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某种盛名之下的强烈吸引,我看了《人生七年》,英国版,虽然我很久之前就草草看过一次,但当时我并没有被吸引而看下去。这次我也并不把他归结为我无聊或者我长大了,看的懂了,因为我非常后悔看了一部这样的盛名之下的作品。
我不喜欢,一点也不喜欢,但又不得不看完,不然我没有资格评价。
当然,按照惯例要先说这部作品有什么好的地方,我左思右想,前思后想,差点就忘了,这是一部行为艺术片,是一部和比我奶奶小一点的作品,看它就像观察我的奶奶,她脸部细密的纹理,她的愿意说和不愿意说的故事……我应该尊敬,应该抱有尊重。

多年前有些人,做这样的事情,他们某种程度上跨越时空和我们联系至今。这给我一种时空穿梭的上帝视角,这是《楚门的世界》后直播版本。

我为什么不喜欢,甚至于有点犯恶心,以至于我实在快要吐出来,不说我肚子会烂掉呢?有好几点,槽多无口。
第一,我最恨的地方,这些主人公也说过——每七年,那些过往就要像毒药一样重新注入我的身体。

不是所有人都想尽办法去回忆过去的,人之所以能正面的活下去,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记忆保护机制在协调,我们会不断的填充,修饰甚至是夸张美好的回忆,不断的涂抹,掩埋甚至是篡改不好的回忆,我们的主观思维会帮助我们渲染我们的成型的记忆,让一切显得合理,让我们的存在至少有一点点的底气。

结果《人生七年》每隔七年,来一次样本不足的“真香”验证,一定要找到你现在的某些现实情况和你当年(主要是七岁,纪录片无限重复这段被旁白笼罩的黑白片段,充满了刻意和主观引导)说出的话之间的联系,样本不足,了解不够,却还要恶意剪辑,目的是什么?让人尴尬?还是吸引观众?比如“吃蔬菜”的梗,压根不存在于小男孩剩余的人生,但每次都要因此而切入,对比他现在“被婚姻救赎”的概念,多荒谬!很可耻!导演充满了主观引导,他希望把平凡的人拍出冲击与戏剧性的故事,他希望他挑的主角都是演员!再比如“我要保姆带孩子”、“我要上剑桥,牛津大学”、“什么是大学”、“我喜欢看股票”……

我非常理解导演需要一定的剪辑来帮助观众回忆七年前,十四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干了什么……但为什么总是突出而又刻意的摆出七岁?

你说“七岁看老”,但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只会记住他们七岁的情绪,快乐,悲伤和部分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多少人能明白七岁时自己到底在说什么?很少,最忌讳刻意解读!

第二,女性问题,这一下,我吐的很厉害,结婚结婚结婚,孩子孩子孩子,丈夫丈夫丈夫……女人,生来不完整,女孩从小就被教育“你以后要结婚要生子”所以他们还不知道女孩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作为一个不完整的人——女性,被推上你们对成年女性的标准——婚配问题了,太贱啊,真的太贱了,你们不应该反思,女孩们的梦想为什么没有当宇航员吗?为什么没有女孩子的梦想是当律师,当法官呢?

一个行为艺术片,应该超越年代,如果他只是顺应年代,他只是一个劣质的采访,披着一个新颖的形式而已。

你们采访的男性,大多数大男子主义,但除此之外,有虚伪的,有真诚的,有善良的,有负责任的,有懒惰的,有迷糊的,有幼稚的,有懦夫的,有没良心的。他们不断的变化自己的性格,但女性……只是作为一个性格存在于你们这个采访里,女性只有阶级差异,她们的性格被你们表达的“暴躁”“执拗”“偏激”,这有时代的局限,但有时代局限的东西往往会被淘汰,你却盛行其道,真是讽刺。

这完全就是一部有各种局限的劣质采访,采样也很少,各种主观引导,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先吐为敬



人生七年963 Up(2019)

又名:人生七载之当我六十三 / 63岁起 / 人生七年第九季

上映日期:2019-06-04(英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Tony Walker/Charles Furneaux/Nicholas Hitchon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

人生七年9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