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写完下面的长评之后就忘记了,就这么过了两个星期……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需要好好消化一下。感觉它是非常类型的,纯暴力电影。类似大象之类。没过过多的解释或洗白,甚至没有确切的结局。但因此,感觉它反而是学院派风格,在故事之外牢牢掌控着节奏气氛,以及故事背后的思想深度。
网上说得那就神了,什么混沌的力量,乃至恐怖主义……一般先有一个定性,概括为:表达了“无因的暴力”。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是看不到那样的深度了。但我觉得“无因的暴力”听起来棒棒哒,却不很确切。男主的暴力与其说是无因,不如说是没有指向性,也不需要得到什么结果,概括的话还不如说是“无果的暴力”。他会毫无理由的主动攻击别人,但会这样做,肯定还是有一个总的缘由的,哪怕影片没有把它摆上台面任君品鉴,连这个原因都不思考,那影片对观众就太失败了。
穿插了弟弟这个角色,一方面张弛了节奏,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有意义的。弟弟比哥哥守规矩,与人也有正常的接触,上学,有朋友,也接受邻居的关照。但随着对哥哥无可奈何的观望,弟弟的生活也逐渐失控。感觉这个过程,仿佛是影射哥哥。
我所想到的是曾经看过一个心理学的文章讲同伴认同。即使在童年,从完全家庭的生活,逐渐接触社会,同伴认同就渐渐占据了长辈的权威,在十几岁的时候,影响力达到顶峰。家长会训斥小孩,你傻啊,他叫你去吃屎你去不去?但这是个正常过程,十几岁时的社会就是如此,如果你不被同伴认同,就是孤独一人,作为成年人来讲就是被社会遗弃的感觉。
这个片子里,长辈是缺位的,父母双亡也没有亲戚,唯一关心的邻居没有足够的权威和力量。也没有出现老师,没有出现警察,连一个偶像似的人物也没有。在津浜无序的社会中,哥哥是孤身一人。为什么他没有朋友,没有同伴,不被认同,从弟弟的遭遇能看出一二。
一起玩乐的朋友,看起来像是亲切的样子,“喝什么?别客气。”返回去想想,是一种微妙的优越感。仅仅因为拒绝参与打架、一起玩乐不是那么顺从,就被拿家庭的痛脚攻击。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只是因为他哥哥是条疯狗,能让打架的对方吓破胆,就是这样利用的关系。事件被媒体报道以后,网络里事不关己的言论铺天盖地,往日的伙伴笑嘻嘻拿着手机,漫不经心的开着玩笑。最后跑到弟弟家恶作剧被弟弟拿铁棍追赶,邻居大叔一拳打倒怒吼: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就这么有意思吗?
笑嘻嘻的少年说:好厉害好厉害,感觉和你一起就会很有趣。哥哥抹一把脸上的血污,仿佛看透的望过来,淡淡说:享受其中,就好了。
就是这样的社会规则,年轻人的这一代,规则已经变成了如此,大家都对别人漠不关心,觉得无趣。唯一能获得对方正面对待的只有力量。路人被击倒了,闲逛的小鬼被击倒了,道上的混混被击倒了,连看起来很厉害很有地位的大哥,也被打翻在地。被打败只要不死,就在公园洗洗,吃垃圾堆和便利店的食物,然后再去,一次一次,总有把对方打到无法动弹的一天。
苏打那就是个渣渣了,又猥琐又渣,一脸血躺地下还是很帅(捂脸)他本身是没有力量的,同伴被打他也不敢帮忙,惹了麻烦就钻到角落躲起来,在虚拟世界里做些猥琐的幻想。这种人,或许才是我们普通的大多数,没有力量反抗,就苟且的活在其中。这种人一旦掌握了力量会如何呢?看那个帜高气昂狂欢的模样,往日压抑在心中的愤怒和恶意,一股脑暴走了出去,“早就想打女人了”,他就只是施暴和欺负人,还自称“驯兽师”感觉操控了力量。
哥哥,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只是看着他施暴,对女人的反抗也不阻止。“这哪是人质,这是共犯啊,我们三个,真是奇迹。”不,对哥哥来说,谁都不是同伴,他不关心谁会获胜。
从人质变成共犯的女人。陪酒女,小偷惯犯,她被看场子的男人甩开手“别碰我!”也对地位不如自己的陪酒女说:“去道歉。”施行着欺负和冷暴力。最后在警察面前把自己塑造成单纯的受害者,甚至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对(实际是自己杀死的)少年B的同情。她有这种狡猾的生存哲学。
她和苏打的对手戏,简直看得人要精分,两天前我刚看了溺水小刀orz 美少女和恶魔王子,大海啊,小岛啊,一生一次的爱恋;人渣少年啪啪那耳光扇得,把陪酒女拖到后备箱,侵犯,唆使她开车轧人,陪酒女掐死突然醒来的大叔,故意撞车最后弄死了人渣……这特么居然是在同一年度上映的,你们俩这么搞法真的不会觉得精分吗?但演得确实不错,特别特别渣的苏打,打开车门爬出来,看着哥哥打死了对方司机,喃喃的说不行了我不干了,陪酒女一边骂“去死!”“人渣!”一边疯狂的用车门一下又一下,直到苏打一动不动了。比起没有目的性的哥哥,要么看着,要么开打,这两人是目的比较明确的,有矛盾有冲突的。
