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是尼克松的助手。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基辛格在尼克松政府内担任国务卿。1972年2月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此前和期间基辛格做了很多工作。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基辛格在继任的福特政府内担任国务卿,对华政策的落实,福特总统和基辛格都是尼克松外交政策的优秀继承者,把美国的这个国策发扬光大。看完奥列弗斯通的电影《尼克松》,顿时觉得尼克松的确是一代枭雄,他对国际局势及地缘政策的理解非常深刻和富有远见,坚定的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如果回溯当初所处的环境,他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要知道美国是精英社会,尤其那个时代,总统往往维护的是精英阶层和所属财团利益,国家利益并不是第一位的。
想找基辛格的传记电影时,发现的这部电影。因为对美国历史不熟悉,电影《尼克松》里,我居然看了到一半都没认出哪个是胡佛、哪个是基辛格。实在是惭愧。需要恶补一下这段历史。
在1905电影网找到的剧情描述:
国务卿基辛格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倚重的外交政策执行者,可是两人之间有配合也有对抗,关系相当微妙。本片改编自基辛格的传记,主要内容放在1972年底至1973年初巴黎和会举行前后的十八周,基辛格为了达成缔造历史的个人野心,极力促成南北越签订和平条约,就算牺牲南越政府亦在所不惜。但尼克松另有盘算,在暗地里双方激烈较劲。导演丹尼尔.皮特里采取电视纪录戏剧的写实手法来刻划美国当代史的一段政治秘闻,情节推展颇富吸引力,也写出了政治角力的复杂性。罗恩.西尔弗与博.布里奇斯分饰基辛格与尼克松,对手戏旗鼓相当。
这部《基辛格与尼克松》的电影如此冷门,居然名字被翻译成白宫风云,而且跟那个著名电视剧同名,非常容易遗漏。这两个了不起的大人物的电影,居然不仅一个评论都没有,连简介也没有,于是赶紧用1905的简介填上去了。
查了一些尼克松的时间表。
1937年至1942年,尼克松在加利福尼亚州惠特尔当律师。
1938年6月,尼克松加入美国共和党。
1942年至1946年在海军服役,升为海军少校。
1946年,尼克松当选为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开始步入政界。
1950年,当选为美国联邦参议员。
1952年,他作为艾森豪威尔的竞选伙伴,当选为美国副总统。
1956年他再度当选为美国副总统。
1959年在竞选总统中以微弱票差被约翰·肯尼迪击败。竞选失败后,尼克松先后在洛杉矶和纽约从事律师工作。
1968年尼克松重返政坛,在当年的美国大选中,他击败民主党人汉弗莱和独立竞选人华莱士,当选为美国第46届(第37任)总统。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
1972年5月2日早上,胡佛在自己的家中离开人间。
消息传到尼克松那里,这位总统几乎是欢欣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死了。幸运的是,他是在位的时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动辞职,他都很可能被人杀死。”
1972年6月17日,水门事件爆发。在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查获窃听事件。
1972年11月尼克松连任第47届总统。
1974年7月8日,最高法院以八票对零票通过了对尼克松不利的裁决。与此同时,报纸社论发出要他辞职的舆论,国会也不停地呼吁,要对他进行弹劾。
1974年8月7日尼克松给霍尔德曼打电话,告诉他已决定辞职时,他说:“我简直得不到国会的政治支持,而我要继续担任总统是需要这种支持的。我不能眼看由于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弹劾审判,国家陷于分裂,我们的对外政策遭到破坏。”
1974年8月8日,于是尼克松在第二天宣布辞去了总统职务。
1个月之后,尼克松被赦免一切与“水门事件”有关的罪名,而20名自认为是代表总统采取行动的总统下属人员都被定了罪。
1976年2月,尼克松第二次访问中国,此时已经卸任的尼克松虽然是以平民身份到中国访问,但依然受到了总统般的礼遇,他还同毛泽东主席进行了1小时40分钟的会谈,只比福特总统在1975年12月同毛的会谈少10分钟。
1993年4月8日,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最后一次访问中国。
1994年4月18日傍晚,尼克松在新泽西家中突患中风,当即被送往康奈尔中心急救。然后去世。
1995年11月,电影《尼克松》在美国上映,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故事围绕水门事件。
