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里有最完整文章排版



调研、思考多累啊,于是,我们习惯了给新鲜事物贴上熟悉的标签。
双性恋,不就是同性恋+异性恋吗?我这样想。
当然,是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


正如李银河所说,“倘若生活中存在着完全不能解释的事,很可能是因为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实。”

这个只有48分钟、制作水准可称“粗糙”的纪录短片,刷新了我对“双性恋”的看法。
原来,性取向为男、女双性导致的排列组合结果,远比加法(1+1=2)复杂得多。
而双性恋,和异性恋、同性恋一样,其实是一种独立的性向。




纪录片的拍摄者韦婷婷,是一位双性恋“新人”。
她带着发现同伴、发现自我的心,做了这部片子。
她出现在影片的过场里,展示局部的自己,带着彩虹光彩的特效,却给了访问对象黑白的外套。



这是不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恋?
也许探寻自我的文艺作品,是不可能不自恋的?



当然,比起愁眉苦脸来,我更乐意看到少数族群的“自恋”。
我喜欢片中样本多元的双性恋受访者们都是得意洋洋的。他们与自己的性向和谐相处着,也骄傲于自己的特别。
这是不是因为与“同性恋”相比,他们显得更为“正常”(因为喜欢异性);而与“异性恋”相比,他们又好像站到了“宽容”的价值链顶端呢?



伍迪·艾伦说,“双性恋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周末时比一般人有多出一倍的约会机会。”
既然在恋爱里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情爱关系里,他们也就显得更游刃有余。
想想看,如果我们劝失恋者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那么,双性恋比单性恋,要多出一倍的森林啊!
片中更是有一位女性受访者坦言,她需要同时交往男女朋友,才觉得自己完整。
理由是:面对不同性别的伴侣,她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征,从而得到多重性的身份体验。这样的两性复合体,让她觉得自己更像自己。
当然,能不能享受“齐人之福”也因人而异。像是另一位男性受访者就说自己不可能同时交往两种性别的人,因为这样会精神分裂。



除了“角色扮演”,突破性别二元对立传统思维框架的多元化视野,也足以令他们“傲视”他人。
我们苦喊的“男女性别平等”,恰恰是双性恋者实际在身体力行的。
异性恋霸权的社会里,有着固有的性向结构。
甚至,这样的性向结构,也延伸到了同性恋关系。
例如,女同性恋者中T的压力大于P,男同性恋者中0的压力大于1。为什么?因为T和1的角色形象,更加偏离了社会性别规范。
如果说在同性恋世界里,“不分”自诩为“真正的同性恋者”。那么,拥有更多视角的双性恋者,会不会更骄傲于自己的爱“全人类”?



除了脑袋,在身体方面,双性恋者也能感受到更多元的愉悦。
片中有一个段落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
有位女性受访者说,和女人做,是一定要高潮的,女女做不高潮的话,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停。言下之意,昭然若揭。
另一位男性受访者说,和女人做爱会小心谨慎,和男人,则更直接爽快,也可以尝试更多。
可见,除了精神层面的拓展,能够丰富开掘肉体欲望,也足以令双性恋者们得意。



这么多优势,是不是假若可以自由选性向,你都动心了?
但,显然,他们并不能占尽所有好处。
首先,双性恋者很难向别人介绍自己。
对双性恋来说,向异性恋朋友介绍自己,异性恋会着重关注“啊?你是同性恋啊!”的部分,可能得到“恐同”的结果。
而向同性恋朋友介绍自己,同性恋会想象双性恋虽然会跟同性在一起,但在社会压力之下,他们还是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有必要时伪装成异性恋以蒙混过关。
是的,不同于异性恋群体的同性恋恐惧症,“双性恋”恐惧会同时在主流社会与同性恋群体中蔓延开来。
这种两难的“被排斥”情形,往往令双性恋者面临着双重出柜的困扰。