错乱的一代,我觉得这一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缺少同理心。对方只是无辜路人,女孩子和老人,无端被踹翻在地,施暴者眉头都不皱一下。哥哥就看着陪酒女被苏打暴打,拖出去塞到后备箱。陪酒女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和压力,毫不保留的直接释放在比自己弱的人身上。弟弟的同伴,对于他寻找哥哥不陪自己玩乐打架,感觉不快。把这样悲惨的案件作为谈资轻巧的开着玩笑。
有一种病症叫做爱斯伯格综合征,表现中就有兴趣局限、缺乏同理心、虽然积极交际却难以理解。前不久,有个患有这种病的20岁年轻人,把自制炸弹用书包放在了伦敦地铁里。警察通过监控找到他,他不在乎的说那是个万圣节玩笑。后来发现他从小受欺凌,孤独,痴迷武器和暴力,后来联系上极端组织被洗脑。
缺乏同理心,或许已经不限于先天病症,而成为通病,有人说同理心的缺乏是因为缺乏想象力。我觉得起因在于现代人对他人没有兴趣,似乎所有的兴趣点和注意力都落在自己身上,自己哪有那么多趣味呢,于是又觉得无聊。或许可以叫自我意识过剩。
之前在单位的时候,觉得老一辈什么都八卦也很烦人,但年轻的一代(包含自身在内)也让人忧郁。比如说,朋友是朋友,同事是同事,从没有从同事交往演变成朋友交往的打算,哪怕是朋友感觉主要的交往方式也是吃饭打牌玩乐,无论哪种情谊都非常凉薄。你了解你朋友的世界观吗?你知道朋友在忧虑烦恼什么吗?在你觉得人生过不去的时候,有精神上可以依赖的朋友吗?人生才过了一小半,在未来几十年里,你有可能会在遇到人里新增加朋友吗?
在需要同伴认同的年纪,我们没有同伴,或者说有一群滥竽充数的同伴,他们认同的主要衡量是一起吃喝玩乐,遇到危机他们会轻飘飘送上一点廉价的同情作数,或者无视、抛弃甚至落井下石。人是社会动物,我觉得局限家庭是无奈的结果,而不是主动选择。所以不是有个这样一群人吗,下班不回家,说好忙好忙在单位加班。
扯远了。
影片结尾,小镇在街上举行祭典抬神轿。哥哥在外面闹了一通回到了造成一切的出发地,就像野兽临死前回到故乡,就算不说大家也知道这就是毫无疑问的毁灭前的最后了。倒是弟弟,站在街上,注视祭典,男人们拥挤在一起推搡撞击,凭力量爬上轿顶。那是明亮的、热闹的、在一起的、秩序混沌又充满力量的世界。弟弟独自站在远处。
我觉得这个结尾。第一,暗示了这种世界是从成年人那里继承而来的,并非错乱的一代自行创造。神轿、祭典上的模样,跟年轻人彼此争斗的样子如出一辙。从原始时代起,人们就有暴力、争斗的一面。弟弟发飙的时候大叔说:我们这里也是有规矩的!被规矩所压制的成人世界,在失去了规矩的年轻人那里全部暴露了。
第二,世界的规则是这样客观存在,你能怎么办呢?那边的世界是对的,是主流,是被认同的,充满满足感和吸引力。成年人的世界其实也是这样运行罢了,年轻人的混乱失控不过是在践行。或许你不采取那么极端的方式,本质上也是个使用力量的哥哥、利用力量的懦弱人渣、没有力量却狡黠残酷的陪酒女……极端方式向你展示的结局就是毁灭自身。
第三,弟弟会怎样做,大概是个开放结局。感觉他分分钟就会冲进去,当然他可以选择A.孤身投入这样的世界获得认同,B.反抗、扰乱、杀戮。后者是哥哥选择的道路,我不知道究竟哪种更好,也不知道弟弟会如何选择。
看完以后惊讶的发展这个片子貌似改编自真实事件,那我想说这个改编太棒。事件本身并不复杂,却塑造了相当生动立体的各个角色,拍出了多个角度和层次。标题“错乱的一代”把它从一个个体事件,拓展成一个群体,甚至掀起了整个社会的边角。
似乎有对于电影只展现不解释的部分批评。解释的话,确实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也能脱去一些学院风格。但导演会如何解释呢?想了一下,觉得那是导演的想法,他解释了我们还会思考吗?全片最难解的人物哥哥,他不解释的地方恰是一个引导点,感觉片子刚看完有点儿不明所以,思绪乱乱的。好好想一想之后,余味却不错。

错乱的一代ディストラクション・ベイビーズ(2016)

又名:失序男孩(台) / 喧嘩の凡て / All About Fighting / Destruction Babies

上映日期:2016-05-21(日本)片长:108分钟

主演:柳乐优弥 Yûya Yagira/菅田将晖 Masaki Suda/小松菜奈 Nana Komatsu/村上虹郎 Nijiro Murakami/绪方义博 Denden/池松壮亮 Sosuke Ikematsu/岩瀬亮 Ryo Iwase/北村匠海 Takumi Kitamura/三浦诚己 Masaki Miura/冈山天音 Okayama Amane/郑龙进 Ryushin Tei

导演:真利子哲也 Tetsuya Mariko编剧:真利子哲也 Tetsuya Mariko/喜安浩平 Kohei Kiyasu

错乱的一代相关影评

kiveetin
Zii
Zii •