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两句这部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平心而论,电影可以看,如果你没有看过原版的话。
所谓树大招风,作为一部翻拍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成功的做到了“未映先红”,就是因为东野圭吾的原著太过于知名了,豆瓣评分9.0。


电影来自于东野圭吾《神探伽利略》系列,曾经被改编自10集刑侦剧,日本的刑侦剧可是非常有名的,从早期的《秘密部队》到《神探伽利略》,再到这部剧场版《嫌疑人X的献身》,就算你没有看过,之前也一定听说过。
首先要夸一夸原版,东野圭吾这套作品的精妙之处,就是一直在强调“大脑不要被表面的精彩或好奇心所遮蔽,否则,你就无法走近真相。”


表面上,我们的思维重心还是更加关注于高智商探案类影片的逻辑知识,以及作品中的数学物理命题和原理所蒙蔽,或者沉迷于所谓科学怪人的神秘性、大量作案和破案的技术性细节、常识性现象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具体案情或人物具体纠葛。但是东野圭吾的作品,一直在强调人性与规则的矛盾性。法律表面上的公正性和正义性的背后的故事,案情和侦破过程之外的纠葛。
就像“枪不杀人,人杀人”的道理一样,所以东野圭吾是典型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家,有别于传统的本格推理。只要了解这一点,就能get到故事的精髓。再复杂的案件,物理原理和数学逻辑而演变的匪夷所思案件的背后,人性的描绘与剖析,以及各种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才是重点。
《嫌疑人X的献身》如今已经有了三个版本,中日韩三国各拍一版。由于没有看过韩版,所以这里pass掉。而且作为翻拍作品,还是翻拍这么知名的作品,就必须要对比着看了。




其实翻拍电影,不能说费力不讨好。关键还是要找出翻拍的目的性,不能说人家的东西好,就拿过来再用一遍。比如去年有一部《捉迷藏》,完完全全按照原版翻拍,连原版的BUG都复刻了一遍,这样有个毛意义?
又比如《无间风云》,翻拍自《无间道》,但如果看过这两部电影的就会表示,除了故事上的相似,其余主题和内涵完完全全不同,将原有的故事体系放置在西方思维之下,有的新的感受。好不好、中国观众能否适应美版的变化另当别论,但起码为老马丁带来一座奥斯卡,就是因为这个故事直击美国社会的黑暗面。


到了这部中国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有了原版故事的优秀底子,所以这部电影真的不难看,完成度很高。但要论翻拍的成功指数,这就另当别论了。
有消息说,东野圭吾跟苏有朋定下的“翻拍之约”:你不能按照我的原版拍,这个故事必须要改变,否则就别想改编。所以,与《我是证人》《捉迷藏》不同的是,苏有朋《嫌疑人X的献身》改了不少的地方,这部电影并不是“原著党”。
但是,我特别喜欢用“但是”这种先扬后抑的说法,所谓“改动”对于故事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卵用,因为故事完全没有变化,之所以改动大概只是为了当初的“翻拍之约”,所以有改动的地方,有好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而且还有一处直接拖了后腿。
第一个的改动之处,删了个角色,或者说合并了角色
原版中柴崎幸饰演的内海薰和北村一辉饰演的草雉俊平:
★一位作为维系福山雅治的汤川与警署之间关系的纽带,作为热血冲动的新人,还是一位女性,就是为了与文雅的汤川形成对比(内海薰);
★另一位作为案件的执行者,承担了汤川对案件的推动力量,由一位干练的警探完成,是推动故事前进的角色(草稚)。


到了中国版,这两个角色合并成了叶祖新饰演的警察罗淼,很有头脑且执行力强的警察。可以说这个角色承担了原本两个角色的对比作用与推动作用,担子很重,既要照顾到作为新人与主角的对比功效,也要完成案件的执行力。放在同一个角色之上,这就让该角色要比平时更加吃重。
这一点改动无可厚非,简化了原版的人物关系,让故事更加通顺,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就是原本内海薰的对比效果,让王凯显得势单力孤。所以可以说本片是将内海薰的痕迹完全抹去了,因为叶祖新虽然年轻,但显得很老练,完全是草稚的风格。