也就是说,他们要鼓起勇气跟异性恋者出柜说自己(同时)喜欢同性,也要鼓起勇气跟同性恋者出柜说自己(同时)喜欢异性。
所以多数的双性恋者选择隐瞒性取向:在同志圈中避谈自己的异性恋情,在异性恋群体中隐藏自己的同性倾向。(结果是,一旦被拆穿,就会更加高亮了他们“骑墙派”的负面标签。)


当然,还有家人。
父母不会理解:“双性恋”?那就是说你也喜欢异性?那你就老老实实结婚呗,瞎耍什么!浪费时间!
因为出柜如此棘手,否定自己就成了双性恋者的常态。
他们往往会采取“处在怎样的关系中,就说自己是什么”的策略。如果有人问,再试着解释。
比如片中的一位女性受访者,在和女人交往时,说自己是同性恋;和男人交往时,自然就成了异性恋(异性恋也不用特别说自己是“异性恋”,哈)。而当她和男人结婚时,她的朋友惊讶地问,“诶?我怎么记得你之前交往的是女朋友?” 她才会坦白承认,“其实我是双性恋。”
讽刺的是,因为双性恋者的自我否定,大众也就习惯了否定他们的真实存在。



连心理学研究者都找不到他们,只能选择在国内的同性恋论坛上寻找愿意受访的双性恋者。
也就是说,本该作为独立性向存在的双性恋,只能被包含在“同性恋”里。
“我朋友认为,哪有什么双性恋啊,那都骗人的。那不是伪装正常、没胆出柜的同性恋,就是混进圈内、想冒险尝鲜的异性恋,再不然可能就是个什么都想要、却永远也搞不清楚的混蛋”
——王冬《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一项深度访谈研究》中的一位受访者
所以,作为一部华语世界里专访双性恋者的纪录片,《双》,这部片子才特别可贵。
我们至少看到了几位活生生向我们讲述他们真实生活、心理状况,并认同自己的双性恋者。



其次,双性恋者难以得到社会认同。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对“同性恋”已经不再大惊小怪了,但还是有着强烈的“单性恋主义”倾向。
人们不认为双性恋是一种独立性向,只觉得他们是还没找到明确自我的困惑浪子,或是不敢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胆小鬼。



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同样重要。
即使双性恋者骄傲于自己的性向,社会文化对双性恋的态度也会打击双性恋者们的坚强,影响他们的生存环境。
心理学家Jo Eadie认为大众对双性恋的恐惧,可以被解读为对同性恋/异性恋这个二元象征系统崩溃的恐惧。
双性恋被否认因其被认为威胁到了那些已经被完美定义的社会位置。
由于被认为是一股危险的、无法控制的力量,压迫双性恋者也就有了合理的借口。


否定、误解、污名化……就像我们对待所有可能破坏既有秩序的新鲜事物一样。
想想看,若社会给了双性恋者足够的宽容,使他们都可以坦诚自己的性向,对单性恋者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我们也可以有更准确的关系选择,不是吗?







性学家认为,“性取向”是一个从绝对同性性取向到绝对异性性取向的连续统一体。



单性恋主义,制造了“人们只会喜欢一种性别”的假象(异性或同性),进而忽视和曲解了性取向流动的中间地带。
实际情况是(如上图所示),在性向流动中,双性恋占的面积显然更广。
所以,虽然双性恋者在数量上,不一定能超过异性恋或同性恋族群,但从文化上来说,双性恋文化也许比同性恋和异性恋更多元。



亚文化是有门槛的,多了解一些未知,就会少一些偏见。



自我意识,是高级动物的定义之一。
而巨婴的恶习之一,就是放弃寻找自我。
希望,人类文明不会令我们失望。


参考资料:
◣吴群涛:双性恋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张杰:双性恋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王冬: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一项深度访谈研究
◣白璐、徐震雷、汤海明:社会性别规范与男同性恋者性身份认同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原创:黄老师
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
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2017)

又名:Bi China

片长:48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韦婷婷 / 编剧:韦婷婷 Tingting

双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