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片头六分钟左右的长镜头开始,整个《工厂青年》的基调应该就已经定下来了。
这不会是一个正面纪录片。昏黄的灯下,偌大的车间整整齐齐的摆着几十牌车床。镜头横向来回几次,空无一人。他们去哪了?在休息,还是在吃饭,还是在来的路上?每个人都会结合自己对工厂的印象与了解,给出这一段的解读。是挺有意思的。

刚开始的几个空镜头也完成了任务,勾勒出了压抑逼仄的环境,以及青年们低落,并不高扬的心理状态。按理说,之后的叙述应该就在这种语境之中展开,但是好像整个影片并没有很严格的贯彻这一点。近四个小时的片子中,在已经使用了分章节叙述方式的情况下,给予这种环境与气氛的叙述依然有点松散,甚至有些时候与之相背。

《故乡》部分的确让工厂青年的形象更为丰满。但是作为一个1/4篇幅的部分来说,它没有传达出太多对主题表达有用的信息,如果看完这部分并没有起到对于观众的思考的推进作用,那这一部分应该就是应该适当精简的,毕竟没有人强迫一部片子一定要达到四个小时,该说的应该还是要简练一些,侧面描写可以,但是如果掩盖了主线,那就有点得不偿失。

2
虽然最后一部分《日记》依然算做正片的一部分,但是与前面三个部分的视角完全不一样,我认为值得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

在一个较大范围内的群像记录中,刚好拍摄对象也不是很能说出你希望的内容的时候,如何通过较为日常、普通的行为或语言,来反应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勾勒出人群的样貌与内心?一般情况下,拍摄者只能寄期望与谈话发掘或是冲突事件发生,让人物丰满,但是郭导的选择是“体验”。

一方面来说,体验是作为一个非当事人去理解,去更好的解读环境所必须的。自己不亲身在流水线上组装一台手机,从事十几个小时的机械劳动,光站在一旁的摄像机后,无论如何都拍不出深刻的东西,因为不懂。

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方法又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无论是让谁去体验,他们都已经不是真正的“工厂青年”,通过这种体验方式得来的状态与结论,还不如原生态的旁观记录站得住脚。被拍摄者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社会地位都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工厂青年所有的。他们的共同点可能只有年龄相仿,但是这个跟前面的因素比起来,太无足轻重,所以很容易就能得出其实并非是“工厂青年”们的体验与感悟。

有些有过工厂打工经历的人就对这部分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的眼睛反而可能比导演看得更清楚,感受更贴切。他们自然不会接受一个“局外人”来代表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日记》这个部分并不成功。

3
在这部片子上讨论“表达”与“效果”,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本片要表达的东西并不是非常隐晦,就算没有最后一步的升华(当然,也有些人认为这个部分毁了前三部),前三部分也已经堆砌起了足够的素材来让“工厂青年”们立体起来,走出屏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纪录片的主题表达与专题片相对,是隐晦的,但是应该也是有的。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艺术家遵从的应该是自己的语言体系与直觉,至于观众能不能接收得到是另外一回事。艺术应该是纯粹的。
我对我自己的片子原来也是这样想的,你不能上来就问我,你这片子要表达的是什么,而是你应该自己看片子,你能得到任何的东西,那都是我的表达,至于是否达到了我的目的,那无关紧要。

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们问“你想表达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们就是因为看完片子没得到任何东西,所以才问的。那时候,你就无法坚持“我这是艺术,你不懂,不能怪我”了。纪录片毕竟还是要有观众的,它毕竟还是要表达,还是要有用。如果不是艺术偏执,那还是好好承认自己的叙述语言有问题。

看完《工厂青年》后,如果是要从这部片子中学习纪录片的拍摄方法,你估计不会拨云见日,而是更为迷茫。

在导演的追求艺术表达与方便受众理解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主题尚未振聋发聩,若影若现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并不直接与主题相关、分散观众注意力与思考的镜头是否应该舍弃?

我应该是作为第三者消失在现场,还是加入他们,甚至变成他们?

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片子的话,不会得出答案。

这是一部有足够价值的纪录片,内容上也许它并不精炼,甚至粗糙,但是更多的是它的形式价值。

导演的散文电影风格与文人易趣的确让片子变得诗意了起来,有了平仄与韵脚,念起来应该是摇头晃脑的,听起来当然也不能停留在听大白话的水平,要想到云与月亮,想到穿林清风,想到车流与人海,而不是盯着片中打着撸啊撸没谈过恋爱的工厂青年,说,屌丝们真是无聊啊。

嗯,是很美,但是把诗拿到菜市场去念的话,收获白眼也是自然的了。

工厂青年(2016)

又名:Factory Youth

上映日期:2016片长:200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郭熙志 Guo Xi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