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趟火车旅程引出的话题始终以平缓的发展推进剧情,直到罗马终点站让所有的善心有了归属和证明的方法,也再次让人产生条条大路通罗马畅快感受。
――――卡夫卡·陆(KavkaLu)

http://www.cine-files.com/cinemaniacs/images/ticket.jpg

在电影史上许多欧洲电影公司的集锦片都是出自大师们珠联璧合的合作,比如中国观众熟悉的《十分钟年华老去(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就集中了20世纪末十几位导演对于岁月和人类价值观的思索,而由王家卫、安东尼奥尼安迪、史蒂文·索达伯格执导的《爱神Eros》充满着爱的遐思,集锦片就像是导演之间一次艺术PK,在稍短的篇幅里展示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这种类型的片子往往更可以看出导演把控故事的能力,这样的“斗法”往往为文青们追捧。
200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观摩单元入选影片《车票》也是这样一部优秀文艺电影,它以一辆去往罗马的火车为线索用三段体结构表现了欧亚三位导演(欧密(Ermanno Olmi)、阿巴斯、肯·洛奇 (Ken Loach))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贫富差异、移民问题、恐怖主义的思索,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影片的第一段由欧密执导,讲述一个因为机场恐怖事件而不得不改乘火车去罗马的教授在火车车厢写电子邮件时对于漂亮助理的回忆,这个段落突出了被恐怖主义笼罩的西方世界人们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产生的焦虑。在飞驰的列车上,封闭的车厢就像一个相对独立的小世界,人的物理距离拉近之后,观察便成为一种注定。老教授深情回忆起漂亮和会议女助理莎宾短暂的相遇,在火车站送别时他一语双关说到了自己儿时的白日梦,他对于这个内敛的女孩有着说不清的感觉,可就在优美的钢琴声里我们看到的却是站台上荷枪实弹的士兵在检查旅客的行李,音画高度的反差让人们对于和平、安宁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非常喜欢欧密的段落,导演以敏锐而内敛的表现手法反映欧洲当下的生活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车厢里反恐军官对于亚裔人群粗暴态度甚至打落孩子的奶瓶而不道歉,这个细节寓意深刻,把一些欧洲人的傲慢和自我优越感展示在银幕上让人反思。
而老教授以一杯牛奶的赠与再度捡拾起欧洲人的热心和人道主义,回归于人心的暖意,他的行动建起了不同族群沟通的心灵之桥,也让我们体味到和谐存在可能性。
而亚洲的阿巴斯在充满幽默的方式数落一位貌似高贵实质庸俗肥硕老妇,这个去参加已经的去世的军人丈夫纪念会的妇人拿着二等车票却硬要占据头等位置,还蛮不讲理地和数人争吵,更对陪同她前往的社工呼三喝四,年轻的社工开始忍气吞声不作回应,可是,这个自私自利的女人不依不饶数次让社工难堪,社工终于忍无可忍弃她而去,导演在社工离去之后以喜剧方式表现着老妇在车厢里的寻找,可是,她在列车上洋腔百出的举止早已让所有人反感,最终只得守着一大堆的行李独自在站台上。
导演对于这个女人的刻划可谓入木三分,刚上车的时候社工的斜对面坐着一个美丽妇人,出于自卑和嫉妒她硬要和社工换过位置,而当社工碰见他家乡女孩,年轻人彼此交谈时,老妇更是一次次无端呼叫说明了她内心充满对于年龄和美貌的惊恐,在三个段落里阿巴斯这段比较搞怪却立意欠深,比较薄弱的一章。

