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今天,早晨7点,四川省都江堰市,我刚刚进入灾区一个小时。躺在地上的人已经用蓝色塑料布盖起来。走在街上的人虽然大多没有受伤,但仿佛少了什么,我想到一个词,就是失魂落魄。连燕子也找不到方向,在低空排成某种诡异的队形盘旋,上升再下降,好像它们无法降落。一位没有戴帽子,制服上有很多泥土的警官告诉我们新建小学的情况很糟糕,都是孩子。于是,我就这样走进了纪录片《活着》开头的场景。

  一个从平淡生活一夜之间跨入恐怖灾难场景的人,最正常的反应就是不真实感。当我站在两排被蓝布盖住的小学生遗体旁,同样产生了不真实感,一位父亲每两分钟就掀开其中一块蓝布,抹去他幼小儿子冰冷脸庞上的雨水,孩子表情安详,仿佛随时会醒来,父亲也一定是在期待这样的奇迹,谁会马上接受那么恐怖和残酷的现实呢?一对父母在为他们的女儿整理遗容,母亲哭着说:“可怜我的儿,都被摔成几截了”,父亲想起了什么,猛的站起来说:“家里还有一双新鞋,没穿过啊,我去拿来给孩子换上”说着从门洞跑出去了。一位母亲挎着自己用毛线针织的包,刚刚赶到,不知道眼睛应该往哪里看,只好低头在地上寻找……

  好了,回忆就到这里吧。后来的事,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大部分是用同一个声音统一叙述并记忆的,这样的记忆可能有助于更快的忘记。我们这个国家很大,灾难发生时有总书记和总理,李连杰和韩寒,灾后有发改委和冯小刚,谁也不用太担心某个个人的日子怎么过,总会活着走下去的。

  如果不是因为有新建小学这段记忆,我或许也早该淡忘四年前的大地震了,而四年后的今天在尝试把它们写下来的时候,我确定自己的记忆还是那么鲜明和深刻,并感到庆幸。

  范俭导演的这部纪录片《活着》,讲述大地震后失去孩子的新建小学学生家长再次生育的艰难历程——人到中年,经济压力,身体状况差,对地震中遇难孩子从未停止的思念……都让再次养育一个新生命的尝试变得更加艰难,而一个新的生命又似乎能够成为缓解上面这些问题的关键突破点。可贵的是,纪录片《活着》展现以上现实的同时,仍保持了明快的叙事节奏,并通过片中主人公不时自然表现出的幽默,避免惨痛经历的过度表现,而把观众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影片所记录的这个过程中。

  就这部纪录片,想建议大家都去看一遍,各人会有各人的理解,尤其是跟我一样有灾区采访经历的记者们,或许能够把个人记忆从统一叙述中解放出来。

  纪录片取名为《活着》,按我的理解这应该是一个任何中国影视作品都不敢轻易再取用的片名。

  因为“活着”当然并不只是活着,而是中国人历来必须面对的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最近的,最成功总结并讲述了这种本质的人是作家余华。余华在小说《活着》序言最后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新建小学的记忆早就成为我心里的一份重量,令我必须背负着它前进,并不得不开始思考。纪录片《活着》提醒了我,原来这也是一个关于“活着”的本质问题。因此我要对范俭导演致以额外的,更加个人的谢意: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当年我相机镜头中的家长们,是如何活着,如何继续走下去。这对我是一种释放,一种比忘却更好的方式,一种可以直面内心的方式。

  我多希望自己写下的这篇文章,开头能像小说《活着》开篇那般洒脱和流畅。我当然无法做到,于是选择像纪录片《活着》一样,先重现了惨痛的场景,算是某种补充和对应。而我希望在写完本文后,通过对采访记忆、阅读记忆、观影记忆的梳理,在活着的过程中,把对“活着”这个问题的思考继续下去。


2012年5月13日

活着(2011)

又名:The Next Life

上映日期:2011片长:81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范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