————
值得注意的有几点:
1959年,尼克松以微弱票差错过总统,输给了肯尼迪(极少数的非共济会成员的美国总统),后者任期内被刺。
1972年2月,尼克松第一次访华。举世震惊。
1972年5月,胡佛去世,尼克松非常高兴。
但紧接着的一个月后,
1972年6月,水门窃听事件就被发现了。开始调查取证,并没有因此很快被攻击或弹劾,也没有阻止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
1972年11月,尼克松获得第二任总统连任。
一年半后,
1974年7月,最高法院宣布对尼克松不利的判决。
一个月后,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按照他的说法,不希望国家内乱,而且这会让他任期内的所有成果作废,尤其是外交方面。
又一个月后,
1974年9月8日,继任的新总统福特总统(也是共和党),宣布无条件赦免尼克松。
尼克松跟克林顿一样,都因丑闻而在任期内被弹劾(虽然性质不同)。但尼克松选择辞职,而克林顿并没什么事。
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第一次访华,这是他第一个任期的末尾,这是历史里程碑的一个政绩。1974年辞职后,两年后的1976年居然还能以平民身份访华,中方给予的仍是总同级别的接待,当时美国的继任总统是杰拉德·福特,福特当时是副总统,也是共和党,政见和立场与尼克松是一致的。而1976年福特总统竞选连任败北,尼克松第二次以平民身份访华肯定是美国政府默许的,甚至非官方代表福特总统,这也是福特总统任期的末尾,巩固中美关系,福特总统于1977年卸任。
福特在白宫的日子仅有895天(不到2年半),整体政绩平平,给美国人的印象并不深刻,但他作出过一个令美国感到震惊并引起长期争议的决定,那就是赦免他的前任尼克松。
很多人认为福特此举使他失了人心,结果在1976年的总统大选中败北。可是,福特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不知道美国人是否想看到前总统坐牢。他辞职就证明他认错了,他一生都会为他所做的事感到羞耻。我并不是因为可怜他才赦免他,而是出于国家利益才作出这样的决定。”
《华盛顿邮报》2006年12月28日报道,福特在接受该报记者鲍伯·伍德沃德采访时说:“我把他当作我的朋友,而且我一直珍视我们之间的关系,在决定赦免时我没有迟疑,因为我们有这种关系,而且我不希望我真正的朋友蒙受耻辱。”
福特当时要求等他死后再披露这段话。福特总统于2006年12月26日被公布去世,以上这段采访就是在福特死讯后两天公布的。采访福特的华盛顿邮报记者的伍德沃德,就是报道水门事件的那两个记者之一。
福特总统所说的这段所谓朋友间的友谊,其实更准确的说也是同一阵营的党内同志的友谊。他们的职责(尼克松辞职,让福特继任),就是福特在自传里写的为了国家利益:为了长期国策的贯彻,为了国家不陷入内乱和分裂。
尼克松在中国人眼里是英雄,在美国人眼里却是枭雄(监听违法)。这位历史性的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总统,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在任期内主动辞职下台的总统。
话说在任何一个年代,总统身居高位,很多决策为了国家利益,无法保证全部黑白分明,所做决策无法做到全都清白。如果像韩国那种,总对前任领导人赶尽杀绝,推翻前任的政绩和基础,总是推倒重来,是没办法计深远的,这也是巨大的消耗。尼克松的牺牲,中国给予足够的同情,但美国反对党往往只看细节而不是全局,会揪住小辫子来试图推翻现任总统及党派,来谋求自己阵营的政治利益。毕竟是在野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考虑更多的是集团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
事实上,福特的确是尼克松的好助手,继任总统后也是尼克松外交政策的优秀继承者。
1972年以来,福特作为副总统时就多次访华。1975年12月,福特作为总统正式访华,他是第二个访华的美国总统,会见了毛邓。
所以1976年尼克松以平民身份的访华更是国家行为,1993年最后一次访华,更像是辞路,因为一年后尼克松就去世了,他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临终前最后一次再尽努力,发挥光和热。
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尼克松总统是赤化的,但当时尼克松选择在美国制定国策恢复中美关系,无论对中国,还是美国,都是双向有利的,都是历史的必然。没有这段友好开放的国际关系,美国也许不会那么快的走出萧条,70年代末的美国通讯IT业大发展,没有后来中国的制造业做支撑,美国的科技水平不可能持续繁荣二十年。
之前看新闻,忘了是谁,类似张召忠之类的,一个国际政治军事关系方面专业评论员,都说中美关系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迁一发动全身。言下之意,相互的渗透程度都非常深广。