其次,就是改动了相应的叙述模式,主题也跟着变化了
原版直接展示了松雪泰子是如何杀掉前夫,堤真一的数学天才是如何准备帮助对方。帮助后者的动机隐藏,由此到了最后,体现出堤真一为什么帮助她,爱一个人,可以为她做任何事。
中国版,改变了叙述模式,先表明的张鲁一对林心如有些好感,随后发现尸体,后来再用闪回的方式交待出前因后果。这算是全片最大的改动,别看改变了叙述节奏,但主题却变了。
★原版的悬念主线,在“爱”上面。因为对方无意中救了自己,才对她产出感激,并且爱慕,才会“献身”。
这里的关系是感激→爱慕→献身。


★中国版,首先把“爱”的暗示点破。让观众觉得张鲁一所有的事情,都是爱一个人而来的“献身”,但到了最后,却发现,为什么帮助林心如,是因为后者无意中救了自己一命。自己的作为是在报恩。至于“爱”元素?也许只是一个幌子,一次误导观众但主因却不是爱。
所以中国版的关系,变成了感激→报恩→献身。
这是好的改动,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是要点赞,只不过叙述上,体现的不太明显而已。



第三、把社会派的暗喻放在明面上说
东野圭吾的社会派风格,就是在匪夷所思的案件中寻找人性的真相,表面上看是案件,实际上是人性和社会的写照
中国版呢,可能是担心原版这样的风格太过于明目张胆,审查不通过。所以用了一个“看上去是几何问题,实际上是数学问题”这样的噱头,用这样的方式巧立名目,转移视线,并且加入了少年和成年的对比。可以理解这样的做法,把原版的社会派,变成了“本格派”,实际上还是在说人性。



最后,个人最不满意的改动,就是林心如的杀人动机上。
两版的共同点,就是女主角有个人渣前夫,但在动机方面:
★原版前夫回家之后,恶言相向,最终导致女儿出手,松雪泰子在争斗之中,杀了对方。造成所有的一切,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剖析,弱势在压力之下,率先动手。
★而中国版,前夫除了恶言相向,还强暴林心如,殴打女儿,最终导致女儿暴走,杀掉前夫。造成所有的一切,是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


这个改动完全是拖后腿了!原版堤真一为的是要帮助弱势群体的逃脱法律的,毕竟是人家主动杀人。但中国版张鲁一的动力真的不足啊。通过现场痕检,能够明显的判断整个案件是在防卫的前提上完成,不夸张的说,林心如没那么大罪,碰到好的律师,无罪也是可能的。那么张鲁一为什么还要费劲去完成那么复杂的计划去帮助林心如脱罪?
所以,在中国版中,我们的伟大的数学天才,是一个法盲!
这个改动,看似很简单,却是最拖后腿的地方!
按照常理,死者涉嫌入室抢劫、强奸未遂,而林心如则是主观上的防卫:
搬运一则分析:
如果陈婧自首,可以在基准刑之上减轻20%—40%,防卫过当减轻30%— 50%,受害人(前夫)过错减轻15%—30%,最终宣告刑在有期徒刑5年左右。实际执行刑期过半,即可申请减刑假释。
可惜的是,石泓的介入使得现场有关被害人过错、防卫过当的证据全部被毁,石泓后续杀人的行为,使其作为前夫案证言的证明力降低,即便陈婧最终选择自首,另外两个减轻情节也很难证明了。
所有,原版很简单的主动杀人设定,其实有理由了,中国版把这个改了,反而拖了后腿。

所以,中国《嫌疑人X的献身》没有成为原著党,因地制宜的改动有好的地方,但也有让人很难受之处。如果你看过原版的话,甚至度过东野圭吾的小说,这部电影其实看点不大。原版福山雅治的物理教授,虽然很帅但不修边幅。本片里的王凯,帅得一丝不苟。


不过如果你没有看过原版,用开篇的话来说,还是可以看,比较不差,故事结构也好。张鲁一与原版堤真一不是一个风格,原版毫不起眼、表面畏畏缩缩的小角色,本片则是表面更加邋遢、更加冷漠。



嫌疑人X的献身(2017)

又名:The Devotion of Suspect X / Suspect X

上映日期:2017-03-31(中国大陆)片长:112分钟

主演:王凯 / 张鲁一 / 林心如 / 叶祖新 / 丁冠森 / 邓恩熙 / 成泰燊 / 赵阳 / 侯明昊 / 焉栩嘉 / 任熙青 / 李炳易 / 李宏 / 赵燕国彰 / 

导演:苏有朋 / 编剧:李佳颖 Carol Li/黄海 Hai Huang/苌江 Jiang Chang/王潮 Chao Wang/迟海 Hai Chi/冯元良 Yuanliang Feng/东野圭吾 Keigo Higashino

嫌疑人X的献身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