪》所有的内景戏份都是在一个被装修成可以拍摄各种场景戏份的房子里进行拍摄,包括医院、监狱、主演的房间等等。实景的美术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比如女儿的房间,除了体现她十六岁的年龄的特质,还需要体现少年丧母的她和父亲有隔阂的状况,因此她的房间,后面摆着的是妈妈的东西。
另外,网页部分的美术主场景就是主演的电脑桌面,文件夹、照片、图标、壁纸、应用,都需要反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这部分的美术工作由后期指导负责。
演员表演:拍戏时演员面临的是电脑,电脑上面有一个GoPro镜头,所以演员并不是别的演员面对面地演戏,所有约翰·赵和黛博拉·梅辛的互动都是真实的,他们都能看到对方。他们面对的界面,都是事先做好的动画录像,演员点开播,眼睛跟随录像移动,这样他的那个眼神才能对正确,电脑屏幕已经有了动画,所以他才知道怎么去看,眼线怎么对正确。BAZELEV专门开发了一款视频软件,让演员在拍网络对话的戏份时能看到对方。
导演:开拍之前反复彩排、和演员讨论人物的背景、意图和动机等等。
同时,把谷歌、脸书等等“网站”当成了角色,根据电影语言的需要去调配需要展现的屏幕上的范围。
导演阿尼什充分利用了自己曾经在谷歌的“广告”经历——那些长度仅有一分钟,并且完全发生在屏幕上,通过“点击”来传达爱、感动等等情感的广告,让他学会如何在“屏幕”上讲故事。
阿尼什把《网络谜踪》看成一部传统电影,因此他运用自己在谷歌所学的一切服务于故事本身,让所有的镜头都仍然以“电影镜头”的方式来做。
剧本上写着“细看”时,便是一个拉近的屏幕某部分的“特写镜头”——比如,第一次观众看到大卫进入电脑的时候就是一个全景,当他输入密码的时候,就是一个特写;最后父亲发现怀疑的男人不是凶手,就有一个镜头推进,一下子看到了他震惊的脸,这里就是情感加强。都是电影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屏幕上发生的所有剧情。
摄影:《网络谜踪》在拍摄过程中,演员对着的电脑上安装了GoPro镜头,再接入监视器,来模拟电脑摄像头的真实感。其他戏份用的相机则是家用视频摄像机、索尼的小摄像机、iPhone等等,有很多手持镜头甚至是约翰·赵自己拍摄的。同时,为了制造网络聊天真实感,在后期制作的时候,主创团队刻意做出了一种“网卡”的感觉,制造真实感。
而屏幕的部分,则由剪辑在控制镜头的运动,他通过屏幕如何移动鼠标、放大图片等等方式,来决定观众需要关注的焦点在哪里。因此,剪辑师也被署名为“虚拟摄影指导”。
声音:《网络谜踪》在拍摄内景时无法举杆收音,因为经常需要电脑镜头前对话的两个人同时一起拍摄,两个人同时说话怕频率受到干扰,主创团队进行了很多测试,最后在镜头旁边安了一个无线话筒,远程操控。
后期制作:剪辑师用Adobe Premiere进行剪辑,控制镜头的运动,来决定观众需要关注的焦点在哪里。用数据模仿鼠标活动来推进剧情,让角色的动作能和光标的移动、打字的速度同步。
同时,每个网络页面都进行重新制作,平面设计师先设计,要确保什么色调、这个网页的功能是什么,进入网页的时候说什么欢迎语。比如脸书页面(的制作),图层一,做蓝白的底面,图层二,把所有的字体加上去,图层三,所有人的头像,不同的图层,一个一个地去做。
比如,大卫第一次在电脑上发现女儿在直播视频网站存下来的视频,如何排版都有研究,要把女儿玛戈特从开心到落寞再到忧郁的心路历程表现出来。
《网络谜踪》后期制作阶段改变的剧情:
1. 大卫怀疑弟弟彼得和女儿有不伦恋,却最后证实两人只是一起嗑药:第一版剪辑里,大卫在网上看照片的时候猛然发现女儿的车里有一个打火机,而此前的剧情已经有了大卫的弟弟在和哥哥聊天的镜头前拿出了一罐大麻,在点映过程中观众反映,大家看到打火机立刻跟大麻挂上了钩,那么大卫怀疑女儿和弟弟乱伦的梗就会破掉。于是,在最终版本中,打火机被换成了外套。
2. 女警官主动调查玛戈特失踪案的原因:点映时有的观众没有明白,女警官的角色的转变。于是,大卫给警察打电话的时候从而得知女警官竟然是自告奋勇的这一段对话是后期补录,同时,最后的主观视角变成了女警官的视角,来展现她之所以投入案件调查的真正原因。
3. 玛戈特的生死之谜:当玛戈特从悬崖上面被捞上来,大卫跑到她身边亲吻她的脸,原本镜头停留在玛戈特的身上。在点映过程中,观众建议这里不用表现,于是,把玛戈特的镜头删掉,留下了她生死的悬念。
4. 直播网站上网名为Fish & Chip的模特和一打开网站出现的很多正在直播的人的视频段落:第一版并没有这些视频,是后期补拍的。
5. 寻找玛戈特时遇上大雨:由于预算有限,一开始只是把寻找玛戈特的宣传单扔在地上洒水,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赶上了圣何塞的雨季,导演阿尼什请他的小学同学用手机拍了一个下雨视频的空镜剪进了最后的版本。
《网络谜踪》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
1. 因为这部电影,以及BAZELEV此前拍摄的诸多带有SCREENLIFE属性的电影,目前,BAZELEV团队已然开发出一整套适合拍摄此类电影的拍摄器材,包括电脑站、灯光设备、摄影设备、后期设备及软件等等。
2. 因为《网络谜踪》后期高度的复杂程度,为了日后这样复杂的剧情片可以充分利用SCREENLIFE的形式,BAZELEV开发了一款软件“LAYERS”—— 能够截屏,并且截得屏图可以单独成图层,这些图层都可以被单独编辑。LAYERS可以把用在电影中的“电脑桌面”及“网络页面”的不同图层编成代码,让后期人员可以自由删减编辑。这不仅仅是一个截屏的应用软件,还可以作为插件植入Final Cut。
3. BAZELEV的总制片人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去年造访了世界范围内很多电影学院,和年轻的电影学生进行交流,并且给他们介绍SCEENLIFE电影的拍摄方式,并同步在俄罗斯、美国、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开始收集很多不同的创意进行开发。
本文原载于《电影》杂志,作者程橙,公众号:dianying2001