肯·洛奇导演的第三段对整部电影的高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个积攒了一些钱去罗马看冠军杯的苏格兰年轻人在车上结识了一个阿尔巴尼亚少年,他们兴奋地谈论各自喜欢的球员和球队,苏格兰男孩还拿出球票炫耀,不久,麻烦来了,在列车员查票时那个炫耀过球票的男孩发现火车票不见了,他们一致认为是阿尔巴尼亚少年顺手牵羊了,于是,他们在火车上找到了阿尔巴尼亚少年一家,三个年轻人在追问偷票一事时却引出了阿尔巴尼亚小男孩一家一段辛酸往事,他们的父亲在罗马工作,而来罗马投亲的小男孩一家却只买得起三张火车票,为了实现心愿只能选择了不光彩的手段,这个悲惨的移民故事打动了三位苏格兰年轻人,他们决定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他们实现和父亲在罗马团聚的心愿,虽然,他们也想过这个故事的可信性,善意最终使得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长期以来英国左翼知识分子导演肯·洛奇始终关心着底层阶级动荡命运,在他的段落里倾注着对于欧洲贫困人群的同情,三个年轻人当成垃圾食品的三明治在阿尔巴尼亚少年那里就成为了美味,同样,列车上贫苦移民分食三明治的场景一下子凸现出欧洲社会巨大的贫富差异和移民生活境遇的艰辛。而坚持原则的刻板的列车员,快乐单纯的两个邻座小姑娘和三个骂骂咧咧却不失善意的苏格兰年轻人构成了情感丰富的生活化场景。这个章节让人不由自主想起安哲罗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大师在《永恒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里对于欧洲阿族难民的同情,肯·洛奇延续了这种悲悯精神,他通过三个年轻人的道义抉择完成了一次心灵心灵的升华,而这样宁可让自己陷入困境也要帮助他人的好男孩是有着社会主义信仰的导演所欣赏的,所以,一个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光明结尾不仅展示了人与人的真诚,更显示了导演对于生命平等欢乐的期许。
相信每一个看过此片的观众都会得到一些关于善意和互助精神的启迪,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正是千百年来人类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
在没有关联却依靠站台完美衔接的三个故事里,站台意味着人生转折的意思,在上上下下的过程里,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未来作出了选择。本片三位导演都对弱势群体投注了关切的目光,这种对于人类平等的愿望是许多优秀电影经常性主题,电影说到底是人性的艺术,三位导演不约而同的目光值得当下沉迷于华丽古装的中国一流导演们思考!为什么,别人可以因小见大以生活的一个片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善意,我们却在华而不实的宏大场景里始终找不到打动观众的力量?!其实,我个人认为所有的问题是导演有没有真正考虑观众心灵的需求,有没有站在平常人的角度叙述一个可以感怀的好故事,我有一个疑惑,在我们银幕上充斥着好莱坞神通广大的超人英雄的同时为什么不引进一些有关平常人的电影,就像本片里的人们,他们只是一些平凡的人,可是,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告诉观众人的意义。
集锦片很难进行风格统一,像本片一样能够把不同人物串联的一个故事里并不容易,更为可贵的是一趟火车旅程引出的话题始终以平缓的发展推进剧情,直到罗马终点站让所有的善心有了归属和证明的方法,也再次让人产生条条大路通罗马畅快感受。

【附录:影片资料】
《车票(Tickets)》2005意大利 / 英国 / 伊朗
导演: 艾马诺·欧密Ermanno Olmi /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 肯·洛奇 (Ken Loach)
主演:马丁·康普斯顿Martin Compston、华薇莉.布鲁尼.泰奇 Valeria Bruni Tedeschi、威廉·茹安 William Ruane
片长:112分钟
奖项:200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观摩单元入选影片
个人评价:艺术性6.5,欣赏性7(可以显现文化差异的影片)

2006年7月15日 星期六 下午20时43分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火车三段程Tickets(2005)

又名:航向幸福的旅程 / 车票

上映日期:2005-03-25(意大利)片长:109分钟

主演:马丁·康普斯顿 / 卡罗·德力·毕亚勒 / 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 / Silvana De Santis / 威廉·鲁尼 /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 肯·洛奇 / 埃曼诺·奥尔米 / 编剧:埃曼诺·奥尔米 Ermanno Olmi/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保罗·拉弗蒂 Paul Lav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