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听说苏导要拍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版的消息,从制作计划到公布演员到排期上映一直断断续续地关注,真的到了上映的时候,还有种恍惚不真实的感觉。之前看了预告片,期待放到了一星,于是下午看的时候竟然觉得比期待要好些……不过也没好太多,而且总觉得少了些东西,晚上又看了遍原著。就顺便梳理下影片和原著不同的一些地方吧。

————————原著全剧透预警————————
————————影片全剧透预警————————
————————彻底的剧透预警————————

出场人物:
原著:主要人物有汤川学,石神哲哉,花岗靖子和美里母女,前夫富坚,追求者工藤,警官有草薙和助手岸谷。
电影:人物基本都只换了名字,唐川、石泓、陈婧、陈晓欣、傅坚、坤哥,警察只有一个罗淼。再就是“天亭”便当店改成了“欣欣小吃”,从名字上看,女主的身份应该是老板娘,而不是原著里的普通店员。“天亭”的其他几个人在原著中还是有若干情节推进作用的,电影里省略为背景了。

汤川的身份:
原著:是帝都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单纯的身份还是偏向学术的,出场的时候在和警官草薙以朋友的身份下棋、而不是讨论公事。
电影:身份改成了刑警学院的副教授唐川,从身份上就和警方十分接近,出场一幕就是在做犯罪分析的报告(提到的物理学博士犯下的案子,是电影的原创),演出也是很伟光正的形象。

身为中学教师的石神:
原著:石神觉得现在的学生不了解数学的意义、不愿花费脑筋去学,也被学校认为太苛刻(出的题目太难),但他对学生是包容和理解的态度,认为他们质疑学数学的必要性反而是好的表现,试图从不同学生的兴趣出发(音乐、赛车),给出有针对性的例子劝说他们,而且在补补考时,让他们写下对数学的认识作为答卷,让学生和学校皆大欢喜。
电影:石泓则显得很严肃、独断,在一屋子的学生都吵吵闹闹时只顾对着黑板讲课。而在学生玩闹过分砸到自己时,石泓严厉地教育学生(严厉体现在原本吵闹的教室鸦雀无声)。

富坚被杀的过程:
原著:富坚到店里骚扰靖子,后找到家里。拿到钱并威胁靖子后准备离开,被美里拿花瓶击打,被激怒而殴打美里,靖子为保护女儿情急之下勒死富坚。
电影:傅坚直接找到家里,对陈婧施加殴打和侮辱,美里为保护母亲击打傅坚头部,傅坚放开靖子去殴打晓欣,陈婧为保护女儿勒死傅坚。与原著不同的地方是,原著是在富坚准备离开时美里首先发起攻击,而电影中晓欣的攻击发生在傅坚殴打陈婧的过程中,从法理上来说后者作为防卫比前者性质轻(个人理解,不一定对)。

被害者骑的脚踏车:
原著:为给误导命案发生的时间再加一层保险,石神刻意偷了辆新车,保证车的失窃时间在3月10日当天。汤川在思考通了这个疑点之后慢慢接近事情的真相。
电影:就是辆普通的公共自行车。简化了情节,没啥问题。

汤川和石神的旧识:
原著:是大学研究生的同学,互相认可,但因性格不同分别选择了数学和物理的道路。
电影:是中学同学。沉迷数学、特立独行的石泓被老师呵斥,引起聪慧而苦于没有对手的唐川的注意,两人惺惺相惜,成为好朋友,并互相出题切磋。中学毕业后两人失去联系。
个人觉得这个部分电影不太科学,大学是在成年之后,是人相对兴趣、爱好、个性都比较成熟的阶段,人生方向也确定得差不多。而中学则是未成年,后来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大,就拿国内来说,高中钻研的学科竞赛本科不再继续的、本科学完跨专业的比比皆是。唐川在山上对石泓说的“我自认为已经很了解你了”,如果只是基于中学共同相处的经历,感觉靠不住。

天才石神被埋没为中学教师的原因:
原著:石神因家境不好没能读博士,去大学工作却因各种权力斗争无法做自己的研究,再后来智能放弃数学家的梦想以教师为生。
电影:对个人经历基本没提,让观众少了很多对石泓人物背景的理解,还是挺遗憾的。

一年前石神自杀未遂前后的心境:
原著:靖子和美里的出现,不仅是打乱了他的自杀,也是改变他人生态度的契机。他之前抱有一种必须要有所成就的人生观念,认为“只擅长数学的自己,如果不能在那领域有所进展,就等于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但是靖子母女的出现,让他被美所震撼,一瞬间了解了艺术的意义,也逐渐明白,“数学也是如此,对于崇高的东西,光是能沾到边就够幸福了。妄想博得名声,只会有损尊严”。
电影:和汤川一起爬山那里有几句相关的台词表明他试图自杀时绝望的状态,不过表达得并不是很清楚。后来心态深层的转变也没怎么传达出来,更像是母女的开朗阳光入侵了他的生活那种感觉。

石神在案件中和靖子母女的互动:
原著:几乎都是通过电话讨论案情。
电影:有了更多生活中的互动。例如在超市遇到,陈婧教他挑选橙子。听她说“你每天好像都穿的差不多”之后,再去便利店就换了套衣服。陈婧原本把他当作普通顾客,但在被他帮助后每天帮他留好专属的套餐。敲击墙壁用摩斯电码告诉晓欣很喜欢她练习乐器的声音。这些比原著要温馨很多,石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感情的回应。

