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01-21

微木 • 忘梦洞:洞穴遗梦

洞穴是在法国政府的严密看护下的,完全禁止公众入内。赫尔措格他们是得到了法国文化部的特批得以进入的,但也受到严格的控制:他们必须穿着特定的衣服和鞋子,不能和外界联络,不能触摸任何东西,只能在搭建好的木架区域内活动;关键是摄制组不能超过4个人,也就是进入的只有导演、摄影师、录音师和一名助理,导演自己要操作便携的、不能发热的灯光设备。所有的器材必须是电池供电的,不能拉电线。3D摄影机组装完成后体积较大,进入洞口困难,所以都是在洞内组装完成。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获得允许拍摄了六天,每天四小时。
之前赫尔措格已经看过了《阿凡达》,他认为3D技术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题材,但用在这个洞穴里面可以更好地捕捉绘画者的感受,尤其能精妙地体现出绘画和岩石突起轮廓完美的搭配。最初3D的想法是由摄影师提出来的,他甚至在进入洞穴之前就设想了拍摄效果,但这个想法当时遭到了导演的反对,赫尔措格认为3D是“商业电影的鬼把戏”。但当第一次察看过洞内之后,赫尔措格立刻决定这部纪录片必须使用3D拍摄。
可以看出,赫尔措格想到《洞穴遗梦》这个题材的时候想必也考虑了如何用最恰当的手段去表现,在洞穴当中呈现岩画的时候,3D的确起到了令人惊艳的效果,配合闪动的光线,逼真而神秘。但是有些时候,尤其是洞外那个投掷人投掷标枪的幽默时刻,显不出3D的效果,相反给我的感觉是间离出来,让我开始着重关注3D这一技巧本身而忽略了电影的情绪。我觉得本片给我印象最深刻除了美轮美奂的、好像新作一般的岩画之外,就是本片还是一个纯粹的“赫尔措格制作”:我们看到了航拍摄影师用手去接航模摄影飞机时的让人惊异的画面;我们在片尾鳄鱼出现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了魔幻的味道,感觉到了赫尔措格电影里一直存在的对天地、自然的哲学意味的思考。所以我一直在想3D对于这个片子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仅在洞穴当中大显身手的惊人技艺?是室外拍摄和采访时可有可无的鸡肋?
影片制作完成之后,IFC公司获得了全美发行的权利并信心满满地保证票房可以达到六位数 。电影播映权则被出资支持过《洞穴遗梦》的国家地理(History Channel)取得。上映之前先进行了很多次的试映,并且有导演到场交流,比如第一届纽约纪录片节(NYC DOCS),《纽约人》(New Yorker)论坛,自然历史博物馆、南加州大学放映等等,为影片公映前造势。公映首先在三个大城市举行,首周票房就逼近了六位数,成为赫尔措格导演史上首周票房最好的影片。最终票房远超预计,达到了七位数。
在3D电影票房总榜上,《洞穴遗梦》以将近526万美元排在第97位 。可见还是题材的限制,如果不是非常必要的题材和具有充足的资金,恐怕纪录片导演是难以全面的实行3D的。那些大量依赖文献的纪录片则完全没有3D化的必要,至少目前完成的效果会很差而且会无谓的增加投入。也就是说,3D的确给纪录片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和视觉感受,让“纪录大片”进一步成为可能,但是3D只能分得纪录片的一隅江山。正如赫尔措格自己说的:“其实我对3D持怀疑态度。” 而我在波士顿问埃瑞尔·莫里斯:“你的两个好友赫尔措格和文德斯都拍摄了3D纪录片,你有没有这个打算?”他马上很确定地说:“绝对不会,对我来说毫无疑义。”

忘梦洞Cave of Forgotten Dreams(2010)

上映日期:2010片长:90分钟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 / Jean Clottes / Julien Monney / Jean-Michel Geneste / Michel Philippe / Gilles Tosello / Carole Fritz / Dominique Baffier / Valerie Feruglio / Nicholas Conard / Maria Malina / Wulf Hein / Maurice Maurin / Valerie Milenka Repnau / 查尔斯·法西 / 沃尔克·施隆多夫 / 

导演:沃纳·赫尔佐格 / 编剧: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Judith Thu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