网络谜踪Searching(2018)

又名:人肉搜寻(港) / 人肉搜索(台) / 搜索 / 屏幕搜索

上映日期:2018-12-14(中国大陆) / 2018-01-21(圣丹斯电影节) / 2018-08-31(美国)片长:102分钟

主演:约翰·赵 / 米切尔·拉 / 黛博拉·梅辛 / 约瑟夫·李 / 萨拉·米博·孙 / 亚历克丝·杰恩·高 / 刘玥辰 / 刘卡雅 / 多米尼克·霍夫曼 / 西尔维亚·米纳西安 / 梅丽莎·迪斯尼 / 康纳·麦克雷斯 / 科林·伍德尔 / 约瑟夫·约翰·谢尔勒 / 阿什丽·艾德纳 / 考特尼·劳伦·卡明斯 / 托马斯·巴布萨卡 / 朱莉·内桑森 / 罗伊·阿布拉姆森 / 盖奇·比尔托福 / 肖恩·奥布赖恩 / 瑞克·萨拉比亚 / 布拉德·阿布瑞尔 / 加布里埃尔·D·安吉尔 / 

导演:阿尼什·查甘蒂 / 编剧:阿尼什·查甘蒂 Aneesh Chaganty/赛弗·奥哈尼安 Sev Ohanian

网络谜踪相关影评

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