石泓对滕坤和唐川的实体攻击:
原著:只是寄威胁信给工藤。对汤川从未有攻击性行为。
电影:在提前通知救护车的情况下,雇人袭击滕坤。偷了唐川办公室的声波发射器(物理学博士的案子里的工具和手法),伪装成要袭击晓欣的样子,实际袭击唐川导致他脖子受伤住了段时间医院,不过声波频率调到很低确保他不会受严重伤。
电影里的形象攻击性挺强……也不好说孰好孰坏,就是和原著里人设不一样了。个人觉得不是太必要。虽然这些能很充分地支撑他构造的反派的形象,但是有很大的风险,万一小流氓下手没轻重,万一唐川运气不好被撞出性命危险?这些显然不是他能控制的。个人不太认同石神是会放任这些风险的人。

靖子不想自首的原因:
原著:普通的挣扎犹豫害怕处罚想保护共犯的女儿之类的就没啥好说了。除此之外,她对在“天亭”里工作的人也有愧疚,很多次想到“要是他们知道富坚来过店里”“要是他们知道我是杀人犯”会怎样怎样。
电影:因为人物的精简,对于自己在社会旁人眼里形象的压力这部分也省掉了。其实问题不大,不过原著更细腻和真实(或者更日本?)

靖子自首的触发点:
原著:石神在塑造了变态跟踪狂的形象后,还给靖子留了一封信,给了她最后的指示,并留下表白:“工藤邦明先生似乎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和他结婚,你和美里获得幸福的几率应该比较高。请把我完全忘记,千万不要有罪恶感。因为如果你过得不幸福,我的行为将会完全成为徒劳。”在从汤川那里得到真相后,靖子更加感受到这种深沉的爱,她决定承受着愧疚与痛苦,不辜负石神的牺牲好好活着,但此时学校老师打电话来,告诉她美里试图割腕自杀。得知此事的靖子崩溃了,选择自首。
电影:在电影中,石泓将自己包装为变态跟踪狂则更为彻底,连陈婧也不知情,反而认为他真的在威胁坤哥和自己的女儿。表白信中的内容是在石泓的内心独白里出现的。唐川找到陈婧告诉她石泓杀了另一个人并把自己伪装成变态只为她顶罪的真相后,内心受到震撼,选择自首。
这个部分的设置各有自己的妙处。原著里的石神也是有弱点的,在看到富坚或工藤时会有嫉妒的情绪,虽然他理性上很快就否认了自己的这种情绪。尽管在案件上心思缜密,但在对待靖子母女时他是毫无保留和心机的,最后的表白信其实在他自己看来并非表白,“和工藤结婚获得幸福的几率较高”和“如果你过的不幸福我的行为会成为徒劳”其实就是一种事实的叙述,是他给出的建议。这其实展现了石神在对感情的思考上非常单纯的一面。电影里的献身则更为彻底,石泓是通过制造陈婧对自己的恐惧和厌恶来断绝她选择赎罪的可能性,不过得知真相就去自首的陈婧,其实从来不知道也就放弃了为了不让石泓的行为徒劳而好好活下去这个选项,也很令人难受。

“看上去是几何问题,实际上是函数问题”:
原著:补补考那天草薙来学校找石神,石神在闲聊中所说。后来草薙和汤川提起,让汤川意识到真相。
电影:是石泓当堂批评学生时所说,被路经的罗淼听到。这句话先后开导了罗淼和唐川。感觉原著里更自然吧。

结局:
原著:结尾就是呕出灵魂,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电影:三个月后唐川要去出庭作证,在电梯里碰到石泓。石泓看到他拿在手上的四色问题著作,问他:“难吗?”唐川说:“很难。”电梯门合上,两人分别,唐川推开大楼的门走向一片光明(?)。
呕出灵魂那幕很难拍,拍的要是不够好作为结尾确实很突兀。至于影片加的这个结尾想表达啥,大家见仁见智吧……


暂时没想到其他的了,欢迎补充。台词上倒是非常还原,大段的原文本。至少态度上是很认真地在还原原著的。

其实当年左耳一片骂声的时候,我倒觉得苏导不错,可能是因为20分的原著,把太冗长狗血的部分砍砍掉之后竟然拍出了50分的效果。可惜的是这次100分的原著,拍出来也是只有50分。
不过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是非常非常难的事,之前看过日版的电影,也并不算喜欢。这次国内的版本,虽然在演员形象、演绎还有其他一些方面有点缺憾,要求不太严苛的话,还是不错的故事片。
不做太多无意义的评判了,看电影最重要的是开心啦。

嫌疑人X的献身(2017)

又名:The Devotion of Suspect X / Suspect X

上映日期:2017-03-31(中国大陆)片长:112分钟

主演:王凯 / 张鲁一 / 林心如 / 叶祖新 / 丁冠森 / 邓恩熙 / 成泰燊 / 赵阳 / 侯明昊 / 焉栩嘉 / 任熙青 / 李炳易 / 李宏 / 赵燕国彰 / 

导演:苏有朋 / 编剧:李佳颖 Carol Li/黄海 Hai Huang/苌江 Jiang Chang/王潮 Chao Wang/迟海 Hai Chi/冯元良 Yuanliang Feng/东野圭吾 Keigo Higashino

嫌疑人X的献身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