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里,我最不想读的一本是《三国》(虽然我四本都没读过),原因简单任性:罗贯中先生黑了周瑜。此外,就算没读过原著,对于其中捧刘备踩曹操无视孙权的故事构思也深痛恶绝。而且在很小的时候读那种带拼音和用白话文翻出来的《三国》儿童读物,就从中读出一种虚伪的道德感。
怎么会对汉末到三国的历史那么感兴趣呢,既然那么讨厌《三国演义》?因为看到了《口水三国》,虽然有些运用的史料是有争议的或是野史。可是,史实也不是那么重要。我觉得一部动画片能够让人开心,而且让我这样的非《三国》迷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已经很棒了。况且,那些在我们之前的政权认可的历史书籍又有什么可信度呢?大概我们去学,也不过是看看主流意识里的历史是什么样的而已。当然,我对现行的史学研究成果没有悲观到那种地步。不过是想说,一部动画片并不是一本史学著作,干嘛那么当真呢?而对于对《三国》的一些借鉴,也是很聪明的做法。总之,这部动画就这么正史野史小说一块乱炖,却也有一种“我们只是玩玩,做动画最重要的是开心嘛”的不羁气质。
但它也并不是简单的玩玩而已。《口水三国》选择了黑白动画,周围还有很具中国风的框图,人物也是那种看着像一个学过画画的学生在课上无聊的涂鸦,可是偏偏设计得很好。现在做了九十几集,那么多的人物,只是简单的黑白画,偏是每个人物你都喜欢,辨认得出来。人物设计要么就是根据历史中的描写和个人事迹画出来(比如刘备、程昱),还有来源于《三国》(张飞、关羽),甚至来源于诗词(像是周瑜的形象设计还是受到苏轼的影响的,毕竟正史里,周瑜再帅作为淮泗将军的代表也应该是孔武有力型的)。还有编剧真的很高能,可以用一个心路历程就把一个人历史事迹的动机串起来了,比如黄盖那集、吕蒙那集、贾诩那集、孙策那集,真的都很搞笑,甚至是历史评价不那么好的人物,编剧写得都很可爱,像是刘禅身边的那个宦官(忘了他叫什么了)、陈昱、公孙瓒都让人恨不起来。也有的人物,只写历史里的一段,比如华歆(在此觉得编剧就是个腐女),后来过了很多很多个星期,在刘协的那集看到他,就会有一种迷之亲切感~~~~
也有很多看完后有淡淡忧伤的人物集,一般都管这叫创作者的情怀吧,比如郭嘉。 可是我却觉得不论是像郭嘉篇最后的卖情怀、荀彧篇最后为英雄唱的敬歌,还是曹丕篇最后引人兴趣的“可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和陈昱的“可是我觉得别人怕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都不及诸葛瑾篇最后双方后代的自相攻击来得让人觉得悲凉。就像曹操和袁绍,少年时一起翻墙去偷看新娘的玩伴,在后来的对战中给对方的檄文里都骂得惨烈。袁绍骂曹操是扰乱朝纲的宦官之后,曹操骂袁绍不过是袁家的私生子。因为熟悉对方,所以骂起架来都是刀刀刺到对方心里的。或许也有不一样的,比如袁术和袁绍互相看不惯了一辈子,最后袁术在被天下人讨伐后还是一边逃命一边要把传国玉玺让给袁绍。再比如诸葛瑾也是让一个儿子跑到蜀国给诸葛亮当了养子。当然这些选择里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虑,可是如果没有血缘的羁绊,大概也不会有如此事情。就像是互相斗了一辈子,疏离了一辈子,可是还是离不开。就算为了政治对立,却也不可剔除。大概是“情也未必,恨也未必”
如果那些死去的枭雄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像看电影一般的看着他们的身后事,那么诸葛亮、曹操、司马懿、陆逊在看到这后的历史进程时会想什么呢?是会痛心疾首呢?还是自己悔过呢?
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却说“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他们也会这样想吗?
他们后来的诗人陈子昂写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里面满是个人对历史和人生无助的悲哀,他们在创造后世们仰望的一段历史时,可曾在某一个面对大江的瞬间有过对人生和世事无可奈何的悲凉呢?

口水三国 第一季(2014)

主演:张锐/孟祥龙 Xianglong Meng

导演: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