2008年美国次信贷危机,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也许当时账面损失会小一点,但一旦美国国债崩盘,美元会快速贬值。连锁反应会影响全世界,也会影响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因为数量太大,无法一次性快速抛售掉全部美国国债和美元,所以当年的美国财长保尔森说服了周小川和王岐山,没有抛售,当时也承担了极为巨大的损失。后来保尔森把这段经历写成一本书,叫《峭壁边缘》。
保尔森也跟中国有深厚密切的关系,他曾从高盛普通合伙人做到CEO,把高盛从普通投行做到顶级大投行,其中重要的业绩就是开辟了高盛的中国业务,因此把高盛的业绩利润和规模翻了好几倍,多次来访中国,后来他在高盛鼎盛时期,在周小川的劝说下接受美国财长的职位。
站在中国的角度,会感慨我方强大的渗透和影响能力,站在美国角度,他们也扩大了一块神秘而广袤的市场。自古以来,富饶广袤又神秘的中国,对于西方列强,都是一块令人垂涎的宝藏之地。如果没有中美关系正常化,也许美国得不到这样强大稳定的“后援”,也许不一定干的过当时蓬勃复苏的欧盟各国。中国也付出了代价(西方金融制度的剥削、环境污染等),但换来了改革开放持续40年的高速蓬勃发展。
回到尼克松这个主题,中国评价枭雄的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是曹操,尼克松被美国评论界广泛认定为美版曹操,也是看到了他为美国的国家长远利益做出的贡献。
大约是胡佛去世后,尼克松和各党没有了制约,加上窃听的滥用,水门事件就被曝光了。如果胡佛没死,尼克松可能不至于这么掉以轻心,胡佛虽不依附党派,但情报能力肯定也能很快对事件被曝光引起重视多加防范,也许胡佛会调查两位华尔街邮报记者的隐私或用其他手段胁迫之类的。但这些都是假设,总归尼克松赶上了那个时代,成就了伟大的国际外交改变写入历史,但代价也是总统生涯结束了。
又补:
70年代中美建交原来果然不是偶然。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源于美苏对峙,但赫鲁晓夫过快地与美国和解,拆除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避免了一点即燃的世界大战。但苏联同期指责中国对印度和越南的边境战争的态度,使得中国对苏联不满,因而反而坚定支持古巴。古巴是危机矛盾的中心战场,苏联居然未知会古巴政府就跟美国和解,导致古巴的愤怒,因此卡斯特罗接受了中国的支持继续僵持。
虽然最后古巴在苏联的压力下,仍然拆除了苏联部署的全部核弹头,解除了古巴导弹危机。但一方面避免了世界大战,一方面也避免了战争爆发对古巴的毁灭性打击,但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古巴与苏联的关系日益淡化,中国与古巴的关系日益密切,就是那时候的转折点。
中苏关系恶化的标志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苏联在东北国境线珍宝岛主动攻击击毙38名中国边防官兵,又在北部蒙古等边境线屯兵百万开始对峙,中国也是那时候开始全民皆兵,广积粮深挖洞,大量防空洞就是那个时候建设的,第一颗原子弹也是那个时候试爆成功的。虽然在中苏双方总理的艰苦斡旋之下,中苏解除对峙,战争没有点燃。但最关键的一点应该不是中国有兵力和势力跟苏联对战,而是有决一死战玉石俱焚的决心,即便打不过,也会扔原子弹炸毁苏联,这种真正撕破脸对战的威胁,对于游移的苏联政府,是大战没有开启真正原因。古巴危机的打击,其实代表着苏联在美苏对峙问题上的投降,一旦跟中国也开展,意味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彻底瓦解,所以僵持之下加上斡旋,苏联没有开战,势力重点撤回欧洲,但当年在北方国境线问题,也占了大量中国领土,以及未经明确的国境线。直到后来江的任上为避免领土纷争导致长期消耗,明确了国境线,也背上了永恒的骂名。
还有一个原因是更早些的1950年朝鲜战争的匆忙开战,实际上是苏联默许主导的,中美朝韩都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假如朝鲜战争彻底胜利,一旦美军从朝鲜半岛彻底撤走(美国坚决不会放弃朝鲜半岛的势力,所以战争僵持,上甘岭一战尤其惨烈),那苏联不仅可以控制朝鲜,还会侵占东北和华北,可能这也是当年为什么用三八线结束战争,实在是各国博弈的结果。
朝鲜战争之后,使得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控制力度更为高压,引发中方不满,期间苏联甚至联系台湾蒋介石怂恿他反攻大路,蒋介石坚决不肯,因为看清苏联意在借机吞并中国东北及华北,也因此毛在古巴问题上以史为鉴,美苏和谈会以牺牲涉战中心国古巴的利益,那朝鲜半岛的问题上,苏联一旦妥协,牺牲的必然是中国利益,因此中苏关系进一步裂痕。
1962年的中印战争也是重要原因,细节不表,苏联也因为中印战争的策略及态度横加干涉和指责,中方不想引发跟印度的边境矛盾,更无意侵略他国领土,干涉其内政,但苏联的立场是要借中印战争去突破和攻击,打击英美等西方对印度半岛的控制。一攻一守,态度差别引发矛盾。
