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围绕一个诗意,从讨论到人物叙事佐证,为何片名叫小说,也许是应了阿城的看法,中国人写的小说中也有诗意,只是换了一种体裁表达。文化的大众化,使得诗歌需要靠近大众,同时,小说具备诗歌不具备的叙事性,这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不可缺少的特性。诗歌更多的是作者创造的一种意境,我们要去熟悉那些意象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是需要学习的,百姓可能会知道月亮有思念的意思,但不懂月亮上有嫦娥,偶尔有相思之苦,这是需要学习的,而小说却通过叙事表达感情,当然你得先识字。所以我想说的,不是因为诗歌需要学习,所以它不够亲近大众,而是诗歌大多数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虽然诗歌可能会启发读者,但读者很难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就是因为诗歌不太具有叙事性。那为什么古代很少有小说这种体裁,一是贵族要化开界限,二是可能,字多真的不好写,没纸,你想那么重的竹签,得累死。
所以全片谈诗意,诗意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诗意,中外对诗意不同的理解。首先中外文章都是有诗意,我们说月亮,他们说太阳,我们有小溪,他们也有,只是国外的文章对诗意的理解是一种浪漫的意境,而我们是,看到月亮可以想到嫦娥,玉兔,看到红杏,想到出墙,然后才有愤怒,相思的感觉,而国外,看到小溪,哦,便有了清新的感觉。觉得国外文学的意象中间总是差一步。当然国外也有意象,如,太阳,阿波罗,光明。所以,我有时候很怀疑,我们经常听人说外国人看不懂中国的文学作品,因为,有太多的意象,不好翻译,难道国人翻译外文作品就好翻译了?这其中可能会有量上的差异,并不是说,西方作品中就没有意象这个概念,这种意象在漫漫长河中,无论哪个民族肯定都会存在,就像看到黑暗就会害怕一样,人本来就是因为在黑暗中容易出错,所以才有了警觉性,进而发展为害怕,而不是因为害怕黑暗而怕黑暗,佛家所说的着相了,就是没看到本质,从表象上,引起的一些情绪,因为这是最能轻松获得,最省力的一种方式,人做不能想着每一件事都要想个透彻,那得多累。所以说,意象都有,至于为什么,中文中为什么这么多,可能就是因为文人闲的。
然后是,诗意是什么?首先,诗意是一种感觉。片中,马原说的,我有一部分赞同,有用的无诗意,理性的无诗意。因为诗意是一种感觉,我觉得感觉就没有理性的概念的,因为这不可证伪,我觉得这面条的味道咋样,那就咋样,你可以说,我们吃一种面条然后可以判断是同一种,但不能说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这很容易明白。所以,感觉是非理性的。至于为什么说诗意是一种感觉,这是想而易见的,因为中文对意的定义就是感觉的意思,我们能够欣赏的,接触到的最后都得归于感觉。这就是康德提出的,先验论,人是先有不同的感觉,然后才有经验。所以,诗意是非理性的,是一种感觉。
如果说,诗意是一种感觉,那就太宽泛了,综以上三点总结,国人理解的诗意,是有些偏见,总是将诗意与具体的意象联系起来,甚至更多的表达是一种忧愁,低沉,委婉的情绪,像这样的诗歌,国人才觉得有诗意,这就算是着相了。所以我们抛开,国人根据具体意象判断是否有诗意的标准,重新剖析诗意的本质。诗意说到底,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浪漫主义的感觉。片中,很多作家都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我总结了一下,有说注重生活的是有诗意存在的,要善于发现;有说怀念过去的,年轻时要好好努力,将来才有的回忆;还有人说,是因为对未来的向往。总结,这就是浪漫主义的真谛,人总是有个盼望,盼望着,盼望着,有盼望满足自己欲望的,情啊,爱啊的,有盼望满足存在感的,独单寂寞,渴望有人陪伴,有盼望满足优越感的,要挣钱,教育孩子要争气,自己不行,不允许孩子不行。所以,我们总是盼望着,觉得当下状态不好,所以回想过去,毕竟是自己的记忆,即使过去了,那也是自己经历过的,过去也懒得回忆,那就畅享未来,未来的可能性太多了,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还有一种感悟是活在当下,在当下感悟诗意。我们都是在努力满足希望。但这是一种生活常态,不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应该是来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高就在于,我们渴望的是美好。这就不单单是满足欲望,存在感,优越感,而是美好。但什么是美好,在我的知识体系中,满足存在感的就是美好的。
以上便是我的看法,欢迎不同看法

小说(2007)

又名:诗意的年代 / The Obscure

上映日期:2007-03-23(中国香港电影节)片长:90分钟

主演:王志文 / 王彤 / 阿城 / 林白 / 陈村 / 徐星 / 徐兰 / 赵玫 / 方方 / 丁天 / 王朔 / 马原 / 棉棉 / 余华 / 

导演:吕乐 / 编剧:刘仪伟 Yiwei Liu/吕乐 Yue Lu

小说相关影评

行
行 • 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