所以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战争,新疆还出现大规模居民军官叛逃事件,1964年苏联赫鲁晓夫被赶下台,也是1964年中法建交了,而法国也成为了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1969年珍宝岛事件,引发中苏关系彻底破裂。随后基辛格访华铺垫,开始拉拢承认中国,因此才有1972年尼克松第一次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也因此逐步走向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的道路。
把这些碎片穿在一起,加上查阅及补充的细节,原来才织成一整张生动的画面。上学的时候学历史都是枯燥割裂的片段知识,前后不全挨着,死记硬背年代和史实,原来真实情况如此生动,过去看过的很多影视作品及书籍,也终于穿起来了。
难怪尼克松宁可辞职也要保全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因为这对美国的国家利益的确是巨大的。当年美苏对峙,苏联因为跟欧洲亚洲均接壤的地缘优势,加上武力工业强大,对亚欧非都有强大的控制力,美国虽国力略强,但并非压倒性优势,苏联是大国,直到1991年解体,恢复俄罗斯人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实力,欧洲各国从二战后复苏,各个不容小觑加上组成欧盟……这种情况之综合下,美国要想做世界霸主,只能接纳和承认中国这个第三梯队的大国,早接纳早渗入控制力,就像戴高乐对尼克松的劝说使后者改变了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及对华政策。资料这样记载——
1968年底,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1969年1月,他在就职演说中间接提到了对华政策问题,暗示中美之间应建立某种关系。
为了能尽快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尼克松上任后不久就出访法国,向戴高乐总统请教对华政策问题。戴高乐劝他说,美国不应该“让他们(中国)在愤怒中陷于孤立”。尼克松立即明确地回应说,无论困难多么大,他都要同中国进行“对话”。他还表示:“十年以后,当中国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时,我们就将没有别的选择了。我们应该和他们进行更多的交往,这是十分重要的。”戴高乐对此表示赞同,而且重复了一句当年的妙语:“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将来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
后来美国把握住转瞬即逝的历史机遇,开展乒乓外交,也的确是惊险了。假设尼克松坚持被弹劾也不辞职,假设继任的福特总统没有在剩下的两年半任期内秉承“遗志”。世界格局可能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这么看来,胡佛恰好在那个时间点去世,旧秩序产生波动,各种势力相争激烈的涌动,使控制森严的美国政局出现一丝难得的缝隙,加上国际格局的悄然变化,才让尼克松排除阻力以获得了外交国策得以施展的机会。
尼克松下台后第二年,电影《尼克松》就拍出来了,手法很快,但这部电影全网居然很难找到,只有爱奇艺有,需要VIP才能看。大约一方面因为年头久的冷门片,一方面打击盗版吧,这电影片长居然长达三个半小时!由史诗片导演奥列弗·斯通导演。
戴高乐和尼克松都是一代伟人,虽然代表各自的国家利益,但共同点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了不起。
历史的确很有意思。
当年戴高乐是法国总统,却被傲慢的尼克松轻视,此时尼克松还只是美国副总统,但戴高乐却预言尼克松未来一定会成为总统,只不过存在一些波折。
此时尼克松在准备竞选下届总统,正意气风发、志在必得。戴高乐预言尼克松当总统不过被尼克松认为吹捧,但的确中了预言,尼克松以微弱差距输给肯尼迪,肯尼迪遇刺后林登约翰逊副总统继任总统,尼克松又苦熬了九年才坐上总统。对戴高乐十年前的这个预言,自然感慨良多。也正是这个原因从轻视转为重视,戴高乐的对华政策才会对尼克松有着特别的影响。
在1962年那个国际形势来看,美苏争霸全球最大,其余国家都是弱小,对比之下实力如渣渣,法国就算复兴也只是国土资源有限的小国,戴高乐当年对华政策的远见,真的了不得!有空也得找找他的传记看一看。

白宫风云Kissinger and Nixon(1995)

又名:基辛格与尼克松 / Kissinger and Nixon

上映日期:1995-12-10片长:97分钟

主演:罗恩·西维尔 Ron Silver/博·布里奇斯 Beau Bridges/朗·怀特 Ron White/武井乔治 George Takei/肯尼斯·威尔什 Kenneth Welsh

导演:丹尼尔·皮特里 Daniel Petrie编剧:Lionel Chetwynd/沃尔特·伊萨克森 Walter Isaac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